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景書算是發現了,他們都認定她問了個蠢問題,調侃她照本宣科、把書上看到的事情當了真,有書呆子的嫌疑呢。
好家夥,她還沒笑話他們,對未來的國際化大都市一無所知呢。以後的人們常說北上廣深,殊不知,深市的房價一度傲視群雄,均價有超越首都的記錄,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麼?
反正在她的認知裡,深市就是全國第三,羊城當然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說實話,論發展前景,裴景書肯定是更看好自家省會,大名鼎鼎的電商之都,能沒有一點排麵麼?
裴景書認為二哥他們重視羊城忽略深市,妥妥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但也不急於分辨。
一來時間會驗證一切;二來無論是羊城還是深市,和他們的生活都比較遙遠。
她沒啥大誌向,上輩子作為典型的江浙滬獨生女,都被網友調侃是中了投胎彩票的幸運兒,現在也一樣,包郵區的生活太安逸,裴景書打定主意一輩子不挪窩,這輩子基本蹭不上深市騰飛的紅利,因此也沒必要摁頭讓二哥他們都信她的。
裴景書就當沒聽出他們的調侃,繼續津津有味聽齊大哥講他在羊城的經曆。
“我這次去了那邊十三行,聽說在曆史上也很有名,清朝設立十三行,當時主要賣咱們的綾羅織錦,這些都是國外有錢人追捧的,所以發展的很快,本地人說,民國時期十三行已經五花八門、賣什麼的都有了,不過還是以服飾布匹為主流,因而發展到現在,最多的也是服飾皮包……”
接下來,齊大哥洋洋灑灑講他在十三行的見聞,“本地人說起十三行就一臉驕傲的豎大拇指,社會建設需要大量的外彙,而國家外彙儲備遠遠不足,如今正是熱火朝天創外彙的時期,他們十三行在其中貢獻巨大,貿易出口率屢創新高。聽到這些話,我還以為那裡就是做出口生意的呢,去裡麵打聽了才知道,更多的是我們自己人去批發。”
“我看見那些個老板進貨,拎一皮箱的錢就去了,看中哪些款直接讓開單子,先交錢,貨可以一圈買完再回來。檔口看店的老板娘很多都不愛搭理人,開口不還價,一個款式最少幾十件起拿,所以老板們錢帶的多,一次也就能光顧三五家檔口。不過,那裡的衣服質量是真的好,款式又洋氣,彆的地方都見不到,所以很多人拿了貨回去,就說是進口的,或從港島傳進來的,價格翻幾倍照樣不愁賣,拿貨價再貴也是有賺頭的。”
“齊大哥,你說十三行是什麼最大的批發基地?”裴安和對這一點很感興趣,“不是說羊城到處是工廠?我以為去那邊做生意進貨,都是直接去廠子裡,怎麼還是去批發城?”
“工廠我也去看過,規模大的廠沒點關係是進不去的,私人的小廠子倒是挺多,但好像因為機器的關係,他們的產品很單一,毛衣廠就隻做毛衣,牛仔褲廠就隻有褲子,甚至還有很多是代加工廠,隻負責某批服裝的零件部位,找廠子進貨反而費時費力——打個比方,一個女裝店的老板去進貨,店裡賣外套、襯衫、裙子、褲子,甚至還有少量的女式皮包和皮鞋,這就要跑上七八家小廠把貨湊齊,如果去十三行,一條街逛完就能把貨拉走,你說哪個方便?”說到激動處,齊大哥把杯中的酒一飲而儘,臉瞬間紅成關公,也絲毫不影響他滔滔不絕,“話又說回來,十三行的檔口去工廠拿貨,量非常大,價格壓得很低,同一家工廠,我們去是沒有人家那個優惠的,搞不好去批發城還更便宜些呢。”
裴景書雖然也聽得認真,但遠沒有她二哥那連眼睛都舍不得眨的專注度,一邊聽一邊還在發散思維,從十三行聯想到了省會的四季青。
四季青比不上曆史悠久的十三行,但有一段時間,它在服裝行業是鼎鼎有名的,走得也是高端精品市場,她還記得小時候去杭城的小姨家,四季青是每年必須打卡的地點,媽媽每次都很上頭,在四季青買衣服跟去拿貨的老板一眼瘋狂,她還很樂意給同事朋友同學們代購。
後來電商之都崛起,女裝占據半壁江山,正是四季青發揮了巨大的優勢——依托這座大型批發城,周邊建立了許多女裝工廠,發展好的後來都成立電商品牌了。
可惜這會兒四季青連個影子都沒有,電商就更加遙遙無期了。
裴景書在心裡歎了口氣,轉而想起離他們更近的皮革城。
唉,怪她出生太早,這會兒皮革城同樣毫無動靜。
反倒是日後舉世聞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好像就這兩年準備成立小商品市場了,可以看看自己能不能蹭上這一波紅利。
那邊稍微有點遠,大巴好想要坐一上午,加上她還在上學,想要趁機去小商品市場分一杯羹是不可能的,所以裴景書不忘初心,想著到時候去市場買點商鋪,當快樂收錢的包租婆。
她還記得,父母他們口中的義烏,是個有名的貧困縣,要成立小商品市場的風聲已經傳出來了,但周圍人都是不看好,甚至當笑話一樣講,覺得他們純屬是吃不飽飯瞎折騰。
裴景書這會兒把記憶挖出來,都覺得比做夢還離譜,這會兒有名的貧困縣,四十年後可是國際化大都市,小說都不敢這麼編吧?
不過起點低有低的好處,正好讓她裴小囡撿漏——小商品城如今窮困潦倒,房價豈不是非常低?
在小商品市場裡麵投資間商鋪,收益說不定比得上老家好幾套房!
嗯嗯,記下來記下來,這可是穩賺不賠的商機,而且可遇不可求。
裴景書關心完小商品市場的進度,那邊齊家成他哥也從十三行,講到了運貨渠道。
此時的改革開放,又沒完全開放,上麵依然抓投機倒把,隻是他們這種小商販不被人家看在眼裡而已。
現在被重點關照的都是倒賣行為,比如齊大哥說的,從羊城進貨回老家賣,就屬於倒賣。
而且抓到賣也很任性,貨物成功運到本地,任你開店還是擺攤甩賣,都沒有人管,他們隻抓運貨途中的,查火車是最有效的手段。
貨物一旦被查,輕則罰沒重則坐牢,不管怎麼說都是血本無歸。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查火車的乘警也算自己人,他們工作人員“自己的行李”或者“給親朋好友帶的土特產”,隻要不是特彆離譜,都不會被檢查。
久而久之,就有心思靈活的乘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賺點外快,說不定每個月的副業比他們工資還高。
這也是很多人都想進鐵路係統的原因,火車上的乘務人員相親,不管是男生女生,都吃香得很呢。
所以齊大哥這裡重點介紹了下他老婆的娘家,剛好她一家子都是鐵路人。
齊大嫂因為暈車,隻能在火車站賣票,她家裡兩個兄弟都是乘務員,隻不過跑的是周邊路線。
最近,齊大哥經過大小舅子牽線搭橋,認識了跑羊城那條線的乘務員。
都知道羊城那邊經濟發達,想著托乘務人員運貨的人不少,齊大哥一去打聽,人家直接明碼標價,大包裹十五,小包裹十二。
當然這個大包裹是指三十公斤那種規模。
“這位小秦兄弟說,一次最好不要超過一百五十公斤,太多的話上麵不好交代。不過他每月都要跑六七個來回,反正是按重量算,多請他帶幾次也可以。”
聽到這裡,彆說裴景書聽懂了,裴安和更從他滔滔不絕聊十三行的時候,就猜到了他的打算,此時便笑著敬了一杯,“齊大哥連運輸都打通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想來是財源滾滾。”
齊大哥擺了擺手,“什麼財源滾滾,實在沒辦法了,找條路子養家糊口罷了。”
齊家成在旁邊解釋道,“我哥因為上次幫人出頭的事,跟他那個頂頭上司結了梁子,人家現官不如現管,背後關係也硬,現在鐵了心要整他,單位已經待不下去了,爸媽本來掏出了老本,準備打點一下給他調個崗,但這不是看你們開店賺得盆滿缽滿,我哥覺得不如下海,爸媽的老本正好借給他當本錢。加上大姐回來快一個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如果這個女裝店能開起來,我哥負責跑羊城進貨,我姐正好在店裡賣衣服,也算是一舉兩得。”
他們沒說齊悅姐遇到了什麼,但裴景書看二哥的神情,他應該是清楚的,隻能暫時壓下好奇心,等回去找二哥打聽內情,現在認真聽他們說正事。
齊大哥抹了把臉,語氣沉重卻透著一絲堅決,“大姐當初是替我下鄉,吃了十幾年苦,千難萬難才回來,不能因為找不到工作,又讓她回那個窮鄉僻壤。”
齊家成也點頭,犧牲了大姐一個人,讓他們兩兄弟舒舒服服待在城裡,他心裡也是有愧的,此時便歎氣道:“要不是爸媽說什麼都不同意,加上我年底就訂婚了,對象家裡就看中這份體麵工作。我真是也想跟大哥大姐一起乾了,我們供銷社生意一天比一天差,鐵飯碗端著又有什麼意思?”
裴安和於是用自家大哥的話安慰好兄弟,“一家子總要有個端鐵飯碗的,你有份工作在,不僅叔叔阿姨安心,你大哥大姐也少了份壓力不是?供銷社現在還是不錯的,工資福利也不少發,退一步講,以後真的不行,你這身本事也不缺工作,大不了跟我一起乾。”
齊家成也笑,“我還想以後下崗了,可能要去跑業務,有你這話就安心了。”
裴安和活躍了下氣氛,又正色道,“齊大哥的想法我是支持的,這生意我打心底看好,隻有一點,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了,進貨、路上打點關係,聽你的意思是,每次進貨還必須本人去羊城?那就還有路費和外麵吃住費用了,再加上店麵裝修什麼的,我就粗略估算一下,一開始的投入至少要兩三千,畢竟要保證進貨資金充裕。這對你們的壓力太大了。”
不說他跟齊家成這麼多年的交情,單單這次齊大哥去羊城,他總共請他帶了三千遠的禮物,這可是一大筆巨款,齊大哥不僅妥妥當當給帶回來了,還儘可能幫他壓價,節省了不少錢,就衝這份人品,裴安和也說了句掏心窩子的,“你們沒做過生意,不如跟我們一樣先賣吃的,開店成本也就幾百塊,可能沒有這個服裝生意賺得多,但至少比上班強一百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