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發展才能繼續向前航行。
可以說趙駿是為了維護自己手中的權力。
但二者並不衝突。
對百姓好可以維護自己的政權,也可以造福天下民眾。
難道雙贏不好嗎?
“嗯,不錯。”
趙禎微微點頭,沉聲說道:“一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經闡述過的道理朕相信大家都懂,朕在這裡表態,立場永遠都站在百姓那一邊。”
“漢龍的一番話令我等汗顏啊。”
“請官家放心,臣等心中裝的是黎民,為的是大宋國家,絕不會屍位素餐,人浮於事,必定造福百姓。”
“說得多不如做得多,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誰都他還誰多他壞一目了然,而我們要做的,自然是讓百姓明白,國家永遠都是為百姓在考量,絕不得過且過,敷衍了事。”
眾人紛紛表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坐在這裡的原因。
因為政製院的存在,就是要改變官員的立場,哪怕你心裡還存著立場不變的想法,但嘴上和實際行動,必須把立場變過來。
一旦被趙駿發現你嘴上說著主義,心裡想的卻是其它,那麼下場就隻有一個——滾出政製院。
“好了大孫。”
見眾人都表達了決心,趙禎才又看向趙駿道:“繼續說說。”
“古代大興土木容易亡國,現代大興土木卻能興國,這個道理我已經沒跟大家說過,但卻已經做過了。”
趙駿又道。
“哦?”
趙禎納悶道:“什麼時候做的?”
“第五輪慶曆新政啊。”
趙駿笑道:“大基礎建設就在於這裡,相信老哥你也已經找到了區彆吧。”
“額一個給錢,一個不給錢?”
趙禎頓時想明白了。
“不錯。”
趙駿點點頭:“給錢,那就不是在剝削百姓,而是百姓付出了勞動,得到了應有的報酬,這才是雙贏。”
他看向範仲淹說道:“在後世我們曆史課本裡有個理論叫“羅斯福新政”,但實際上在我們大宋,就已經存在一個“範仲淹新政”,怎麼樣,老範,還記得嗎?”
“記得,你以前跟我說過,是我在後來慶曆新政失敗,被趕出朝廷之後,擔任杭州知州的時候做的,應該是曆史上的三年之後吧。”
範仲淹點點頭。
這件事情其實還沒有發生,要到公元1050年杭州發生饑荒,他利用了以工代賑,以及故意哄抬糧價,引誘外地糧商運糧到杭州,反而讓糧價暴跌的辦法拯救了百萬災民。
不過雖然這事沒有發生,但由於慶曆新政的第五輪大基建本質上來說也是以工代賑的策略,所以趙駿後來就跟他提過這件事情。
再加上範仲淹自己也懂得這些道理,因而自然也明白趙駿在說些什麼東西。
“經濟的本質就是商品和資源的流通,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物質資源,通過勞動生產將過剩的資源和商品進行等價交換。”
趙駿說道:“現在我們國家有錢,有生產力,有糧食。那麼就應該把這些東西拿出去換取百姓的勞動,讓百姓手裡頭有錢,有糧,有更好的生活。而國家也換到了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好的經濟發展,以及更好的綜合國力。”
“如此老百姓手裡有錢,國家能收更多的稅,用更多的稅,造福更多的百姓,這樣良性循環下去,這個國家就能一直富強。所以大興土木從來都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而不是阻礙國家的障礙。”
“最簡單的如房地產,後世我國在建國前,很多地方都是窮鄉僻壤。可建國之後,工業化路程提升,頃刻間全國各地興起大建設。”
“短短數十年時間,無數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無數道路縱橫交錯。就是建築行業以及鋼鐵行業在跟基建與房地產行業互相成就,共同發展的結果。搞建設不僅僅是修路,修房子修城市同樣也很重要。”
“因為這樣鋼筋、水泥、磚石就有了銷路,有了銷路就能養活鋼鐵廠、水泥廠、磚廠的工人,工人手裡有錢就會去買其它商品,其它商品就能夠生產,經濟才能循環下去。”
“後世我國房地產行業即便讓很多人恨得牙癢癢。”
“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它帶動了建築、鋼鐵、水泥等相關產業經濟發展,無數農民工靠它養活,同時也帶動了很多其它產業,是經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包括五六十年代到兩千年代之間的美國、日本等國家同樣如此。比如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以及後來的全國房地產建設。日本的戰後重建,以及奧運建設高潮。”
“所以建築業的發展是趨勢,也是未來必經之路。現在大宋雖然有一定的基礎建設刺激,但城市的建設也應該提上日程。”
趙駿環顧四周道:“以前我沒打算進行城市變革,是因為以前還沒到時候。但現在遼國已經打敗了,周圍沒有任何國家能威脅到我們,就必須要對它開始行動。”
“畢竟如今我們國內百分九十以上的城池都是木製、夯土和磚石結構,而且木製結構占絕大多數,這非常危險,一把火就可能覆滅一座城。”
“另外就是平房眾多,會導致空間利用率低,人口居住稀疏,不利於城市發展。”
“所以開始城市化變革是必須要走的道路。”
“雖然可能現在的工業能力最多也就造個六七層筒子樓,十幾層往上的高樓大廈就彆想了,但過個七八十年後,工業能力再次提升,又可以繼續拆遷,繼續造房子。”
“到時候又能消化產能過剩的問題,又能解決就業問題,簡直是完美。”
他雙手一攤,說道:“總結來說,我大宋贏麻了。”
趙駿提議擴建皇宮,當然不是臨時看到後宮妃嬪們鬨事一拍腦門做的決定,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考量。
隻是剛好遇到了這件事情,就乾脆在這次為範仲淹的接風宴會上說出來。
首先是汴梁發展問題。
現在汴梁的發展談不上到了瓶頸,因為即便內城和外城無法再增長,卻也還可以一直向外延伸。
但內城和外城的改變卻不是很大。
總不能城外是現代化都市,城內還是古香古色的吧。
先不談空間利用率低的問題。
單說遇到火災怎麼辦?
所以還不如拆遷。
其次是目前整個大宋國家發展的問題。
如果是以前,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還得照顧軍隊,勢必要投入更多的軍費。
但現在遼國已經擊敗,不能說天下無敵就再也不用擔心外寇入侵的問題,立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可也為大宋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趁著武力值碾壓全世界的時候,大宋可以全力發展經濟,經濟暴漲之後,又能有錢發展武力。
武力繼續碾壓全世界,那繼續發展經濟。
經濟好,就繼續研究武器裝備。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作為先發國家的優勢,以大宋的體量,不比帶嚶強個千倍萬倍?
因此總結來說,基礎建設與建築建設會迅速提高鋼鐵、水泥、磚頭等產業的產能。
這些產能提上去之後,又能馬上帶動其它產業發展。
一來改變城市,進行城市化變革。
二來正好催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繼續進步。
三來促進民間經濟發展。
簡直是秦始皇玩了兩次克隆,三贏啊,大宋贏麻了。
(本章完)
.yetia100192/4186354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