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滅了越李朝(2 / 2)

“第二步當然是等橡膠、金雞納霜過來之後,就正式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橡膠用於蒸汽機量產,工廠大量建設,開發嶺南、台灣、海南等地,加強出口貿易。”

“這步子邁這麼大?”

範仲淹驚訝道。

前一腳還隻是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後一腳就直接工業革命了?

“這隻是大戰略。”

趙駿搖搖頭道:“而戰術執行層麵,光一個土地兼並,朝廷就不知道要用多少政策,用多少錢和人力才能解決。”

“這倒也是。”

範仲淹點點頭。

“第一步的整體規劃的話,我認為有三個方向,一是處理土地兼並,二是全國大基建,三是為將來做準備。”

趙駿說道:“這第一個方向我已經跟你說了,第二個也聊了,那第三個的話,我就明說了。”

他看著老範,輕輕地敲擊桌麵道:“我們必須把越南拿下來。”

“越南?”

“不錯,至少要把河內平原搞定。”

“理由是什麼?”

範仲淹不解。

越南屢次侵犯大宋邊境,大宋一直沒處理,不是沒有這個國力,而是實在是天高皇帝遠。

廣西地區土司眾多,宋代一直采取羈縻統治,少有的權力架構也隻處於縣城或者州府,比如邕州,也就是後世南寧市,為大宋的知州府衙。

但出了邕州城,知州的命令就會弱化許多,隻能管到城池周邊的漢人,山裡的少數民族名義上服從,可聽多少就不一定了。

而且那邊山多林密,出兵的成本可攻打遼國和西夏還要高,曆史上宋仁宗遇到儂智高叛亂,在狄青出馬之前,儂智高就屢戰屢勝,宋軍山地作戰、後勤補給、戰術打法都是問題。

就算狄青出馬,也是帶了二十萬大軍,花費了上百萬貫,才把這貨平定。可見西南並不是人多人少就能解決,而是單純的地形、疾病等等因素困擾。

如果想要把西南搞定的話,前提條件可能是需要金雞納霜。可金雞納樹又需要在東南亞熱帶雨林種植,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糧食、金雞納樹、橡膠!”

趙駿坦言道:“很多疾病都是由蚊子吸血傳播,特彆是瘧疾。但南方蚊子太多了,根本清除不了,隻能依靠金雞納霜。這玩意兒和橡膠一樣,長在熱帶雨林,需要在雲南、台灣、海南、東南亞地區種植,我們必須提前準備好讓它們生存的土壤。”

“但攻打西南的話,可不比攻打遼國和西夏,打遼國西夏我有信心取勝,打西南敵人可能就不是越南,而是各種疾病了。”

範仲淹皺起眉頭。

“這一點我也考慮過,無需出動大隊人馬,讓火器營去一兩萬人差不多了,給我把越南平推掉,至於普通士兵嘛。”

趙駿眯起眼睛,微微一笑道:“當地就有部分駐紮的士兵,實在不行,還有儂智高。”

“儂智高不是叛亂逆賊嗎?這些年若不是朝廷在屢次對西夏和遼國用兵,恐怕早就已經派人將他滅了。”

範仲淹不解。

“他要叛亂也是以後再叛亂,這事大宋做得理虧,是我大宋沒有顧及自己的領土,一直被外國索取壓榨,這是我們自己的恥辱,不關他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接納他?”

“那不然呢?”

“可如今儂智高已經自立為國,萬一他隻是想利用我們擊敗越南,然後在西南稱霸可如何是好?”

“若是如此的話,那就怪不得我大宋假道伐虢,順手也給他滅了。”

趙駿眼裡閃過一絲狠意。

儂智高談不上好,但也談不上有多壞。

因為本質上來說,他是為了對抗越南李朝的欺壓,所以一直想要歸附大宋。

但曆史上那個時期大宋正處於與西夏的交戰當中,實在無力顧及西南,因此無視了他的要求。

於是儂智高憤而發動叛亂,起義造反,想要占據廣西廣東,最終被狄青給消滅。

從這裡看,有點類似於“緬北軍閥在與緬甸政府軍交戰中失利,多次請求我國接收,我國嚴詞拒絕。於是某儂姓軍閥憤而率軍攻入雲南,被我軍消滅。”

然而區彆在於緬北軍閥那是緬甸內政,我們不好乾涉。

而儂智高所在的廣源州其實是大宋的地盤,屬於大宋雍州的四十四個羈縻州之一。

這種羈縻州雖然不是大宋實際控製地盤,有點像是少數民族自治州,但也不是像高麗琉球那樣的番國,而是名義歸屬於大宋。

因而這就勉強算是大宋的內政,他的起義,也被大宋朝廷定性為自己國內的叛亂,站在大宋朝廷的立場來說,自然不能說儂智高好,《宋史》多有記載他的惡行。

隻是作為大宋的地盤,越南卻實質性地占領,而且不斷壓榨,逼著當地百姓繳納高額賦稅,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據記載,僅在1039年夏,廣源州一次就被迫“獻”給交趾一塊重達112兩的生金,史料中說:“交趾賦斂無厭,州人苦之。”

因此儂智高作為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掀起反抗越南的大旗,是一件正義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大宋就很理虧。

自己的地盤卻被彆人壓榨,自己卻不管。當地人起義反抗,又上書朝廷,希望朝廷出兵相助,朝廷依舊不搭理。

於是當地人非常憤怒,開始進攻朝廷,朝廷就出兵把這股反抗力量給消滅。

最終的結果也就是越南更加肆無忌憚而已。

所以本質上來說,大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並不好看。屬於是自己邊境都不能管好,連被越南欺負都隻能把牙打落肚裡自己吞。

隻不過從整體上大宋理虧,儂智高卻也不是什麼好人。

他本性凶殘,十三歲就殺了養父,起兵後就四處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另外站在宋朝的立場看,儂智高建國稱帝,對於皇權來說極為不能容忍,所以才將他定性為造反賊獠。

隻是趙駿作為後世人,也沒有完全信《宋史》把儂智高定性為壞蛋。

畢竟從客觀角度看,他實實在在地維護了國家統一,讓西南邊境沒有被外國敵人侵占。

所以趙駿打算給儂智高一個機會。

他對範仲淹說道:“慶曆初儂智高就上書希望歸附,這幾年他也一直在寫信,朝廷由於忙著對付遼國和西夏,暫時沒有給出決議,隻是安撫了他,現在我們處理了西夏和遼國,也是時候處理越南的問題了。”

“越南屢次挑釁我大宋,不僅時常派兵寇略西南,還侵占我們的宋土,逼我們的宋人子民繳納高額賦稅,是可忍孰不可忍。”

“以前李朝陽奉陰違,表麵上不斷上書給大宋遣使供奉,暗地裡卻騷擾邊境。我大宋要麵對遼國和西夏,且進攻越南的成本過高,暫時擱淺,但現在火器裝備之下,就得讓他們付出代價。”

“河內平原這塊地方就很不錯,不管是發展農業還是經濟作物都非常好。而且這裡還有北部灣出海口,我認為等有了金雞納霜之後,在廣西、河內、海南建立起出海貿易口就很不錯。”

“儂智高誠心上書,且我們也有攻打越南的理由和借口,那就順勢而為,把越南給滅了,至少也得把他們往南邊趕,越南北部就像漢朝一樣,重新回到華夏的懷抱。”

“之後儂智高要是老老實實的話,就給他個西南節度使,先自己治理自己的少數民族就行,我們隻求發展,等將來再追求民族大融合。”

“但如果儂智高並非誠心,隻是想借用大宋的兵力自立為王,那就把他也滅掉就是,大宋需要的是一條心跟著大宋走的小弟,這樣大宋也會給他們帶來好處。但如果三心二意,那就不必留著了。”

“至於越南這種白眼狼。”

說到最後,趙駿眼眸中殺意迸發:“滅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