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島國?辦它!(2 / 2)

這簡直與後世的真實商業鬥爭其實是搶公章一般如出一轍。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仁宗朝中後期,由於趙禎性格本就比較軟,再加上他中後期身體不太好,處理政務的時間很短,導致朝堂上的宰相們權力越來越大。

後來的富弼、包拯、文彥博、韓琦、歐陽修等人都曾經照著宋仁宗懟。比如包拯因為張堯佐的事情噴得趙禎一臉口水,歐陽修更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直說宋仁宗昏庸。

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原因在於仁宗朝早期的宰相基本都是宗真朝過來的,更擅長表麵一套背麵一套。

真宗晚期昏聵無能,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如果不順他的意,就會被貶官,所以這些宰相們也就習慣了功勞推給皇帝,吹捧皇帝英明。

而仁宗朝中後期上來的都是早期仁宗朝的少壯派,這一批已經習慣了趙禎的性格軟弱,趙禎身體不好管理朝堂的時間就少,導致這一批宰相上位之後,頗有點“猴子稱霸王”的感覺。

所以形成了這種較大的差異。

不過對於眼下的趙駿來說,這卻是一件好事。

因為至少仁宗朝早期的宰相雖然有鬥爭,但還是比較懼怕趙禎,不敢做得太過分。

即便想搞小動作,呂夷簡也是到萬不得已才下黑手,最後還被晏殊阻止。

要是穿越的是仁宗晚期,一旦趙駿說那些損害他們利益的話,恐怕以文彥博、韓琦、富弼這些人的性情,早就跳起來反懟他了。

所以他現在能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被這些士大夫們用歪理邪說帶偏了路,還真要感謝穿越的時間點不是仁宗後期。

隻是趙駿聽到眾人吹捧趙禎,還是心裡不爽,但顧及趙禎麵子,沒有發作。

等他們吹完之後,才忍著鄙夷和不適說道:“雖然搞定了這些,但還遠遠不夠。交子本質上隻是加快了商品和金錢流通速度,把經濟盤活,而不是做大了蛋糕,要想發展國力,就必須多管齊下。”

“有什麼好主意?”

範仲淹忙問。

眾人也都翹首以盼,希望他能說出更多的好建議出來。

“我目前能想到的有三點。”

趙駿伸出三根手指頭:“一是繼續在各個主要商業城市開設交子鋪,把經濟再搞得更加活躍一些。二是立即前往日本,對島根縣,哦不對,這個時候應該叫石見地區展開探索挖掘。三是鑄造黃銅,減少錢幣流通時的損耗。”

交子鋪的道理他們都已經懂了,但這石見地區和黃銅又是什麼?

“能詳細說說嗎?”

趙禎說道。

趙駿想了想說道:“交子鋪的事情應該不需要多說了,就先說說鑄造銅幣,銅幣在流通過程當中容易被腐蝕,是因為青銅和紅銅會發生氧化反應。而黃銅具有穩定性,即便是放在水裡幾百年都不會腐蝕得太嚴重。”

“所以隻要把黃銅鑄造出來,讓黃銅幣取代青銅和紅銅幣,那麼就可以減少銅幣在流通過程當中的損耗,也能降低被埋在地底下或者沾水受潮腐蝕的風險,從而讓經濟迅速增長,做大商業這塊蛋糕。”

“至於怎麼造也容易,明朝中後期黃銅就成為了主要貨幣鑄造材料,是通過將銅和金屬鋅按照一定比例熔化製得合金,我記得比例大概是60%的銅和40%的鋅,要是能再加入一點矽就更好了。”

“不過你們可能不知道鋅,這種物質沸點低,很容易變成蒸汽狀態,隨煙散失,不易被古代人們所察覺,所以一直到明代才被發現。”

“我記得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煉鋅技術,生產過程簡單,將爐甘石裝滿在陶罐內密封,堆成錐形,用木炭填充罐與罐之間的空隙,將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來的金屬鋅錠。”

“有了鋅,加上銅,就可以製造出黃銅了。”

“然後就是石見銀礦。”

“這個礦是個極為富有的露天礦場,礦床很淺,裡麵的白銀存儲極為驚人,在17世紀,這裡的銀產量占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開采了足足四百多年才枯竭。”

“目前宋朝的錢幣還處於銅幣製度,這種製度過於落後,且不適用於大規模商品流通。如果想要盤活整個經濟,就要進行貨幣升級。”

“如果能夠從日本得到大量的白銀流入,那麼宋朝就可以施行銅幣、銀兩以及紙幣交子三方貨幣本位並行製度。”

“到時候銅幣適用於小額交易,比如民間百姓之間貿易,生活必須品買賣等。銀兩則適用於中小型商業往來,像貴重物品交易,去高檔場所消費之類。交子則可以用於大宗商品流通,比如糧、茶、鹽、油等等。”

“同時官府必須存儲一定的黃金、白銀、絲綢等物品作為交子信用的錨定物,用來緩解廣發交子帶來的通貨膨脹。這樣交子的本質,就成為了明清時候的大額銀票,以及後來的銀行支票。”

“這三方貨幣本位一旦實施,將會大大增加大宋商品流通速度以及經濟增長速度。如果這個時候能繼續擴展海外,積極增加對外貿易,將會給大宋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而要想達成這一點,那就必須流入更多的黃金、白銀以及青銅。我國的黃金礦和儲量不低,但很多都深埋地下,開采不太容易。並且能不開采儘量不開采本國礦產,一切都以從外界獲取礦產為主。”

“在這個生產力較低的時代,礦產需要就以淺表層的露天礦為主,而我能想到的最近也是儲量最多的黃金白銀礦就是日本的石見銀礦和佐渡金山,以及他們還有大量的伴生銅礦、硫磺礦、硝石礦都是我們將來需要的東西。”

“所以攻下日本,搶奪資源,刻不容緩。”

說到最後,趙駿語氣已是十分嚴厲。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