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呼延家雖是勳貴家族,但這年頭勳貴可不值錢,若沒有實打實的軍功,有這勳貴的背景也沒有用。
現在能拿下廣寧,就是立了大功,以後晉升也就順理成章了。
“嗯,立即入城,待我去觀察一番地勢。”
狄青點點頭。
隨即宋軍所有的船隻開始迅速靠岸入港,有些小船則開始順著榆水往上而去。
其餘船隻停靠在了碼頭,留下足夠的人員看守之後,大部隊開始進駐廣寧城,清剿殘餘的遼軍勢力。
很多遼軍士兵倉惶逃跑,遼闊的幽燕大地上,到處都是竄逃的敵軍。
宋軍也沒有追擊,他們有條不紊地開始進入廣寧,隨後船隊從榆水北上,自後方進攻榆關。
沒過多久榆關就被攻破,殘存的遼軍四散逃跑。
恰逢此時錦州方向,又有一支遼軍向著榆關的方向而來,要穿過榆關前往遼陽府前線。
耶律宗真數十萬大軍自然不是一次性過去的,那樣鬨出的動靜太大,會被宋人察覺,知道他調集了大軍在幽燕,就不一定會引誘宋軍主動來襲,因此都是分批次過來。
這次就是一軍五千人,領軍將領叫述律啜裡吉,雖然並非耶律或者蕭姓兩大遼國最頂尖貴族,卻也是僅次於耶律和蕭姓之下的述律部落出身。
作為遼朝高級貴族成員,述律啜裡吉曾經做過心腹軍,也就是皮室軍。如今執掌一部分宮分軍,自然深受軍方高層器重。
他騎在馬背上,身後除了他所執掌的五千宮分軍以外,更遠的方向還有大概一萬多渤海軍和女真軍。
“陛下這次集結大軍,終於要和宋人開戰了,我等這一日很久了。”
述律啜裡吉的副將興奮地看向遠方,過了榆關就到了遼國南京府,那裡便是宋遼前線。
遼人自古以來壓著宋人打,可最近這些年來遼人屢屢吃癟,早就讓一些年輕的遼國將領感覺到不滿,現在總算是要一雪前恥。
然而述律啜裡吉以前是經曆過宋遼戰爭的,當時他還隻是一名拽剌軍指揮使,相當於宋國的營指揮使,親曆了那場讓他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恐懼的戰鬥。
耶律敵魯古這位遼國響當當的猛士,就這樣被人一炮轟成了碎片,到現在還讓他記憶猶新。
所以述律啜裡吉很清楚這場戰爭會非常殘酷。
他看了眼自己的副手,這位是迭刺部落的貴族子弟,去年才被提拔上來,又怎麼知道敵人的厲害?
隻是述律啜裡吉也沒有說什麼,笑著搖搖頭。
年輕人有衝勁不是壞事,隻希望他能夠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活下來吧。
便在此時,一側忽然有人喊道:“那是什麼?”
附近的人尋聲看去。
就看到遠處曠野之上,分明有不少黑點在四處奔逃,仿佛身後有什麼怪物在追趕他們一樣。
“怎麼回事?”
述律啜裡吉勒住了馬匹,隨後對身邊的斥候說道:“去看看。”
“是。”
斥候立即奔馬而去。
五千的隊伍也停在了原地,靜靜地看著。
遠方曠野遼闊,冬風吹拂,海邊的野草蓬蒿隨風搖晃,北方燕山餘脈高聳入雲,大地一片肅殺般的寂靜。
過了許久,斥候回來,向述律啜裡吉報告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宋人來了!
“什麼?”
得知宋人從海上出現,占據了榆關,述律啜裡吉大驚失色。
他萬萬沒想到宋人居然出現在了此處。
要知道榆關乃是連通東京和南京的必經之路,若是榆關被斷了,那對於遼國來說就是一件巨大的壞事了。
隨後述律啜裡吉便又詢問詳情。
當他得知宋人現在才剛剛上岸,還未站穩腳跟的時候,他稍微思索,便毫不猶豫地道:“決不能讓宋人搶占榆關,現在就立即搶回來。”
“是!”
副將也沒有問為什麼現在去,興奮地接下了命令。
當下述律啜裡吉冷靜指揮,一邊派人向後方的部隊傳信,一邊令人收攏潰卒,同時親自領軍去衝殺榆關。
他其實知道這次凶多吉少。
但他沒有辦法。
榆關的重要性太大了,一旦失去,整個遼國都會陷入無比尷尬的地步。
所以他隻能冒險趁著宋人還未立足腳跟之際搶回來。
曠野之上,數千騎洶湧而去。
與此同時,宋軍這邊也才剛剛搶占了榆關,但他們把主要戰力都放在了船上,沒有把火炮搬到榆關城去。
榆關位於榆水東岸,遼人來襲自然首當其衝。
狄青此刻才剛入城。
榆關現在還未改名山海關,在唐朝建立時也沒有像後世山海關那樣建得非常雄偉壯觀,在此時甚至都比不過宋國一個普通縣城大小。
畢竟榆關是唐朝建立,之後又長期被遼國占據,這兩個國家都不需要太在意東北的少數民族入侵,因此也沒有修繕的必要,直到明朝時期要抵禦東北少數民族這才建立山海關。
狄青打算登上城樓去看看,還未上去,就見到呼延守用急急忙忙跑過來向他彙報道:“狄帥,東麵出現了大隊遼軍,我們是不是要先退回船裡?”
由於城池小,加上主力都在船上,所以城內其實就隻有數百宋軍,一旦開戰,缺乏火炮的情況下,呼延守用怕頂不住。
然而狄青卻沒有立即作答,隻是登上城樓,開始觀察起敵情。
榆關後麵沒多遠就是榆水,船隻在榆水上就能轟擊城池,但城池的高度卻要超過水麵,可以說是居高臨下。
船隻最多也就是轟到城牆上,如果敵人又奪回榆關,結果就隻有一個——遼軍會在榆關上重新布置火炮,到時候就變成了宋軍在水上和榆關的遼軍對射。
看完了整個地形情況,狄青心裡有了計較。
他沉聲道:“最好的辦法是把榆關拆去,或者退到廣寧,在廣寧布置火炮,把河上的橋梁拆掉,依托榆水進行阻擊。但把榆關拆去不現實,而退到廣寧的話,就意味著我們的放線隻有榆水和廣寧兩道,這對於我們來說非常不利。一旦敵人利用榆關把我們在河麵上的船隻逼退,再搭建浮橋過河,那麼廣寧還是有失去的風險,所以我必須守住榆關,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撤離。”
“可是狄帥.”
呼延守用還想說點什麼。
狄青打斷道:“不用說了,我自有決斷,敵人來的數量也不過數千,若是我們能堅持住這次襲擊,便能在榆關站穩腳跟,立即傳令,讓後方再派兩千人過來,其餘人拆卸掉船上的火炮,準備安進城裡。”
“是。”
呼延守用見他已經決定,便也沒說什麼,立即去執行。
狄青眯起眼睛打量著東方。
遠處曠野上煙塵四起,數千騎兵如野狼般洶湧而來。
他打算以榆關、榆水、廣寧三道防線狙擊。
但他們現在才剛剛入關,還未站穩,船上的火炮想要搬過來難度何其之大?
恐怕沒有幾天功夫都無法把炮運到城上。
然而狄青卻知道,就算再難也得做,隻有這樣才能成功攔截遼軍。
所以在火炮還未搬運上來之前,他們就隻能利用手中的火槍,與龐大數量的遼軍作戰了。
哼!
那又怎麼樣?
縱使你遼軍人再多,我也要讓你們折戟沉沙於此!
狄青看著東方塵煙四起,握緊了拳頭。
這次。
他將以一萬之力,阻攔整個遼國東京的遼軍馳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