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如今雖然與這些國家交好,可如果沒有本國利益的話,自然不可能時時刻刻派兵相助。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些國家的敵對勢力忽然買到了不少武器裝備,實力暴漲,又怎麼可能不選擇來找大宋求助呢?
兩個月後,第一批訂單就有了,大理楊氏找大宋買了數千刀刃、甲胄,直接用金銀、香料、銅礦交付。
沒過多久,第二批訂單接踵而至,越南無論是黎朝還是地方反叛軍,都願意購買大宋軍械。
至九月下旬的時候,包括東北女真部落那邊,都有不少訂單湧來,一時間原本堆積在倉庫的刀刃、鎧甲,居然迅速有了銷路。
“咳咳,武器滯銷啊。”
九月二十四日,已是晚秋即將入冬時節,汴梁的天氣越來越寒冷。
雖然還沒有下雪,卻已經連續兩日進入秋雨季節。
淅淅瀝瀝的雨打在屋簷上,落在窗台上,飄在政製院後院大樹的枝葉上,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
趙駿咳嗽了兩聲。
最近秋冬季節自己這個年輕人感冒了,幾個老頭反倒沒事,身體很棒,每天都紅光滿麵地出現在院裡,看樣子好像都能活很久似的。
他懷疑自己可能是跟老婆晚上太熱情,沒蓋好被子的緣故。
早上喝了碗中藥湯。
不是沒有九九感冒靈和感康,而是一來這些藥都冰在冰窖裡,雖然用冰塊凍著,應該能保存很久,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壞了,冒然吃萬一過期了失去藥性還產生毒素,那就完蛋。
二來小感冒而已,即便這些藥沒過期,為了治個感冒實在不值當,以後救命用更好。
“這不是又賣了四萬多副刀槍,一萬多副甲胄嗎?”
晏殊笑道:“這一下子就是一百多萬貫進賬,再加上賣到日本去的,這兩年已經清了不少庫存了。”
“還是太多了,一百二十多萬大軍用的武器裝備啊,各種槍、刀、矛、槊加起來數百萬柄,甲胄四五十萬副,這要是流到民間不知道鬨成多大亂子。”
趙駿說道:“這方麵不做布局的話,再過些年監管力度下降,說不好就流入市場上去了,現在賣到國外去,也能增加不少外彙。”
“這倒也是。”
“還是漢龍有主意啊。”
“對了,漢龍之前不是簽署了把罪大惡極的犯人流放至琉求島嗎?不如也放到南洋啊,給予他們武器裝備去開荒不也挺好。”
“論起不當人還是得你拉日叔啊。”
“哈哈哈哈哈。”
眾人大笑了起來。
大宋畢竟有接近一億人口,即便趙駿一直要求保證地方治安,可犯罪還是層出不窮。
為此早在去年趙駿就簽署了把罪不至死,但又是重型犯罪的犯人流放到琉求。
大宋時期的琉求當然不是琉球島,而是後世寶島。
現在瘴氣叢生,死傷率非常高。
趙駿之前不簽署這項決議一是國內勞動力不足,需要犯人當免費勞動力進行開采礦產之類的工作。
二是那邊生存條件太惡劣了,流放的犯人屬於不夠死刑者,如果真想讓他們死,砍頭就是了,沒必要花費那麼大成本送過去讓他們九死一生。
但如今不一樣,有了金雞納霜之後,死亡率將會大降,罪犯的成活率保證了,即可以開荒,又能夠建設,比讓他們送死強得多。
眾人正說話間,便在這個時候,外麵有吏員急急忙忙進來,向他們彙報道:“報,知院,諸相,鐵道部有消息來了。”
“哦?”
趙駿連忙問道:“京襄鐵路建成了?”
“是的。”
吏員說道:“三日前正式接軌完成。”
“太好了。”
趙駿大笑起來。
其餘諸多宰相,亦都是高興不已。
上個月鐵道路就已經給政製院遞交過公文,說他們已經修到了南陽,兩條鐵軌即將並接在一起。
這條鐵路從慶曆五年十一月開始,到如今慶曆八年九月,已經修了將近三年。
按理來說,平原上修鐵路的速度會很快,像美國太平洋鐵路,創下過每月修五十公裡的記錄,汴梁到襄陽才四百多公裡,怎麼要修三年這麼久。
然而大宋如今畢竟是鐵路開創者,從一到一百簡單,從零到一沒那麼容易。
各種技術問題,調動問題接踵而至。
最直觀的就是沿途河流怎麼修過去,試了多種辦法,最重研究出氣壓沉箱法才解決問題。
而且大宋修的也不是一條鐵路,而是兩條。一條去,一條回,分彆從汴梁和襄陽修對著修,預計到南陽完成接軌。
另外還要連通周邊各縣,修建用於調度的分支鐵路等等。
因此實際鐵路裡程根本不是四百公裡,算上連通各州縣的分支鐵路的話,差不多得有將近一千公裡裡程。
沿途還得修火車站、調度室、警衛崗,以及用於防範周圍村民扒鐵路的護欄,工程量並不小。
三年時間過去,這來之不易的鐵路總算是修成了。
有了這條鐵路之後,隻要能夠通過試運行,多次運行沒有故障和問題,那麼從此自襄陽到汴梁的鐵路運輸就能夠構成。
完美解決了南方至北方溝通不便的問題,並且還為以後鐵路建設積累經驗,讓鐵路在大宋鋪滿全國!
“這件事情要趕緊稟報給官家,讓官家也高興高興。”
趙駿隨後說道:“讓鐵道部的人即刻開始試運行,多試幾次,等襄陽到汴梁的火車抵達汴梁火車站,我們也一起去看看。”
“好。”
“那就這麼決定了。”
“老夫不僅要去,還要坐著火車去一趟襄陽。”
“真乃普天同慶的大事啊。”
老頭子們一個個興奮不已,精神頭都比以往好了許多。
就連趙駿的感冒都好像好了,臉上掛滿了笑容。
這條鐵路確實修得不容易,但隻要修好了,那麼以後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不僅能培養很多有經驗的修鐵路工人和技術人員,還能加速商品流通,提供大量工作崗位,振興國家經濟。
可以說,在趙駿穿越的十二年後,大宋完成了從零到一的壯舉,從此大宋真正完成了工業的邁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