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大家都有利可圖,慢慢的也結成了盟友。
今日安倍賴良邀請清原武過來,就是要商量自立為王,成為一方霸主的事情。
安倍家居住在奧六郡的膽澤城,說是城池,但其實外圍的城牆就是一圈土牆,城內到處都是狹小逼仄的小木屋。
唯有安倍家有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唐朝風格的庭院。
不高,因倭人矮小,平安時代的平均身高在1米5左右,因此庭院院落也不過才三米多的高度。
即便如此,對於安倍賴良和清原武這兩個一米五的小矮子也已經是超級大房子。
此刻兩人盤膝而坐,旁邊有侍女給他們烹煮從唐朝學來的茶藝,屋外庭中的院落各種花草園林也有從唐朝學來的園藝技術修剪,美輪美奐。
“安倍殿不愧為陸奧第一豪族之主,家中院落恢弘,頗有盛唐之風啊。”
清原武頗有點羨慕地看著這院落。
雖然他也是出羽國豪族,可出羽國無論是人口還是地盤亦或者錢財都不如陸奧國,他自然也沒這個實力建那麼大的宅子。
“清原殿說笑了,跟閣下比起來,我還是差得很遠。”
安倍賴良親自把茶端到了清原武麵前,隨後揮揮手,侍女就弓著身離開。
等侍女走後,安倍賴良才又說道:“不知道清原殿對現在的朝廷局勢怎麼看?”
清原武諱莫如深地道:“朝廷的局勢,又豈是我們能夠說的?”
安倍賴良卻笑道:“朝廷無道,索取過度,我陸奧每年貢賦繁多,人人苦不堪言啊。”
清原武忙道:“請閣下慎言。”
相比於安倍賴良的膽大包天,他可不敢亂說。
畢竟現在安倍賴良並沒有明著反叛,隻是以各種借口或少納貢賦,或乾脆不納而已。
朝廷暫時也沒有把他定性為反賊,因此清原武才會與他打交道。
不然的話恐怕就得審時度勢一番了。
“沒什麼好害怕的。”
安倍賴良卻平靜地說道:“這是事實,事實還不讓人說嗎?”
清原武訕笑道:“安倍殿兵強馬壯,手下都有唐人的武器鎧甲,自然有與朝廷抗衡的勇氣。”
“就是不知道清原殿有沒有采購唐人武器鎧甲的意思。”
安倍賴良說道。
“哦?”
清原武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安倍殿願意為我引薦唐人?”
他們說的唐人其實就是宋國商人。
日本上層權貴雖然不與宋國官方往來,但他們的渠道信息更廣,自然知道如今中原王朝早就已經從唐朝變成宋朝。
但日本下層百姓和中下層權貴的消息就比較閉塞,或者說哪怕是知道了現在換了王朝,也由於以前的習慣,還是把他們稱呼為唐人。
就如同日本這個國家早在唐高宗李治時期就自號為日本,在《新唐書》中有記載,可中原王朝的人卻不會說他們是日本人,而依舊會習慣性把他們稱呼為倭人一樣。
隻有趙駿這個後世人反而因習慣問題不稱呼他們為倭人,而是日本人。
“就看清原殿有沒有這個興趣了。”
安倍賴良說道。
清原武頓時露出思索的表情。
他自然明白安倍賴良的意思。
安倍家作為陸奧大族,但卻不是陸奧國的主人。
至少在名義上,陸奧國由國守藤原登任執掌,他缺乏大義名分。
一旦朝廷剝奪了他俘囚長的官方身份,那麼安倍家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從高高在上的俘囚長一夜之間跌落塵埃,淪為普通平民。
二是造反起義,割據一方,真正成為陸奧國的主人。
顯然最近幾年安倍家不再上繳貢賦,就說明他們要走第二條路。
可作為一個地方豪族,相比於朝廷的實力還是太薄弱。
哪怕安倍家擁有數千兵馬,在全國豪強當中絕對是第一梯隊的存在,也不可能與朝廷為敵。
所以他就必須要有外援。
如果能夠拉他們清原家下水,以兩家的實力,不敢說殺入平安京,取代藤原氏。
割據出羽和陸奧,做一個地方諸侯王還是沒什麼問題。
如果背後再有宋國撐腰,給予他們足夠的武器裝備的話,那說不準能做更大的事情了。
現在的問題是,就看清原武願不願上他的賊船。
清原武沉吟了許久,這才低聲說道:“我想知道,唐人有多少武器甲胄?”
“陸先生,我的朋友想知道,你們有多少甲胄。”
安倍賴良望向後方的屏風。
屏風後麵鑽出一個人影出來,笑著說道:“你們要多少就有多少。”
清原武目光看去,就看到這是個高大的身影,穿著絲綢華服,比他還高一個半腦袋,宛若一個巨人。
雖然這個人說著一口還算流利的日語,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是位唐人。
因為清原武之前也見過幾個宋國商人,那些人的普遍身高都比他高一兩個腦袋,他們日本人卻少有那麼高大的身軀。
“這位是?”
清原武問道。
“我叫陸朝,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宋國商人而已。”
那足足有一米七二,在二人麵前像個小巨人一樣的陸朝低頭俯瞰著他們,露出一臉和善的微笑。
模樣像是一名大人,在見兩個孩子。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