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顯然有些違背道德。
還是章有為反應比較快道:“歐賴宇爾乃沿河城池,在沿河城池當中,亦是出類拔萃。殿下的都城位於海邊,在海邊的城池當中乃為翹楚。”
聽到翻譯的話,娑密室伐羅一世明顯有些不滿意這個答案,畢竟他認為自己的首都比朱羅王朝的首都更興盛也更富庶。
不過使者既然已經巧妙地轉移矛盾,那他也不好繼續追問,否則會讓雙方都越來越難堪。
娑密室伐羅一世就說道:“我遮婁其王國比朱羅人口更多,更加富庶,使者為何還要去朱羅國呢?不如直接來我遮婁其更好。”
“去朱羅雖是繞了點路,但奈何王命在身,我們必須邀請所有與我大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參與明年朝會。”
譚文學說道:“我們也知道朱羅與遮婁其是宿敵,但我大宋致力於為世界帶來和平共處,因而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我們更希望你們能握手言和。”
“和平?握手言和?”
娑密室伐羅一世聽完了翻譯都想笑,說道:“既然你們希望我們和平共處,那又為何賣火器給他們呢?”
果然。
看來之前在歐賴宇爾碼頭試射根本瞞不住後遮婁其。
譚文學麵不改色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們這麼做是因為大宋不賣,以後有的是人賣。遼國、西夏都掌握火器,萬一他們以後偷偷賣給朱羅,那遮婁其才危在旦夕。”
他又道:“現在我們大大方方地賣火器,遮婁其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情,如果朱羅有火器,遮婁其也有的話,那麼雙方就會互相忌憚,自然能帶來和平。”
“額”
娑密室伐羅一世遲疑了一下,問旁邊的向導翻譯道:“西夏和遼國是什麼國家?”
那向導翻譯回答道:“是宋國北邊和西北的國家。”
“他們有火器嗎?”
“有的,宋國前些年一直在與他們打仗,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我記得西夏好像已經被宋國消滅了。”
“那你問問他,西夏不是已經被消滅了嗎?”
“是。”
向導就把問題告知譚文學。
譚文學說道:“雖然西夏被滅亡,但他們殘部卻帶著火器逃往了西域,西域與大食連通,那更糟糕,到時候又一個大食帝國崛起,你們如何抵擋?”
“額”
這套邏輯讓娑密室伐羅一世大腦cpu都有點被乾燒,因為他發現好像有點道理。
大宋不賣火器的話,萬一以後遼國和西夏賣怎麼辦?
雖然他有信息差,不知道西夏和遼國是什麼國家,也不知道西夏殘部到底有沒有帶著火器跑到西域去,可這並不妨礙娑密室伐羅一世覺得有道理。
既然東方已經有三個國家擁有火器,哪怕另外兩個國家他都不知道,其中一個還滅亡了。但朱羅國若是跟遼國勾搭上了,或者西夏殘部跑到他們北邊的一些國家,讓那些人偷偷買火器不就出大事了?
所以現在大宋大搖大擺地過來,給雙方都提供火器,那就相當於雙方都沒有獨自強大,都有了消滅對方的能力,這不就達成了某種製約或者平衡嗎?
壞了。
頭好癢,感覺要長腦子了。
娑密室伐羅一世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至於哪裡不對勁,又說不上來,就隻好訕笑道:“好像是這麼回事。”
“這就是了,就如同希臘火一樣,如果大食商人隻賣給朱羅王朝希臘火,不賣給你們,那麼伱們麵對希臘火的進攻,又如何能抵擋?”
譚文學笑著說道:“武器隻有雙方都有才對等,這樣雙方都有消滅對方的能力,從而形成威懾,如此才能帶來和平不是嗎?”
“唔好吧。”
娑密室伐羅一世就隻好說道:“那請使者也售賣一批火器給我們,朱羅國買了多少,我們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火器。”
他已經聽說過那火器的威力,一炮下去,對岸轟鳴作響,直接炸開。
所以自然希望更多。
但譚文學卻搖搖頭道:“回稟殿下,朱羅國王花了很多錢,希望我們不要把火炮賣給你們,我們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娑密室伐羅一世大驚道:“你們怎麼可以這樣,你們還說來是為了和平,隻賣火器給他們,那如果他們用你們的火器攻打我們,我們又該怎麼辦?”
“殿下彆急。”
章有為立即笑著打圓場道:“隻是火炮沒有賣,但我們還有更好的火器。”
“更好的火器?”
“不錯,我們還有手榴彈、火槍、火箭發射器,威力不會讓殿下失望。”
“那太好了。”
娑密室伐羅一世高興道:“那能否為我演示一番。”
“當然。”
眾人連連點頭。
當下更在朱羅王朝一樣。
宋軍為娑密室伐羅一世演示了火槍、手榴彈等威力。
嚴格意義上來說,火炮與這些裝備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對等。
畢竟即便是宋軍淘汰下來的火炮,打出兩三公裡還是沒有任何問題。
一旦開戰,射程在五十米內的手榴彈,在四五百米內的黑火藥燧發槍完全不是對手。
不過朱羅王朝買的火炮數量比較少,他們可以多賣點手榴彈和火槍給後遮婁其王朝,雙方哪怕打仗,依靠手榴彈和火槍防守城池還是足夠了。
反正一直以來都是朱羅王朝進攻,遮婁其王朝防守,在邊境線上遮婁其王朝最不缺的就是碉堡和城池,火炮也打不穿城牆呀。
見識到了宋軍火器的威力,娑密室伐羅一世也就沒有再有猶豫,當下立即下單,購置了大批槍械和其餘火器。
包括地雷、火箭發射器、火槍、手榴彈若乾,有了這批武器,如果朱羅王朝那邊沒有準備好戰術,過早把火炮彈藥打光的話,說不好遮婁其王朝能反推了朱羅王朝!:dingdi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