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綜合這兩點,如果對日本大規模用兵的話,唯一的方法就不是海軍出征,而是陸軍先抵達高麗,用船隻把士兵運到對馬島上,以對馬島為前線,朝鮮為後方,展開對日本的本土進攻。
否則的話,直接讓海軍出征就是在賭運氣。運氣好無風無浪,或許能安全抵達日本。運氣差一點,忽然風雲變色,那整個海軍都有傾覆的風險。
可如今大宋才把海軍建起來,都還沒有下南洋呢,直接這麼乾風險太大了。但走陸路的話,耗費的國力又非常大,還得與高麗那邊溝通,估計高麗也得怕他們假道伐虢,確實不可取。
“那倒沒有。”
好在趙駿聽到範仲淹的話,搖搖頭道:“我雖然恨這個國家,可還沒有喪失理智。現在去滅日本,真就是吃力不討好。等再過十幾年,我蒸汽輪船遍地的時候再去也不遲。”
“嗯,這才是對的,明明可以再發展幾年科技力量,讓國家更加強盛,攻打起來更能減少傷亡,又何必急於這個時候,耗費國力不說,還有巨大風險。”
範仲淹見趙駿很理智,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晏殊納悶道:“那既然你不打算滅日本,又挑動他們內亂,又派鐵甲艦去,這”
他說著,沉思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漢龍這一招棋遠啊。”
“還是拉日叔懂我。”
趙駿與他對視一笑,似乎儘在不言中。
然而其餘人卻是一頭霧水。
張士遜老邁,思路跟不上了,不解道:“你們到底在打什麼啞謎,說來聽聽,彆藏著掖著。”
晏殊說道:“你們怎麼還不懂啊,漢龍是要一邊保證日本國內內亂,國力衰敗。一邊又要保證我們在日本的利益,防止因為內亂而終止貿易和金銀礦產的流出。”
“原來如此。”
這下眾人就恍然大悟了,也確實不怪他們。
一個個老頭子都七老八十,雖然政治經驗豐富,可年紀擺在這裡,有時候思路慢,沒有立即轉過彎來也正常。
“日本這個國家,狼子野心,必須要儘早滅亡才行。”
趙駿說道:“而且我料定他們應該不會任由我們與他們自由貿易,恐怕會從中作梗,甚至中斷我們的貿易也說不定,這就嚴重威脅到我們的利益了。”
“為何?”
李迪不解道:“如今我大宋擊敗遼國,恢複漢唐雄風,他們安敢如此放肆?”
“原因很簡單。”
趙駿伸出食指比個一道:“首先對馬島被我大宋占據。”
“此島雖是日本國土,可我們卻花錢與當地人租借了,有契約合同在,我們就有理由,他們能耐之如何?”
賈昌朝說道:“何況我們在此駐軍,是以防止貿易被海寇襲擊為名,當時還遣使去了日本見了他們的天皇,難道他們要撕毀契約嗎?”
這次寧海軍接到的軍令是以保護貿易航行為由啟程前往日本。
事實上大宋在對馬島駐軍,也是借著保護高麗、日本貿易的名義,有一個正當理由在。
當時日本還抗議過這個情況,派人上島與宋軍交涉。
然而宋軍卻提前籠絡了島上居民,花錢購置島上的土地,以駐軍場地是購買的,有契約憑證為由,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
後來大宋擊敗西夏和遼國,並且主動遣使過去,日本後朱雀天皇接待了他們,在一些得到利益的日本權貴勸說下,後朱雀天皇最後也隻能無奈接受現實,不再抗議大宋駐軍對馬島的事情。
畢竟後朱雀天皇也隻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藤原家還處於嚴重內鬥階段,都無暇管對馬島的事情,看在石見銀礦分了很多利益給他們的份上,也隻能先如此再說。
所以大宋手裡是握有大義名分的,現任的後冷泉天皇想要撕毀契約,那不就是惹怒大宋,給大宋進攻他們找個借口?
然而趙駿卻搖搖頭道:“你們以為我忘記了後世的仇恨?但其實我一點都沒忘記,這些年我讓皇城司一直在日本活動,收集他們的情報,我分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什麼事?”
眾人看向他。
趙駿說道:“日本這個民族的性格。”
“民族性格?”
晏殊詫異道:“民族還有性格嗎?”
“當然。”
趙駿笑道:“漢人民族因為是農耕民族,有習慣定居性、不愛遷徙、重視農業、注重勤勞務實等等特點。遊牧民族則居無定所、四處漂泊、危機感強、適應力強、善於騎射等特點,這都是民族性格。”
“原來如此,那你說說,日本有什麼民族性格?”
晏殊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慕強、狼子野心、缺乏安全感、善於兩麵三刀、對穩定的大陸充滿迫切與渴望。”
趙駿一一列舉。
蔡齊問道:“如何能得出?”
“地緣因素。”
趙駿說道:“你們可知道,唐朝時期,日本隻是派遣唐使,而從沒有真正向唐朝朝貢,也沒有承認自己是唐朝屬國這件事吧。”
說著他搖搖頭道:“說來可笑,我自己是學曆史的,但直到最近這幾年才知道這件事情。”
他讀大學時《史料選讀》這個選修課根本沒有選,不過由於對漢朝和唐朝感興趣,所以對漢唐的曆史倒是有一些研究,因此看唐朝史書,一直以為日本是唐朝屬國。
可直到最近幾年潛伏在日本的內應搜集到日本的一些史料,他才明白日本把唐朝耍了。
原來每次日本派出遣唐使,唐朝都以為他們是來朝貢的,因而對他們的稱呼都是“朝貢使”,與彆國的使節一視同仁,將日本人帶來的禮物稱為“方物”,也給了日本大量的賞賜。
所以在唐朝的史書當中,一直都把日本當成屬國看待。
然而日本內部卻根本不承認他們是朝貢使者,也從來都不要求唐朝皇帝對他們進行冊封,甚至曆屆遣唐使連國書都不帶,每次來都用套路欺騙唐朝皇帝。
比如天皇這個稱呼,皇帝都隻敢稱為天子,日本人卻說他們的國君是天上的皇帝,遣唐使當然不敢提起。
但是他們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君主叫作國王,那在日本同樣是大逆不道的。因此他們再一次采取折中手段,使用“主明樂美禦德”這個名稱蒙混過關。
“主明樂美禦德”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天皇二字的日文訓讀法寫,唐朝人不明所以,還以為是日本國王的名字。所以唐玄宗《敕日本國王書》開頭就說,“敕日本國王主明樂美禦德”。
從這一點上看就知道,日本人根本就沒有想過加入唐朝的朝貢體係,他們隻想來偷文化、偷製度、偷技術、偷學識而已。
聽到趙駿的話,眾人都瞪大了眼睛道:“還有這種事情?”
“不錯。”
趙駿解釋道:“雖然在唐史當中記載日本是唐朝屬國,可他們日本內部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史書,都不承認這一點,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唔”
範仲淹皺起眉頭道:“日本果然是狼子野心之輩。”
趙駿繼續說道:“還是剛才的話題,高麗受地緣因素影響,會直接麵臨東北的遊牧和漁獵民族襲擾,因而對於能得到大宋的保護非常欣喜,願意做大宋的狗。”
“日本就不一樣了。”
“他們作為孤懸海外的島國,沒有外部入侵威脅,自然就不希望頭上有個爹,所以他們根本不會承認唐朝是他們的宗主國。”
“像明朝時期,有一個爭貢之役,日本兩個地方諸侯為了爭奪進貢利潤,派出了兩撥朝貢使團來到中國。他們在寧波發生衝突,不但相互殺戮,還在回國途中沿路大肆燒殺搶擄。”
“那麼為什麼會有兩個日本諸侯爭相進貢呢?是因為明朝對朝貢國賞賜非常豐厚,所以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於是加入到了這個體係裡去。”
“但他們根本沒有真心想成為明朝的屬國,純粹就是他們骨子裡的現實和狡猾讓他們覺得這有利可圖,於是地方大名冒充日本國王來明朝行騙。”
“而且他們內部地震頻發,讓日本人極度缺乏安全感,因此日本的國策其實一直都不是希望被人保護,而是自己入侵出去,占領一片大陸,以此擺脫以前朝不保夕的動蕩生活。”
“譬如與唐朝發生白江口之戰前,日本就控製了朝鮮半島的百濟國。”
“在唐朝滅了百濟之後,還扶持當時在日本作人質的百濟餘豐璋王子歸國繼位,試圖擊敗唐朝,占領整個朝鮮半島。”
“後來明朝時期,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自信心大漲,就想著滅了明朝占領中國,號稱“席卷明國,合三國為一”,浩浩蕩蕩發兵朝鮮,想滅了朝鮮後再進攻明朝。”
“結果兩次萬曆朝鮮戰爭,日本再次被打得大敗而歸。”
“由此綜合種種,就可以看出日本從來都沒有想老老實實做中國的宗藩,而是一直遊離於朝貢體係邊緣。有好處的時候就上貢,沒好處的時候就不上貢。”
“即便是過來上貢,也一直欺騙中華王朝,對外用各種辦法巧言令色,蒙混過關。對內則一直以“神國”自居,說什麼中國皇帝是日落處天子,他們是日出處天子,妄圖與中國王朝平起平坐。”
說到最後,趙駿環顧眾人,擲地有聲地道:“日本這個民族,本性就充滿了狡詐與欺騙,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