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深遠,隻為今日(2 / 2)

趙駿反問。

“遼國在海岸線有大炮。”

蔣堂解釋道:“我們的船隻怕是不能靠近。”

他做過淮南東路轉運使,對於船隻海運還是頗為了解,知道現在的船隻都已經裝備了火炮。

可問題是人家海岸線上也有大炮,論起射程,海岸線的大炮可比船上的遠得多。

“當年老佛爺也是跟你一樣的想法,大沽口炮台擊沉六艘戰艦,讓八國聯軍死傷慘重,但結果呢?”

趙駿雙手一攤道:“海岸線是很長的,光靠那幾門火炮真的能守住嗎?隻要上岸野戰,有火槍列陣,遼軍實際上就是活靶子。”

“哦?”

眾人一驚,李迪驚訝道:“漢龍是打算攻滅遼國了嗎?”

“我看過《孫子兵法》,但也看過《戰爭論》,《戰爭論》裡那句“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深得我心。”

趙駿指了指燕雲之地道:“遼國的想法我們都猜到了,無非就是攻打高麗,逼著我們去救援,讓我們的分兵前往朝鮮半島,同時主動進攻重兵把守的燕雲,從而讓我們露出破綻,找到他們戰勝我們的辦法。”

“嗯。”

對於這一點大家都讚同。

蔣堂道:“照漢龍的意思,我們也是要尋求主動出擊?豈不是正中遼國下懷?”

“正中下懷就正中下懷唄,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各有戰略。”

趙駿笑道:“我說實話,就跟西夏一樣,我沒看中西夏整個領土,隻看中了青塘和卓囉和南,遼國這邊則看中了燕雲,先把燕雲收回來。至於滅遼的事情嘛,現在不談,三五年之內吧。”

“還是三五年內嗎?”

眾人頗有些失望,趙駿其實以前就說過,最多三五年之內就能滅西夏和遼國,但他們作為宰相,這等豐功偉業,誰又不想沾點光呢?

如果在他們的任期內完成這一點,恐怕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雖說趙駿也說了是三五年,處於他們的任期內,可打仗這種事情怎麼能說得準備?萬一三五年後開戰,又要打個一兩年,豈不是就出了任期?

最難受的萬一下一屆宰相恰好遇到了這種沒事,剛上任沒多久大宋就滅了西夏和遼國,白白撿了一個開疆拓土的功勞,那顯然是能讓他們血虧到姥姥家去,怕是個個得吐血。

所以不止是趙禎,政製院諸多宰相也慢慢地認同起大宋實力提升上來,擁有可以滅亡西夏和遼國的能力,唯獨趙駿卻一直壓著,讓他們感覺到費解。

難道一個原材料生產地區,還比不上直接把那個原材料產區吞並來得利益大嗎?

“是三五年內。”

趙駿強調道:“三五年內,我要讓西夏和遼國國內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大宋輕而易舉地占據他們,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減少很多傷亡。”

“啊?”

眾人睜大了眼睛,愣愣地看著趙駿,仿佛他在說什麼天方夜譚的話。

唯有趙駿笑而不語。

見他不說話,眾人有些不高興,晏殊埋怨道:“漢龍,你到底在打什麼鬼主意,有什麼說法就趕緊告訴我們啊。”

“好吧。”

趙駿見大家都被吊足了胃口,也不隱瞞了,說道:“你們知道為什麼我當初放任遼國火器發展嗎?”

“不是他們推測出了火藥配比,已經自己研製出了接近我們八九成威力的火藥嗎?”

宋綬不解地問:“難道這裡麵還有其它因素?”

“當然有,我後來不是把十成威力的完整火藥配方還賣給他們,其實就是在他們自己花費巨大代價之後,再推波助瀾一把。”

趙駿笑了笑。

“那你說說原因吧。”

眾人自然知道這件事。

“我這麼做原因有兩點,一是讓西夏和遼國跟我們進行軍備競賽,不斷消耗他們的國力。”

趙駿就說道:“二是讓西夏跟遼國對我們的貿易產生巨大依賴,從而最終走向我們的貿易陷阱,走向滅亡之路。”

“第一條我能理解,第二條是什麼原因?”

範仲淹問。

“你們難道沒發現,西夏和遼國民間百姓的生存,幾乎全都要倚仗我大宋嗎?”

趙駿笑了笑道:“若是大宋以遼國西夏對大宋盟友出兵為借口,忽然斷掉了一切外貿,對他們進行糧食封鎖和經濟製裁,你們猜猜這兩個國家會怎麼樣?”

糧食封鎖和經濟製裁?

眾人互相對視,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迷茫。

隻有趙駿依舊保持著微笑。

其實這些年來,皇城司派到西夏跟遼國的內應,早就打探好了兩個國家的情報。

西夏和遼國這些年蓬勃發展,看似國力提升,甚至大力發展軍隊,把國庫裡的錢幾乎八九成以上用於軍費開支,走上了以前大宋的老路子。

但實際上經濟和糧食嚴重依賴大宋出口。

畢竟這兩個國家以前都是靠畜牧業和一定農耕業維持,根本沒有那麼多錢用於發展火藥,光進口硫磺就能把國庫掏空。

為此大宋“好心”地從他們那裡進口大量西夏跟遼國特產,為他們輸送了許多錢幣,從而讓這兩個國家維持國內的經濟狀況,並且還有餘錢購置硫磺,開始發展軍工。

可顯然維持火器軍工發展就已經幾乎掏空了西夏和遼國全部國庫,民間發展基本上靠民間百姓自己,為此兩國國民往往需要靠售賣各種產品來維持生計。

比如西夏和遼國的牧民就會經常把牛羊馬賣到大宋來,還有各種皮毛、礦產、藥材也都是大宋收購的對象,從而讓兩國民間經濟能保持得住。

而一旦大宋對西夏和遼國進行經濟製裁,各種物資禁運,那麼瞬間兩個國家都會陷入糧食匱乏、經濟崩潰的局麵。

不要以為這不現實。

曆史上西夏與大宋之間爆發戰爭,大宋取消榷場互市,西夏經濟一夜之間陷入絕境,國內民不聊生,牧民損失慘重,要不是李元昊打了勝仗,最後靠著大宋賠償歲幣續命,恐怕西夏早滅亡了。

因此可以說從很久之前,趙駿就已經開始布局。

為的,自然是今日。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