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聽到趙駿的話,連連點頭應是。
趙駿繼續說道:“老哥,我是伱子孫後代,我是為了你著想才會跟你說這些。我隻能提醒你,彆忘了靖康恥的事情。”
“這些朕自然銘記於心。”
聽到趙駿提起這個,趙禎一下子就嚴肅了許多。
趙駿搖搖頭道:“不止是北宋滅亡的事情,還有宋欽宗被宋徽宗禪讓後,那些文官們不顧城裡百姓想要反抗的意見,竟然逼宋欽宗出去與金人談判,你說說,文官們會在乎你這個皇帝嗎?”
“竟然還有這種事情?”
趙禎震驚。
趙駿說道:“以前沒跟你詳細地說,但我記得跟你說過宋欽宗出城去金軍營帳和人談判,結果被人扣留的事情吧。”
“是。”
趙禎想到趙駿確實跟他這麼說過。
“金軍打到汴梁城下,要求皇帝親自去金軍議和。”
趙駿就說道:“那些士大夫被搞怕了,隻希望議和儘快送走金軍,就一直慫恿皇帝去談判,第一次去平安回來,第二次去就被扣押了,之後金軍打破汴梁,肆意劫掠,擄走徽欽二帝,這就是事情經過。”
趙禎的臉色就變得很不好看了。
任哪個皇帝得知自己被士大夫出賣之後,臉色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還有明末,江南士紳與朝廷官員勾結在一起,阻攔皇帝在江南收稅。並且江南士紳也團結一致,抗欠賦稅,導致明末最富庶的南方地區稅收不上來,朝廷無錢可用,最終被農民軍覆滅。”
趙駿繼續說道:“最有意思的是崇禎帝希望那些朝廷大員捐錢為國家渡過難關,大臣們個個哭窮,崇禎最後隻募得二十萬兩白銀。等起義軍李自成殺入北京,從這些大臣家裡搜刮出了七千多萬兩白銀,是不是挺諷刺的一件事?”
“我大宋的士紳.應該與明朝的士紳不一樣吧。”
趙禎勉強笑了一下。
“都一個德性,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宋朝滅亡了,他們就給蒙古人當統治基石。蒙古人滅亡之後,他們又給明朝做事,朱元璋就是知道他們的德性,所以大開殺戒。可惜的是老朱隻能保住明初,保不住明末,所以他們之後又做了清朝的士紳。”
趙駿說道:“其實士紳裡也不乏愛國者,願意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捐獻所有家產。但老哥你一定要記住,永遠隻有背叛階級的個人,而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如果製度不改變,生產力不改變,曆史就會成為一個輪回。”
“朕知道了。”
趙禎深呼了一口氣。
曆史上他就是一個包庇士大夫階級為所欲為的包庇犯。
但如今趙駿畢竟已經給他灌輸了很多東西,並且也知道了大宋即將滅亡,如果再跟曆史上那樣繼續包庇士大夫,就不是皇帝,而是蠢貨了。
歸根到底,他包庇那些人就是為了維護穩定。而現在他發現包庇這些人並不能維持穩定,那自然是要用彆的辦法。
趙駿點點頭道:“老哥明白這些道理就好,汴梁作為大宋首都,將來我要進行科技、教育、發展的中樞地帶,就必須維持好這裡的穩定。如果這裡亂成一團,又有那些人拖後腿,大宋還怎麼強盛?所以該清除就要清除,決不能手軟。”
“那”
趙禎遲疑了一下道:“你打算如何?”
“當然是繼續深挖。”
趙駿毫不猶豫地道:“有好幾個朝中大員是那些人幕後的保護傘,我要一路挖到底。”
“可是如今禦史台和諫院那邊.”
“我不太想搭理他們,到時候讓曹修帶著瓶兒過去一趟讓他們閉嘴吧。”
“好吧。”
趙禎也無奈,瓶兒確實能讓所有人都閉嘴。
“那就先這樣。”
趙駿起身,看了眼趙禎道:“我先回皇城司了,還有很多人要審問,還有很多大刑要用。”
“那位宗女.”
“我會把她救出來的。”
“大孫,大宋就托付給你了。”
趙禎認真說道。
“嗯。”
趙駿隻是點點頭,向趙禎拱手一禮,離開了崇德殿。
應付完趙禎和呂夷簡他們,自己也確實要回去處理一下那些抓回來的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