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立統一戰線!(2 / 2)

“我前年就派了人過去,此人叫宋彩,他有個朋友叫大保健三郎,是日本那邊的貴族。”

趙駿解釋道:“日本官方攝於遼國威勢,選擇親遼而對宋態度較為冷淡。但日本民間卻對大宋極為崇敬,宋人的瓷器、茶葉、絲綢在日本也極為暢銷。宋彩去年就回來了,現在在那邊組建起了自己的勢力,扶持當地貴族,在石見地區找到了銀礦。”

根據《日本書紀》和《紀略》等史書的記載,從宋朝建隆年間(960-963年)開始,就有宋朝商人在日本進行貿易活動。

到了北宋時期,隨著南方沿海經濟的繁榮和海上貿易的擴展,宋朝商人在日本的數量也逐漸增加。

據估計,到了南宋,當時已經有數百到一千餘名宋商在日本從事貿易活動。

由此可見,日本與宋朝之間的民間貿易往來還是非常頻繁。

隻是當時的宋朝主要居住於京都、鳥取、山口等地,而石見銀礦是公元16世紀才被發現。

在石見銀礦、佐渡金山被發現之前,日本其實就是個貧瘠的島國,並不受宋朝商人的青睞和重視。

如南宋時期,宋朝向日本輸入的貨物有銅錢、茶葉、陶瓷、絹織品、書籍、文房四寶、香料、藥品、繪畫等產品。

而日本能夠輸入宋朝的貨物隻有銅、硫磺等礦物以及西部所產的木材、日本刀等工藝品。

因此相比於路上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能夠給中原王朝帶來大量金銀銅的輝煌,至少在明朝之前,日本一直都不是中原王朝的主要貿易對象。

但現在發現了石見銀礦,那就徹底改變日本的命運了。

從此日本站起來,終於可以富得流油,到大宋買買買,將大量的白銀流入到大宋來。

“目前石見銀礦主要是被日本石見地區的國司以及貴族們占據瓜分,當然咱們大宋也在其中占據了一定比例。”

趙駿繼續說道:“現在日本正處於平安時代,地方軍閥割據,內部混亂不堪。各國的國司掌控力根本不強,像石見國上一任國司,被國內的兩名郡司抗議他的惡政,帶著270名農民襲擊國府,將這國司打死。石見出現銀礦的消息,說不準就會被日本周圍國的貴族和豪強覬覦,到時候出兵搶奪,勢必會造成我們的損失,如果大宋能在石見地區駐軍個兩三千人,估計就能鎮住一切場麵了。”

“說起來,我們對日本確實不怎麼了解,這國司和郡司又是什麼東西?”

晏殊忍不住問道。

“國是日本的行政機構,相當於我們的路。日本在平安時期還是由天皇執掌,將全國分成七十多個國,每個國有數個郡,如出雲國有安濃、邇摩、那賀、邑知、鹿足、美濃數郡,國司是天皇派去執掌一國的官員,郡司則往往是本地貴族和豪族擔任。”

趙駿解釋道:“隻是由於地方貴族和豪強在本地勢力壓過了國司,所以實際上的管理權就掌握在地方貴族豪強手上,國司的權力小了許多,甚至完全被架空,導致日本國內的分裂非常嚴重。”

“原來如此,這一國聽著名頭是大,老夫還以為是一個國家呢。”

呂夷簡笑道。

“他那一國跟咱們一個縣沒什麼區彆。”

趙駿笑著搖搖頭道:“日本現在並不強大,不僅天皇掌控力嚴重不足,地方上也非常混亂,互相攻伐,互相內鬥屬於常態。而且他們的軍隊少得可憐,前幾年他們發生了一次“平忠常之亂”,是地方豪族叛亂造反,但你們知道天皇派出去的追討軍是多少人嗎?”

“多少?”

“不到三千人。”

“這麼點?”

“那個叫平忠常的地方豪族,就幾百人都敢叛亂,你說呢?”

“好吧。”

呂夷簡無語。

這日本還真是弱得過分啊。

“後來鐮倉幕府時代,日本算是稍微權力集中一些,但麵對蒙古人的進攻,即便號召全國,也就湊了個兩三萬人的部隊,完全是靠颶風幫助才能擊退蒙古。”

趙駿繼續說道:“還有明朝日本戰國時期,軍閥互相之間爭鬥,戰爭規模也就幾千人到幾萬人之間不等。所以至少目前的日本確實非常弱,大宋隻需要能在日本石見駐紮幾千人,就能保證我們的利益,唯一要擔心的,就是遼國了。”

“嗯”

眾人沉吟,宋綬說道:“是啊,遼國強盛,日本也親遼。現在日本弱,就怕遼國插一杠子。”

“但到了明年,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

趙駿一錘定音道:“隻要範仲淹擊敗了遼國,把不可一世的遼國打得狼狽逃回北方。那麼就能憑借著西破西夏,北抗遼國的威勢,穩定國內國外形勢。”

“對內,大敗西夏和遼國之後,迅速把消息傳遍全國,振奮民心。民間的矛盾就會暫時緩解,有助於推動改革的發展。”

“對外,連遼國都戰敗了,日本、高麗、大理、吐蕃等周邊國家、部落,就都會對大宋另眼相看,不再像以前那樣,攝於遼國強盛,而不敢和大宋進行官方接觸。”

“隻要明年範仲淹擊敗了遼國,日本白銀大量流入,有了錢,外部也穩定下來之後,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容改革,變法圖強,壯大國力!”

趙駿最後環顧眾人,沉聲說道:“諸位,我希望能夠建立起統一戰線,在這件事上,誰也不許給我拖後腿搞什麼反對意見,隻要大家同心協力,眾誌成城,才能夠完成我們變法圖強的最終目標,聽到了嗎?”

聽到趙駿這嚴肅的話語,雖然他是個年輕人,大家都是半隻腳踏入棺材的老頭子,但還是一個個也都肅然起來,互相對視之後,紛紛起身拱手,應聲說道:“是!”

他們因共同的秘密而聯合在一起,也因政製院的權力而了共同利益。但這就並不代表除了權力以外,他們的其它利益就相同。

可到了如今,在變法圖強,建設大宋這個共同綱領以及大義名分之下。

不管會不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力,維護他們的在官家麵前的承諾,那也必須站在一起,擁護趙駿,形成一個新的利益集團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