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大宋天軍!(1 / 2)

走大路直取諒州,然後強行攻破有重兵把守的雍雞關古道,最後再強行奔襲李朝的都城升龍?

聽完狄青的話,儂智高隻覺得腦袋嗡嗡的,兩眼迷糊,有些發蒙。

見過狂妄的,沒見過這麼狂妄的。

要知道李朝可不比打西夏跟遼國,或許在戰力上上李朝跟他們有些差距,但在地形上,李越占據了絕對優勢。

他忍不住對狄青說道:“將軍,這會不會太冒失了一些。”

說著儂智高指著輿圖,在雍雞關外圍一帶劃了一條線道:“這邊出雍雞關後,為我大宋邊陲門州,後方有門州關,為交趾把控,一條道路直通諒州,可此路雖還算通暢,卻是兩側高山山巒,中間一條直道。”

“我們在當地也並非沒有內應探馬,根據他們的回報,李朝太尉郭盛溢已經在此有重兵把守。若要強行扣關,他們隻需要在兩側山巒上布下伏擊,豈不是與送死無異?”

打西夏跟遼國地形平坦,雙方也沒有多少地利可言。甚至宋國有城池,在非野外戰爭當中,可能還更占便宜一點。

而李朝這邊全是山嶺,雖然過了紅河三角洲北部山巒,就是一望無際的紅河平原。

然而就是這山巒難過。

畢竟自古以來,隻有一條道的絕道都是非常險要的。

這種道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需要占據咽喉要道,便能夠以少量兵馬,將千軍萬馬都給阻攔在外麵。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薑維占據劍門關,關外鐘會十多萬大軍寸步不能行。若非鄧艾率領五千人馬偷渡陰平小道,直取成都,恐怕再來十萬人季漢都難以滅亡。

這雍雞關古道也是如此。

雖然李朝的兵馬戰鬥力不一定高,可有這樣的險要地形,除非大軍南下,否則在兵力沒有多大優勢的情況下,又怎麼能強行攻破這樣的絕道呢?

但狄青也有理由的,現在的打仗可不是像以前那樣冷兵器作戰,敵人占據山嶺就占據山嶺,一路上這麼多山,都能占據嗎?

隻要在對麵山上架起大炮,甭管敵人建造多少營壘,關口有麼險峻,對方有多少人馬,那都是一炮轟平。

所以狄青隻是笑了笑說道:“同知有所不知,彆看我們人數隻有一萬,卻戰力非同一般。而且更能山地作戰,他們喜歡在山裡,我們就能打得他們無處藏身。”

“額”

儂智高更加不解了,但見狄青頗為自信,也不敢與他爭辯,隻好說道:“還是請將軍不要大意才是。”

“放心,我自有攻略之計。”

狄青應了一聲,隨後說道:“隻是雖有攻敵之策,但還是要實際觀測一番地形,同知熟悉敵人情況,希望同知明日帶我去看看。”

“明日就去嗎?”

楊察忍不住道:“邕州離雍雞關尚有四百裡,將軍一路過來奔波,是不是要先休整一番?”

“無妨,我們可以先行一步,駐紮於關中,等我觀測好了地形,便能正式出兵。陛下和知院的意思都是要我速戰速決,我也不想拖太久的時間。”

狄青擺擺手。

眼下六月正是廣西炎熱的時候,而且蚊蟲非常多,就怕軍中出現疫病,所以能迅速解決最好,他也不想拖下去。

見狄青堅持,楊察也無奈,隻好應道:“希望將軍大局為重,不要輕易涉險。”

“那是自然。”

狄青應了一句,隨後大家又聊了一些事情,這才散會。

會議結束之後,眾人各心情不同。

楊察是知道火器厲害,但他沒有親眼在戰場上見過,所以也不知道這一萬火器軍到底能不能發揮作用。

而儂智高則彆說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西南交通不便,消息閉塞,特彆是他以前都不是朝廷官員,隻是一個邊境少數民族首領,就更加不可能知道火器的存在。

因而見到朝廷隻來了一萬人,不免對這次出征有些悲觀。

隻是狄青似乎信心滿滿,似乎覺得光憑廣西這幾萬人,加上大理那點人手,就能夠平滅掉擁有數萬大軍把守的交趾重要關隘。

讓儂智高難免在心裡給他評價一個驕傲自大。

“也好。”

“這狄青自以為大宋擊敗了遼國和西夏,就如此目中無人,讓他去碰個頭破血流,就知道厲害。”

“到時候上報到朝廷,我既然已經勸阻過,那跟我也沒有什麼關係。”

“之後朝廷見到光憑一萬人不能破交趾,興許更加大怒,遣重兵二十萬來也說不定。如此一來,才能夠徹底把交趾滅亡。”

出了州府衙門,在回自己同知衙門的時候,儂智高心裡想著。

於是乎,大家各懷心思,便是一夜過去。

翌日清晨,狄青就帶著三百人輕裝上路,在儂智高的帶領下,向著憑祥洞的方向而去。

憑祥洞就是後世憑祥市。

在宋越邊境線上,這一帶羈縻州相當多,達十餘個,其中門州就是後世越南的同登鎮。

跟大理一樣,宋國和越南之間並不直接相連,而是中間有大量的少數民族部落,這些部落形成的集鎮在名義上歸屬於大宋,實際上都是自治。

李朝對這些邊境部落采取拉攏、分化、壓榨等等策略,以至於當地部民十分厭惡,紛紛舉兵反抗,這才讓儂智高崛起。

隻是說來也有些慚愧。

這些區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但雍雞關這樣重要的關隘把守者卻不是宋軍,而是邊境的少數民族。

他們處於兩個國家的夾縫當中,無力阻攔李朝的進攻,導致邊境頻頻失守。

在曆史上李朝攻破邕州之前,李朝就多次派兵襲擾邊境關卡,劫掠門州、凍州、下石、憑祥、西州、上石、西平州等大宋的邊境羈縻州,給邊民造成嚴重威脅。

若非如此,也不至於讓儂智高振臂一呼,一呼百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區區數千人的部隊,發展出數萬人。

都是被李朝壓迫而奮起反抗的邊境少數民族。

儂智高如今在邊境的威望其實一般般,曆史上需要他多次反抗李朝,多次招兵買馬,實力越來越強大之後,才被周圍儂姓、黃姓等邊境各部落推崇。

此時他還沒有到後來那樣的地步。

不過他爹儂全福威望很高,以前是邊境地區最大的少數民族勢力,帶領各部落反抗李越。

所以儂智高與邊境很多部落首領都認識,看在他死去老爹的份上,那些諸洞諸部落的首領基本都會賣他個麵子。

有他帶路,一路就非常順暢。

狄青從邕州出來,走了大概十多天的時間,過古萬(扶綏)、太平(崇左)、思明(寧明)等大州,最後終於抵達了距離憑祥洞十餘裡外的西州。

這一路上其實都是大路,而且有不少平原區。如太平州和思明州就是平原眾多,土壤肥沃之地,有諸多部落在此生存,甚至還有很多漢人百姓,與這些邊境民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態勢。

但狄青還是走了十多天,並非道路不好走。而是森林太多,加上每到一地,儂智高都要給他介紹當地首領,因此耽擱了一些時間。

不得不說,雖然是平原區,可林木也太多了一些。後世寧明3705平方公裡麵積,其中大多數都是平原。但在此時大多數地區都是森林,一望無際的林海,仿佛一眼看不到儘頭。

怪不得古代向朝廷進獻木料,都要從西南的廣西運過去,這木材資源的豐富程度,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

狄青出身於山西汾州,16歲就打架鬥毆被編入汴梁禁軍,哪見過這樣無邊無際的林海,一路上都是嘖嘖稱奇。卻又把這樣奇特的地形記在心裡,思忖著若是他來這裡打仗,應該如何調兵遣將。

等到七月上旬,他與儂智高就到了西州。

光聽邊境某某洞某某洞,還以為這些少數民族部落都居住在山洞裡。

但實際上洞也可以說是峒,屬於當地的行政名稱,對應的話有點像是大宋的鄉鎮,規模跟鎮子沒什麼區彆。

西州就是一條街道作為鎮子,當地鄉民都居於山間耕作。而西州少數民族首領,州主黃應文不能說是少數民族首領,反而更像一個當地的地主。

他穿著漢人穿的綾羅綢緞,居住著漢人富豪住的大宅第,行事作派,說話方式,都與漢人無異。

這也是西南邊境少數民族首領常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