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允讓嘴上雖這麼說,卻也不免有些擔心,稍稍思量之後,便又立即問趙宗懿道:“宮內有什麼動靜?你十三弟如何了?”
趙宗懿說道:“宮內沒有消息傳出來,十三弟由皇後撫養,昨天皇後還派人來說十三弟可愛得緊。”
“唔。”
趙允讓沉吟片刻,然後說道:“這事伱不用去管,容我來處置即可。”
“是。”
趙宗懿就恭恭敬敬地應下。
隨後父子二人又聊了一些彆的事情,趙宗懿這才離開。
等長子走後,趙允讓在屋內慢慢篤步。
雖然他比趙禎年長十六歲,但他跟趙禎其實是同輩,當年真宗時期,一直沒有兒子,也曾經把他送入宮中當太子培養。
結果後來趙禎生出來,他作為備胎沒有用了,就被灰溜溜地送出了皇宮。
這件事一直讓他覺得十分恥辱。
畢竟當年他離那個位置,可就一步之遙,結果卻因為趙禎出生而就此錯過。
所以趙允讓一生都很嫉恨趙禎。
隻是他隱藏得很好,從未在外人麵前表現過,還向來對趙禎恭恭敬敬,不給趙禎任何把柄。
如今機會終於讓他等到。
這些年趙禎又步了他父親的老路,二十七歲都沒有孩子,在朝臣的建議下,去歲又把趙允讓的第十三個兒子趙宗實接入皇宮。
雖然自己沒登上那個皇位,但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似乎也不錯。
這使得老十三成為了趙允讓這輩子最大的希望。
結果現在忽然冒出個趙駿?
“趙駿?”
“趙駿!”
趙允讓在廳中細細思索,嘴裡還念叨了兩句。
這個趙駿絕對不可能是先帝的兒子。
不然的話,這麼多年就絕對不會沒有一點風聲傳出來。
而此人又並非宗室。
至少在他的記憶裡,宗室裡包括太祖那一脈,都沒有一個叫趙駿的人。
所以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情況?
會不會對宗實的儲君之位產生威脅?
趙允讓眯起眼睛。
說實話。
他覺得威脅不會很大,甚至基本沒什麼威脅。
畢竟趙駿來路不明,又沒有入宗室族譜,不可能成為皇帝繼承人。
哪怕汴梁謠言滿天飛,可汴梁什麼時候沒謠言了。
即便他是宗室,可宗室還分太祖脈和太宗脈呢。至少太宗這一脈,確定沒有趙駿這號人。
所以趙允讓並不覺得趙駿能給他帶來什麼麻煩。
唯一的問題是。
此人執掌政製院,節製百官,成為百官之首,將來會不會對吾兒繼承大位造成什麼威脅?
若是這人權力非常大,能夠影響到皇帝的決策,換一個人回宮抱養怎麼辦?
趙允讓細細沉吟著。
在他看來趙禎二十七歲了,宮裡一直沒什麼動靜,想來應該是不能生育。
自己十三兒如果順利的話,成為太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可就怕這趙駿鬨什麼幺蛾子。
畢竟太宗子嗣除了他們商恭靖王一脈以外,還有鎮恭懿王、楚恭惠王、周恭肅王幾脈都有子孫,而且子孫不少。
特彆是周恭肅王,也就是荊王趙元儼。
當初他的子嗣也曾被劉太後帶入宮中,是他的強力競爭對手。
萬一這位趙駿說動了官家,把彆家的子孫也送入皇宮裡,那他的情況可就非常被動了。
想到這裡,趙允讓便也沒有遲疑,立刻回書房去寫奏折。
他寫劄子有兩個目的。
一是以汴梁到處都是趙駿先帝幼子的謠言為借口,詢問皇帝有沒有這回事,以此試探趙駿的底細。
二來。
萬一這人真是宗室,那他也好可以找趙駿好好談談,如果對方支持自己孩子的話,那一切都好說。
要是對方不支持的話,那他也就隻好宣布此事,再請求讓趙駿回宗室籍了。
反正趙允讓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這個叫趙駿的人並非太宗那一脈,哪怕是太祖那一脈都無所謂。
太祖的子孫可當不了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