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月神蝶的幼蟲會尋找尺寸合適的樅樹葉托,一層層的套在自己身上。樅樹的葉托比較堅固,你看到的這條剛開始,它們最終會在體表套上四十多個葉托,那時候鳥類就很難啄開這層外殼。”
“就像盔甲一樣?”陸遠問。
“對,就像盔甲一樣。”楊令儀肯定,“不止如此呢,我觀察到,月神蝶幼蟲之間,甚至存在著某種合作關係。”
“當一個葉托尺寸不適合自己但又適合另外一條幼蟲時,這條幼蟲就會分泌某種氣味,吸引合適的幼蟲過來帶走。”
楊令儀說到這個的時候,表情特彆興奮,陸遠謹慎的閉嘴,他聽著確實有點意思,但並不理解背後的意義,還是不要隨便發表評論。
好在小儀很快公開答案。
“能利用工具,而且還能進行合作,說明月神蝶幼蟲的生命形態非常高級,幾乎和螞蟻不相上下!”
陸遠想到了一個一直想不通的問題,和修煉無關,純粹好奇心的問題。
“小儀,我一直很好奇。”他問,“蟲子變成蝴蝶,到底是一個全新的生命,還是在原來的蟲體上變形而來?”
楊令儀笑了。
“這可是很專業的知識呢,要比‘蝴蝶做夢’專業得多,沒想到班長也會考慮這些。”
她把本子打開,給陸遠畫圖解釋。
“應該算是全新的生命。”
“昆蟲的幼蟲體內,保存著成蟲的各種器官,比如觸手翅膀之類的,隻是非常小,學術上叫做‘成蟲盤’”
“當幼蟲長到足夠大的時候,就會結蛹。幼蟲在蛹中完全融化,變成一團營養漿。此時這條幼蟲,包括它的所有神經組織都已經沒有了,我們可以視作幼蟲已經死亡。”
“但在同一時間,成蟲盤吸收營養漿開始發育,最終破繭變成成蟲。”
“所以幼蟲和成蟲之間沒有太大的聯係,甚至可以說成蟲是寄生在幼蟲體內。有學說認為昆蟲的這種變態發育行為,來自遠古時期的某次進化變異。”
陸遠恍然大悟,漲見識了。
“還有一個問題。”剛才楊令儀提到進化,陸遠故有一問,“天虞的物種不都是祖靈創造的嗎?進化理論也適用嗎?”
“當然適用,這個在學界已經有定論。”楊令儀不暇思索。
“無論生命的起源是什麼,神創也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好,亦或是高級文明的實驗品也罷。”
“當生命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努力生存就成為本能,因為“活下去”這就是生命的第一定義。”
“為生存必有競爭,有競爭必有改變,積累的改變就是進化。”
“那麼問題來了。”
楊令儀話音一轉:
“根據進化理論,所有的成蟲都是幼蟲的最終形態。”
“可月神蝶羽化之後,便喪失了使用工具和合作這兩個無比重要的功能。”
“這種現象不是孤例。我們觀察到,許多昆蟲的幼蟲往往比成蟲更加高級。”
“那麼這些幼蟲努力變成成蟲的意義是什麼?改變的意義是什麼?進化的意義又是什麼?”
“既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麼為什麼更高級的生命形態沒有徹底取代低級生命的形式反而與之共同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這就是我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