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寬慰道:“我已經在安排對北平城、杭州城、金陵城進行宮殿修繕,火車鐵軌也在鋪設修建,隻要把汴梁到北平,杭州到汴梁的鐵路修好,你以後也能離開京城到處去看看。”
“那就好,那就好,那就好。”
趙禎喜笑顏開,連連點頭。
若是以前,朝臣會以勞民傷財為理由阻攔。他為了百姓,也隻能認命被關在這囚籠裡。
但現在世界大變樣,自然想出去看看,何況到處修宮殿已經不是勞民傷財,而是一項惠民工程,那就更得到處大興土木了。
“漢龍,這次出去,你收獲如何?”
範仲淹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趙駿點點頭:“收獲頗豐。”
說著他從懷裡取出一本冊子放在了桌案上。
範仲淹拿了過來,打開掃視一眼,就看到冊子裡密密麻麻,寫了不知道多少字。
裡麵有各方麵的問題詳細描述,有一些寫了問題解決辦法,還有一些則是待定,顯然是需要拿到政製院來討論。
趙駿說道:“這次下基層,各類問題彙總,遇到大大小小的情況不下千種,其中有113種我認為是比較重要的問題,涵蓋方方麵麵,可以進行新一輪改革。”
“這麼多?”
晏殊等人都驚呆了。
雖然前幾輪慶曆新政改革也涉及到很多,但分門彆類,加上分幾次革新,加起來也才一百多項。
結果這一次就弄這麼多,確實讓他們非常吃驚。
趙駿說道:“之前的革新很多都是大方向,大變革。現在很多革新都要解決基層問題,比如這裡麵有個農會改革,就是加強基層控製。還有掃盲運動、破除封建迷信運動,這些都是與基層息息相關。”
說著他又環視眾人道:“破除封建迷信並不是要人們不相信鬼神,我知道這件事情在古代搞起來難度有多大,就算是我們後世新時代了,迷信思想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要正確地對待這件事情,不能搞一刀切。我們要破除的是那些邪神、淫祠,搞的是正確的宗教信仰,比如佛教和道教。”
佛教和道教嗎?
眾人互相對視,趙禎詫異道:“大宋並不禁止百姓信仰,民間也多信仰佛道,並不需要官府提倡吧。”
“我不是說要加大力度推廣佛道,百姓信仰自由,官府不會乾涉。”
趙駿搖搖了食指道:“我的意思是要樹立正確的宗教觀念,佛教和道教的教義自然是勸人向善的,但新時代了,也該加點新東西,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嘛。”
比如道長說“要相信科學”,至於說完這句話後,道長會不會手掐劍訣,然後一聲劍來,他踩著飛劍一飛衝天而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
歸根到底,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維護統治的工具,也是弘揚優秀文化,發揚中華文明傳統美德的一種方式。
所以朝廷不會乾涉百姓信仰,也不會乾涉佛教和道教傳教,但與之相應的,佛教和道教自然也要配合朝廷的工作。
這就是各取所需,俗稱雙贏。
“嗯,鬼神之說由來已久,可朕卻從未見過,願意信奉自然就去信奉,朕現在隻信科學。”
趙禎作為科學奠基人,首先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由漢龍處置吧。”
“漢龍的意思是,朝廷對佛教和道教的教義進行一定改正?這會不會冒犯了神靈,恐有上天懲罰?”
“到了我們這把年紀,還信什麼鬼神。盛度那麼信佛,也沒看到他長生不死,去西天成佛?說到底佛道都隻是一種精神寄托罷了。”
“不錯,以前我們把不知道的事情理解為神佛、上天。現在才知道,風就是空氣流動,下雨是水蒸氣凝聚。神佛本就是我們對未知事物恐懼而產生的信仰,如果通過科學讓我們了解萬物,又何必假托於神明呢?”
“正是這個道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華夏文明更適合科學萌芽。
西方幾個世紀被宗教籠罩和控製,所謂君權神授,令國王的權力一直在神權之下。
直到三大運動之後,科學才興起,神權逐漸衰落,才算是有了新興文明。
然而即便是二十一世紀,基督教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在西方各個國家,還是傳統的宗教信仰主導。
相比之下中華文明的神靈就實用得多,需要你的時候,佛教和道教都可以成為國教,依照統治階層的需求隨時進行變動。
不需要你的時候,崇佛抑道,滅佛揚道,乃至佛道皆毀都可以,絲毫不顧及伱背後有什麼神靈。
畢竟上帝,如來,昊天能有幾個師?
因此在這種實用主義至上的情況下,朝廷主導進行宗教改革,就遠不像西方那樣有那麼大的阻力,還需要通過三大運動來化解。
聽到趙駿提出要對佛教和道教進行一定整改,除了宋綬比較喜歡道教略微有些抗拒以外,其餘人居然都沒有反對。
“嗯,漢龍之前說過,要加強對基層的掌控力,包括治安、調集勞動能力、引導百姓的能力等等。”
範仲淹放下趙駿手中的冊子道:“還要瓦解宗族力量,解放生產力,讓天下百姓都能聽從朝廷的號召與調遣,這些都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想做到這一切難如登天啊。”
晏殊歎了口氣道:“北方還好說,漢龍去一趟北方,幽燕世家力量就被瓦解得七七八八,可南方.”
他是江西人,太清楚江西宗族力量,不說彆的,他們晏氏宗族自從他的曾祖父晏延昌在一百多年前定居臨川開始,開枝散葉,族人如今已有數百人,不就是地方大族嗎?
而整個南方現在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如此,由此可見要想改變南方宗族勢力的難度有多大。
趙駿堅定地說道:“就是知道困難,才越要迎難而上,改革不能停下,大宋的腳步也不能停下,否則總有一天要被彆人超越!”
改革就像是沒了刹車的汽車,隻有一往無前,不斷銳意進取才能保證帝國長久不衰。
不然的話,一旦懈怠,那麼這個國家很快就會被甩在後麵。
就像清朝前期還是世界之巔,結果閉關鎖國,不接納新時代的變化,最終被時代的洪流淹沒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