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1 / 2)

趙駿回到驛館後,就讓人去兩浙路轉運使衙門把柳永的資料調過來。

他其實知道同時代很多詩詞名人,如蘇軾、柳永等等。

但他從未主動去尋找過這些人。

一來早期他自己也忙得團團轉,沒工夫四處去找。

二來無親無故,你主動去找人家,人家估計也會納悶你到底想乾什麼。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找到了。

然後呢?

這群人因宋詞而偉大,在中華文明當中,留下璀璨一筆。

但也僅此而已了。

如果你喜歡唐詩,恰好穿越到唐朝,去看看李白無可厚非。

喜歡宋詞,人在大宋,有機會見見蘇軾也挺好。

問題在於雙方之間也就是崇拜者與偶像見個麵,總不能時時刻刻跟在對方身邊吧。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軌跡,趙駿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有機會見一麵就見一麵,要是沒機會的話也不強求。

跟柳永就屬於沒機會見麵。

趙駿上次來江浙,柳永正在睦州當團練推官,並且還正處於三年任期結束,北上回汴梁審官院流內銓磨勘,與趙駿完美錯過了。

所以確實巡視天下的時候沒有見著。

不過這次柳永卻是主動找上門來,倒是讓趙駿沒有想到。

傍晚時分,驛館大堂內,趙駿正在看一些兩浙路皇城司衙門給他送過來的公文。

便在此時,江大郎進來興奮地說道:“知院,柳三變來了。”

連江大郎都知道柳永的名聲。

“讓他進來。”

趙駿吩咐道。

“是。”

江大郎便出去招呼。

片刻後柳永進來,向趙駿局促地拱手行禮:“下官見過知院。”

趙駿並沒有和顏悅色,而是說道:“柳三變的大名我是如雷貫耳啊,今日總算是見到了。”

柳永慚愧道:“下官些許薄名,入不得知院耳。”

“嗬嗬。”

趙駿笑道:“伱的名氣還是很大的,我也時常看你寫的詩詞,不過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柳永忙道:“下官必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如今正是新政時期,各地官員應該各司其職,你既然是定海鹽監,怎麼出現在了杭州?”

趙駿皺眉問道。

這涉及到了官員的原則性問題,還是必須問問。

要是被他遇到了不儘職的官員,哪怕對方是大名鼎鼎的柳永,也不能包庇不是。

柳永忙不迭回答道:“知院有所不知,我們這鹽場雖比一縣,卻不歸本地州府管,而是發運使衙門管。”

“哦。”

趙駿恍然大悟,想了起來。

確實是這樣。

比如楊告之前的職務就是淮南江浙荊湖製置茶鹽礬稅、都大發運使、提點鑄錢事。

這茶、鹽、礬是專營,所以由專門的衙門負責。

柳永笑道:“畢竟這鹽乃是國之大計,因而下官每個月都要來杭州一次彙報公務,今日也是恰好在發運使衙門彙報,聽說知院來了,才鬥膽前來獻詩。”

“原來是這樣。”

趙駿便露出笑容道:“以前確實有這個規定,不過考慮到路途遙遠,各地發運使衙門都是三月一報,沒想到新政下來之後,倒是嚴苛起來了,你坐吧。”

“謝知院,這詩詞集?”

“拿過來我看看。”

“是。”

柳永將手中的詩詞文集恭恭敬敬地遞上。

趙駿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接過來隨手翻看了幾頁。

心中腹誹自己上學要背柳永的詩詞,現在又要看,這就很難受。

不過心境倒是不同了。

以前是被強迫著背誦,現在則屬於欣賞,隨便看看,瞧瞧柳永的水平,用不著再背。

“不錯,寫得很好,此文采斐然,躍然紙上啊。”

趙駿看了幾首詞,其中第一頁第一首居然是首頌詞,專門寫給他的。

詩詞內容是歌頌在自己的努力治理下,國家四處歌舞升平,一片安寧祥和之景,給趙駿都給整樂了。

他笑著說道:“你呀,少整點這花裡胡哨的,就算是想玩人情世故,也總是玩不到點上。”

柳永一時納悶,問道:“下官愚鈍,還請知院點撥。”

“沒什麼,就是想告訴你,要拍我馬屁可以,但下次記得把官家帶上,治理天下不止是我的功勞,還有聖人天子的功勞。”

趙駿向北方拱拱手,隨後說道:“寫詞的時候,多寫點天子的英明,這樣你在官場上才能混得開。”

“額”

柳永就尷尬地笑了笑。

其實早年他也是個恃才傲物之人,一首《鶴衝天·黃金榜上》,搞得趙禎直接讓他去奉旨填詞去了。

後來他暮年及第,總算是明白了拍馬屁的重要性,於是在景祐元年考中進士去睦州上任,路過蘇州時,寫了首詞獻給當時任蘇州知州的範仲淹。

但可惜老範沒看上。

之後他又擔任了三年餘杭縣令,按理來說政績出色,撫民清淨,深受百姓愛戴,應該磨勘改官,升遷品級才是。

可讓柳永難受的是,他依舊隻是平調擔任定海鹽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