《朝雪》全本免費閱讀
楔子(二)
上京初秋的味道比彆的城濃些,從空中垂落下的細雨,如燈絨般飄飄灑灑,黎宿舉著傘,黑綢傘遮住了半張臉。
她走在一條滿是枯枝敗葉的人行道上,身形高挑,脖頸白皙纖長,黑色薄開衫,煙灰色霧紗裙擺和長發在斜風細雨中微微地揚。
周遭行人來來往往,腳步匆匆而過,她輕車熟路地拐進前麵的胡同,走了幾步,在巷道裡碰見一個略微有點眼熟的男生,還沒想起他的名字是什麼,他就已經停站在她跟前了。
黎宿抬起傘,露出的臉龐素淨精致,像東方技術嫻熟的畫家用心描繪出來的雜誌封麵女主角,眉目清媚空靈,微微下垂的眼尾純良無辜,迎麵吹來的風夾著濕土的氣息,她的睫毛輕扇了一下,飄落的雨點輕輕打在她的臉上,讓人無端感到有種破碎的剝離感,心像是被什麼揪了一下。
怪異。
她與他不遠不近的對視著,雨絲霧絲眼前飄遊。
男生沒打傘,潮濕的雨霧覆在他戴的那頂黑色鴨舌帽上,他左手插在褲兜裡,右手拎著一個食盒,身姿挺拔清俊,肩寬腿長,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睥睨眾生的倨傲。
他問:“你也住這兒?”
不等她答,他又問:“哪一戶?以前沒見過你。”
“詹長庭?”黎宿的聲音帶著些許不確定。
沒記錯的話,這人是祁家的外孫。
那位的表弟。
“黎宿。我跟你在同一個營隊裡相處了半個月。”
男生不輕不重地冷笑了一聲,而後側著肩膀她身旁走過,又說了兩個字:“無趣。”
黎宿在原地站了會兒,走到一座規格完整的四合院建築前。
這裡是她幼時生活的‘家’。
前不久聽同學說,一座風水格局甚好的四合院大門基本都是朝向東南角,有聚財聚權之相,解家宅就是這個朝向,且還位於行水南的黃金地帶,占地麵積近約六百多平。
能住這片區域多數是高官權貴,沒沾點紅關係的富豪,就算有錢也未必有本事能買下曆史底蘊深厚之地。
廣亮大門屋簷下掛著紅燈籠,有一位身著旗袍的女人站在門口,發絲盤在腦後,掛著一臉得體淺笑,與雨簾外的黎宿對視。
解家宅的女管家,姓楊。
黎宿走上台階,眉目清冷,楊管家伸手接過她的傘遞給身後的隨仆,繼而撐開另一把繡有家章的傘,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十一姐,請。”
黎宿在孫輩裡排行第十一,主家這邊都是這麼稱呼她。
楊管家撐著傘,黎宿目不斜視地走著,她已經有一年多沒來解家宅了。
幼時在解家宅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她對這裡相當熟悉,記憶最深的就是房廊外的庭院了。
黎宿是過完七歲生日後才被父母接回身邊養育的。
年滿八歲時,她曾隨母親回解家宅拜年,不小心打破了姥爺的一隻青花瓷杯,眾親戚離開後,姥爺不再維持麵兒上那點的親情,訓斥她不懂規矩,懲罰她跪在庭院裡。
還有十四歲那年初春,她幫母親送錯了一份禮,落得一身狼狽,成為彆人眼中的詬病,再次被姥爺罰跪在庭院裡。
那會兒首都的雪還在下,北風呼呼的刮著,刺骨的冷。
所幸,她跪的時間不足夠讓她雙腿落下什麼毛病來。
因為有人登門拜訪,為她向姥姥姥爺解釋,把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庭院裡沒多大變化,古典中式裝修,仍種植著各種名貴花卉,青翠的竹子,最多的是玉蘭和海棠,人工水渠和假山傳來的潺潺流水聲夾雜著雨聲,路過的荷花池麵上漂浮著幾片枯葉,有幾尾紅魚水中搖曳,泛著一圈圈漣漪,水花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