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 / 2)

看他自己怎麼選了。

“那好,就按照原定計劃,讓他賠款。”

趙禎也硬氣了一回,這事早就商議過,可以給對方回應了。

自從九月份開戰以來,最近三個月大宋也不是吃乾飯的。

雖然沒有大規模調兵遣將,但戰爭機器運轉,河北鋼鐵廠每天造出成噸的武器。

鋼製武器開始發放下去,哪怕還未普及全軍,但有個幾萬人先用著,配合火器營足以應付遼軍。

到時候再全力輸出西夏,不把李元昊頭都打歪?

所以滿朝強硬派也是占據上風。

這與趙駿的態度有關。

很快大家商議好細節,便立即派遣人手去給楊偕下達了指示。

到十二月中旬,楊偕就知道了朝廷的意思,於是馬上招來了李元昊的使者,向他明裡暗裡表達了朝廷需要誠意的意思。

他沒有直接說大宋朝廷要李元昊賠款,因為這樣目的性太強,到時候互相拉扯、討價還價不好談判。

談判的最高境界就是由對方主動提出,這樣他這邊才好獅子大開口,一步步談條件。

過幾日後,李元昊就接到了使者的回信。

卓囉城中。

最近這些天李元昊的日子不太好過。

黨項貴族們受益於宋夏之間的貿易,其實都不想得罪大宋,因此聯手向他施壓。

文官集團則因為戰敗的事情而緘默其口,因此停戰派占據上風。

雖然李元昊自己是個主戰派,可架不住下麵力量大,光憑他以及他背後的嵬名部落還是不能鎮壓得住。

所以他必須籠絡一批聽話的貴族,穩住他們的心情。

這一日恰好正是他與費聽、房當、細封、頗超等幾個國內大部落首領議會的時候。

“大王,這麼下去真不是辦法,宋人強大,與他們為敵絕非好事。”

“是啊,早點做出決定最好,再拖下去於國家不利。”

“今年過冬的糧食都是從宋國買來的,雖然宋國還沒有取消互市,可一旦他們取消互市,我們怎麼辦啊。”

“要我說,大王就不該聽那張元的,此人必定是大宋派來禍害我大夏的內應。”

“不錯,自從此人來後,我大夏屢戰屢敗。之前我們不與宋國開戰,我們每年隻需要進供幾百頭牛馬,就能得到無數賞賜,他來後呢?”

“大王,把此人殺了送給宋國,想必能得到宋國的歡心,到時候我們也不需要再開戰了。”

“正是。”

幾個人紛紛用黨項話勸說著,還有人嚷嚷著要殺張元。

李元昊不得不安撫道:“我已經派人去與宋皇商議了,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他暫時還不希望張元死,畢竟他自己是個主戰派,如果張元死了,那國內主戰派勢力就沒了,以後誰還鼓動他與大宋為敵呢?

“哎,希望如此吧。”

有人歎道。

曆史上宋夏戰爭,大宋取消互市,西夏國內經濟崩潰,民不聊生。

現在倒不至於此,但他們嘗到了太久的互市甜頭,牛羊賣給大宋,再把西域人的商品轉賣給大宋,又從大宋買入茶葉賣給西域商人,換取豐厚的利潤。

中間商賺差價的同時,他們自己也能通過買賣貿易,賺得盆滿缽滿,還能從大宋購入糧食、茶葉、鐵器維持部落發展,一舉三得。

所以雖然現在西夏國內情況還不錯,可沒有人希望事情發展到最壞的地步,反正黨項人又不像契丹人一直稱王稱霸,繼續在契丹與漢人之間周旋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報!”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有士兵來報道:“使者回來了。”

“快讓他進來。”

李元昊連忙說道。

“是。”

士兵出去。

片刻後一直在西市等消息的使者進來,向李元昊用黨項禮彎腰說道:“大王。”

“怎麼樣?”

“臣幸不辱命,已經拿到了宋皇的回旨。”

“太好了,他說什麼?”

李元昊精神一振。

使者說道:“宋皇的意思是,他們也不想大動刀兵,大宋一直主張和平治世,與周邊國家化乾戈為玉帛。但大夏妄自進攻青塘,挑起與大宋之間的戰爭,此事不可饒恕。”

李元昊大驚道:“你沒有跟他們說我們隻是與唃廝囉交戰,並未想與大宋為敵嗎?”

“說了,臣說了不知道多少遍。”

使者苦笑道:“可是大宋一直以與青塘簽訂互相攻守同盟協議為由,指責我大夏進攻青塘就是進攻大宋盟友,是意圖主動挑起戰事。”

“這可如何是好。”

房當丘斛拍著兩腿,苦澀道:“大宋兵強馬壯,如何能敵啊。”

眾人也是一臉愁苦。

誰也沒想到進攻青塘,就招惹了如今強盛的大宋。

若是以前還好,大宋有手榴彈和火炮,他們咬咬牙,有遼國的支持,也不是不能多造個幾百上千門。

可現在大宋又有了火槍,而且這樣的部隊在西北有一萬多人,加上大宋本來就有的大炮和手榴彈,他們哪裡還能抵擋得住哦。

“不過事情也有轉機。”

使者連忙說道。

“快說。”

李元昊壓著怒意。

使者說道:“楊司帥的意思是,宋國可以停戰,但我大夏必須拿出誠意來賠償大宋這次的損失。”

賠償?

眾人一下子露出茫然的情緒。

正常情況下,大家夥應該都能想到戰爭賠款之類的事情了。

但那是宋人能想到的事情。

對於他們黨項、契丹之類的遊牧民族來說,可不興這一套。

被打敗了就跑,跑到塞北去。

難不成宋人還能追到塞北?

等宋人走了他們再回來就是。

所以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歉意不夠。

有人馬上說道:“大王不若再像以前那樣,每年進貢數百頭牛馬,向大宋稱臣,換取大宋的賞賜。”

“這樣也挺好。”

“不錯,大王隻有這樣才能平息大宋的怒火。”

“我看不儘然。”

費聽沽細說道:“大宋最恨奸逆,當年開戰後,大宋就在邊界榷市懸賞張元人頭,恐怕唯有拿張元才能換取大宋不動刀兵。”

李元昊的眼睛頓時咪了起來。

他其實能夠聽明白大宋的意思。

畢竟他的眼光跟手底下這些人不同。

作為一個試圖從遊牧民族部落製度,轉變為封建製度的雄心君主,李元昊自然有超出常人的眼界。

所以他明白,大宋其實不是想要張元人頭,而是想要西夏割地賠款。

具體款項肯定不是一兩次使者談判就能商榷好,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拉扯,就像當初宋遼簽署協議一樣。

但李元昊其實不太想賠款。

一來賠款肯定傷及他在國內的威望。

二來也損耗西夏國力。

本來西夏就弱,哪怕這些年利用絲綢之路賺了不少,可跟大宋的國力還是天壤之彆。

因此能不賠錢肯定是不想賠。

問題是大宋那邊一定會死咬著不鬆口,就是要讓他賠款。

該怎麼做呢?

裝傻充愣可糊弄不過去。

到時候真打起來,他又打不過可就難受了。

那麼最好的選擇是推個替罪羊出去。

大宋那邊就挺恨張元的。

國內各部落貴族首領也很煩他。

如果把張元宰了,不僅能安撫國內,還能平息大宋的怒火,給大宋一個交代,那就太好了。

而且大宋不是要誠意嗎?

那就把西夏軍師推出去當誠意,這還不夠?

到時候即便大宋挑明了要賠償,張元都交給他們了,賠款也好意思多要嗎?

或許眼下正是需要張元的時候了。

雖然以後沒了張元,很多謀略不好製定,且缺少了主戰派核心。

但有的時候,他也是沒有辦法啊。

李元昊歎了口氣。

目光露出了一抹陰狠。

張元。

怪不得我了。

隻能怪這些年大夏不能勝宋國吧。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