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注視著深淵的同時,深淵也在注視著?!
陸塵若有所思。
許穆看到陸塵將他的話放在心上,便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些什麼,隨即轉身,踏著夕陽的餘光,朝著太虛觀外,做歌遠去。
“人不歸西去,日不落東山。思玉斧,日月依舊在,茫然看,人無蹤跡。道乎,常乎?道人歌落,了了幾人聽……”
“水長流入海,草覆白根眠。曰長生,海枯石又爛,飛仙望,無影相伴。神耶,仙耶?幾根籬笆,兒孫臥膝邊……”
……
“這老不死的,走之前,還要編排一下我?”
張椒的身影忽然出現在陸塵的身邊。
陸塵沒有理會他,隻是微微緊了緊手中的《上清大洞真經》的原本神位卷軸。
此歌聲,已然是許穆最後留給這世間最後的一縷餘聲了。
許穆的出現與離去,好似隻是一個忽然出現的插曲,曲終人又散。
許穆的出現,最主要的不是陸塵得到了純淨的《上清大洞真經》,也不是許穆傳給他的有關於上清派已經失傳的秘傳。
而是許穆泰然付死給他的啟發。
許多修行者,名義上是修行,可是實際上,卻隻是為了利益。
或名望,或傳承,或家族,或其他。
總歸是有許多不同的方式。
好似沒有了寄托,便失去了繼續修行的根基一樣。
他們修行,是有雜念嗎?
是雜念。
可是若是走到了最後,你能說他們修行修的不是一個‘真’字嗎?
修行修真,四個字,可以概括一切!
像是許穆,修行,是為了成仙長生,可最根本的,卻也隻不過想要得到‘幾根籬笆,兒孫臥膝下’的景象罷了。
他得到了嗎?
其實早就已經得到了。
可為何還要繼續修行呢?
“說來說去,不過一個貪字。”
陸塵歎了一口氣。
張椒聽著卻是笑著道:“這天下人,誰又不貪呢?貪財貪色,貪權貪利,貪長生,貪永恒,貪真理,貪神佛……就說你我,不貪嗎?照樣也貪,絲毫不貪的,就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佛門說六根清淨,真清淨了,那還要佛乾什麼?貪普度,貪教化嗎?”
陸塵翻了一個白眼:“前輩這話就有些極端了。”
“不極端,不成仙佛,能得長生者,又有幾個不極端些的?”張椒卻覺著自己說的才是這世間真理。
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若是真的一切都看空了,那還有什麼好追求的?
你為普度眾生,不也是欲望的一種表現形式嗎?
真要是無欲無求的仙神,你就不該存在,直接歸於天地之間,這才是真正的自然了道!
陸塵微微搖頭,扭頭就走,感覺再和他聊下去,自己都有可能會被帶偏了道路。
四五月,草長鶯飛,正是好天氣。
陸塵的日子又重歸平和,他開始查看起《上清大洞真經》。
《上清大洞真經》與《黃庭經》乃是同源,是一本修行法門,上麵記載的乃是存思、誦經之道,比較類似於佛門的念佛一脈了,隻是不像是佛門的念佛一道那麼極端,完全靠著香火之力修行,而且《上清大洞真經》還比較重視咽津服氣,微祝書符之術。
坊間傳說,號稱‘若得《大洞真經》者,複不須金丹之道也,讀之萬過,畢便仙也。’
陸塵先通讀了一遍,覺著這種傳聞也不是空穴來訪。
《上清大洞真經》的原版,確實難以通讀,必須要消耗元神之力來讀。
陸塵完全的通讀一遍之後,精神都虛脫了。
等他恢複過來的時候,卻發現元神之力都增長了一絲。
“讀《上清大洞真經》可以提升元神之力?”
陸塵恍然大悟。
怪不得說讀上萬遍,便能成仙呢。
原來是讀《上清大洞真經》的同時,自身的元神也經過了錘煉。
普通人沒有元神之力,不過卻不打緊。修誦《上清大洞真經》可以調和三魂,製煉七魄,能使人身三屍神沉落,煉陰返陽。
也就是說,若是普通人若有機緣通讀《上清大洞真經》,也完全可以魂魄合一,祛除三屍,誕生元神!
讀上萬遍,能不能成仙的不知道,不過通讀個上萬遍,至少成為元神真人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隻是你也要能夠讀的下去才行。
雖不比修行,可是讀經誦文的時候,那種需要將全身精力都要灌輸進去的錯覺,若是一般人的話,還真的不一定能夠堅持下去!
當然了,《上清大洞真經》也並不是隻有這一種修行法。
《上清大洞真經》共分三十九章節,所以俗稱《三十九章經》,每一章修一神,合計共三十九神。
每一章都是以歌謠形式的存在,後都附有一枚符文圖形,修行《上清大洞真經》之時,修習到哪一章節的時候,就需要將章節上的符文書畫出來,佩戴著修習。
每一個章節都有明確的修行法門,拜什麼神,叩幾次門,念什麼口訣……等等之類的。
當初王靈期追殺許黃民,為的便是全篇的《上清大洞真經》。
當初許穆等人傳教之時,為了奠定許家的主導地位,向外傳播的《上清大洞真經》都是分章節傳授的,並不知道所有的章節都傳了出去。
由此外界流通的《上清大洞真經》,都是不全的,而且大部分都缺少至關重要的玉符符文!
“怪不得上清派不修內丹,有這條大道,還修內丹乾什麼?一本《上清大洞真經》,若是存在於一個正常的世界之中,完全可以量產元神真人了。隻是可惜了,這個世界不適合《上清大洞真經》存在啊……”
陸塵看著都不由的有些心驚肉跳,卻又為《上清大洞真經》感到惋惜。
這個世界太詭異,下層的陰陽法界產生的扭曲汙染天克元神,造成了法修之道的元神修行者們隻要失去了肉身,就相當於是待宰的羔羊了。
可是這門法術,若是換到其他世界,哪怕是西遊世界之內,估計都能成為一大門派鎮宗修行法了。
“這個世界不適合《上清大洞真經》存在?貧道看你是身處寶山不自知!”
忽然,上清身不知道什麼時候跳了出來,雙手抱胸,臉上掛著不屑的笑:“《上清大洞真經》為三洞真經之冠,豈能是如此簡單?”
“……”
陸塵有些臉黑,看向了一旁同樣出現在身旁的太清身:“怎麼又將他給放出來了?”
太清身卻是笑眯眯的道:“本體你修內丹之道,認為單走元神之道乃是窮途,故而貧道便帶著上清師兄現身,也能糾正本體你思之謬誤。”
陸塵聞言不由得眉頭一皺,看了一眼手中的《上清大洞真經》,抬頭問道:“難道說《上清大洞真經》還藏有秘密?”
“何止是秘密這般簡單!”
上清身嗤笑道,指著陸塵對著太清身道:“貧道就說這小子沒有師傅教導,肯定會走錯了道,太清師兄你還不信,現在來看,是不是如此?”
“唉,也是本體早就將內丹之道當成了唯一正道的緣故了。”
太清身微微點頭,麵露無奈:“其實以本體之靈性,若是過些時間,也能自己看的出來的。”
“哼哼,怕就是他早早的使用借運之法,《上清大洞真經》裡麵所記錄的道韻全部都抽取了!到時,就算是他反應了過來,也為時晚矣了。”上清身好似對陸塵這個本體十分看不上眼一樣。
陸塵臉色越發的黑了:“慢著!你們兩個彆一唱一和的,話說咱們誰才是本體?貧道不主動探查你們的意識,是尊重你們,可不是讓你們在這裡和貧道耍心眼子的。”
太清身道:“道兄勿怪,實然也是我等發現了問題,所以才要出現與道兄說上一嘴的。”
上清身卻不耐道:“太清道兄與他解釋作甚?他願意如何做便如何去做便是,反正他是本尊,我等不過是神通所化罷了。”
太清身聞言卻搖頭:“上清師兄此話差矣,正因我等乃本尊神通所化,有三皇道韻,三洞真理加身,天生便知曉諸多道法奧妙,無師卻可自通,亦是如此,我等才需要將我等知曉的,告知本尊,如此,本尊之成,便是我等之成,本尊之利,亦為我等之利也。”
“等等,你們先給貧道解釋一下,你們所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才爭論。”陸塵皺眉說道。
他沒有聽太明白:“這《上清大洞真經》很重要嗎?”
“很重要嗎?嘖嘖,你可是被迷了眼了誒。”
上清身嗤笑道:“《上清大洞真經》經中所載天真諱名,皆與人身臟腑之神溝通,人若能以神馭氣,形神合一,誦持玉經,咽津服符,可致天真下降與兆身中,神氣混融,是曰回風混合,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故致長生之道,可以提摯天地,把握陰陽,鞭策風雷,驅役神鬼,偃息於流霞之車,眷盼乎文昌之台。你卻隻知三十九神,不知內含妙訣,自有大洞尊神,一天帝君,若得一天之妙,自有形神合一,自身為丹,豈不妙哉?”
上清身之言可謂是將《上清大洞真經》給誇上了天了。
大洞尊神,便是指的洞玄,洞真,洞神三尊尊神。
而按照上清身的意思,修行《上清大洞真經》,便是能修出三尊神的其中之一來?
這可是直通大道真理了!
更不用說後麵的形神合一,自身為丹了。
這是說的性命合一之法門,肉身元神之一,人體肉身便是一整個大體。
若是真的能做到這種地步,那也不必追尋什麼內丹,外丹之道了!
肉身即為大丹,何必再求他路!?
許穆少子許?,字玉斧,道經說他‘願早遊洞室,不欲久停人世。’其實就是死的很早,查了很多資料,這位羽化之時,應該隻有29歲。而其父許謐,是太元元年,也是許?去世六年之後才去世的,許穆承喪子之痛,我覺著也是許穆沒有幾年便去世的原因之一,許家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沒落的。值得一說的事,許穆百度百科上的個人資料上寫錯了,原句是‘許謐’,去世時間差了九年,百歲找了很多資料,都沒有找到367年去世的出處,應該是有人填寫他資料的時候寫錯的,諸位有誰知道如何更改百度百科的資料嗎?看著錯資料,是真心覺著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