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比吃飯!(1 / 2)

李學武他們走不了了,隨著衛戍乾部一起來的那些人直接進駐到了原治安大隊大院,現衛三團大院,即時開始改編工作。

培訓工作當然沒有這麼快的開始,李學武和王小琴都是能夠享受周日休假的。

所以今天周六,也是這一周的最後一天,他們要配合衛戍入駐乾部,以及齊耀武等人開展改編工作。

改編辦公室就設置在了治安大隊會議室,已經在大會上聽到改編方案的原治安大隊機關人員在迷茫和興奮中抱著人事、武器、裝備、耗材等檔案資料到大會議室開始了材料準備工作。

而李學武同齊耀武等人走進小會議室,開始了衛三團改編後的第一次團乾部會議。

改編工作是有程序的,李學武他們不用著急,也不用慌亂,所有的工作都會有序的展開和進行,他們隻要做好各自的工作,剩下的都有專人來負責。

李學武按照職務等級坐在了齊耀武的下首邊,王小琴坐在了趙振華的下首邊,這正是對應著的。

參加會議的還有副團長楚南方,就坐在李學武的下首邊,對麵坐著的則是參謀長張成功,下首邊坐著沈放。

按正常程序來講,這種會議應該還有正治處主任、後勤處主任、裝備處主任的位置。

因為衛三團是改編,不是新建,所以這些崗位上的乾部以前是在大院辦公的。

不過現在都還在山上,應對的也是齊耀武等人都在山下的情況。

楚南方李學武是第一次見,由坐在齊耀武身邊的趙振華給做了介紹。

原來是上麵考慮到合編後的衛三團缺少指揮型乾部,特意從其他單位選調來的。

聽趙振華介紹,還是位高材生,解放以前就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經曆過很多次戰鬥的考驗,很厲害的人物。

按照這樣的資曆,他是要負責作戰和訓練的了,而李學武是要負責常務和後勤的。

李學武起身同對方握了握手,感受到對方的善意主動給了個和煦的微笑。

從趙振華比較隱晦的介紹中李學武心中猜測著,這位恐怕是來“鍛煉”的,不然這麼牛的資曆怎麼會是一個副團長呢。

可能因為楚南方是新人,所以趙振華在介紹了他的情況後,王小琴主動給對方介紹了治安大隊這邊的人。

眾人寒暄過後,由齊耀武主持會議,會議的內容也是商討接下來的改合編事宜。

李學武粗略地看了手裡的改編方案,治安大隊這邊的執行力量有一千五百多人,機關人員不到一百人,八一六團那邊執行力量有兩千五百多人,機關人員有兩百八十多人。

“人數有些超標了啊~”

“這就是咱們要討論的重點了”

齊耀武用鉛筆點了點桌麵,嚴肅地說道:“上麵給下來的指標是三千人,不算機關人員”。

“很顯然,是要剔除一部分人下去的”

趙振華這一次由副轉正,也是改合編的結果,他們團本身就是從外麵調進來的,管理人員並沒有滿編。

這會兒聽齊耀武說完便插了一句,同時對著李學武等人說道:“包括機關管理人員也要進行縮編”。

王小琴看了李學武一眼,發言道:“如果涉及到原治安大隊機關和執行人員的話,剔除人員安置方案是怎樣的?”

她是副政委,也是原來治安大隊的政委,管的就是人事問題,她是有資格,也有義務要處理這些事情。

趙振華點頭道:“所有人員都在縮編範圍內,但前期我同耀武同誌與衛戍區方麵做過溝通,原則上儘量保留治安大隊的在訓人員”。

“因為他們的基礎文化素質更高”

齊耀武發言道:“雖然我也很心疼、很無奈,但這就是事實”。

可能是熱的,也可能是真的心焦,他已經有些見亮的腦門上撒著汗珠。

“團裡太多文化水平不及格的人員了,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整體發展和需要了,這是時代客觀上的淘汰和選擇”。

楚南方點了點頭說道:“我同意,人員的基本素質直接決定了隊伍的發展潛力和裝備接受程度”。

說著話還看了趙振華一眼,繼續發言道:“尤其是組織賦予咱們團新時代、新時期的使命”。

“是啊~”

趙振華無奈地歎了一口氣,對著李學武說道:“如果讓我選,我當然更願意留下老兵,因為不用訓練直接就能用”。

“可這也是弊端!”

趙振華的話語很透徹,也很堅決,似是在給自己做工作,也是在給齊耀武做工作。

“咱們是合改編的隊伍,任務執行方向已經發生了改變,從進攻轉為防守,咱們是要大轉身的”。

李學武看了王小琴一眼,皺眉提議道:“我有個建議”。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李學武放在桌上的手掌攤了攤,講到:“正因為是合改編,問題應該從多方麵,多角度去看待,去解決”。

“比如說八一六團原機關乾部和執行人員,可以走分流和安置途徑嘛”。

“不太現實”

齊耀武皺著道:“現在各單位人員飽和度很高,尤其是合改編以後,身份的問題已經固定了,即便是衛戍區有接收也不會太多”。

這涉及到了當地的管理製度和實際情況,八一六團以前也不是什麼特種團,人員和乾部也不是特彆突出的那種,安置卻是是個問題。

依照李學武手裡的合改編方案,這些人員淘汰掉就等於轉業和退伍了。

“治安大隊這邊我去同鄭局談”

王小琴開口道:“無論是機關人員,還是在訓人員,淘汰下來的可以解決安置問題”。

“這是個大麻煩”

趙振華看著王小琴點了點頭,算是表示感謝。

而王小琴則是抿了抿嘴唇回複道:“這是我應該做的”。

李學武看了一眼皺眉的齊耀武,說道:“先執行合改編,該淘汰的淘汰,該裁撤的裁撤,這個問題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說著話拿出香煙給屋裡幾個人分了,等點上火以後又說道:“我跟東城這邊有些關係,包括軋鋼廠,能解決多少算多少”。

說著話又微微側身湊到齊耀武身邊低聲說道:“年底軋鋼廠在鋼城可能要組建造船廠,這件事可以談”。

“能解決多少?”

齊耀武沒想到李學武能解決這麼大的問題,不由得有些驚訝。

李學武在桌上叩了叩手指,道:“不確定,到時候再說,實在不行還有彆的方向”。

說著話對齊耀武點了點,示意道:“發昏當不了死,事情一點一點辦”。

“那好,這件事先擱置”

見李學武有信心做安排,齊耀武的眉頭也打開了,看向眾人說道:“咱們議下一項,關於武器裝備配置……”

合改編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不是一個會議就能解決了,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兩個單位原來還不屬於一個係統,更顯得複雜。

中午飯過後,李學武回到自己辦公室先是給董文學打了一個電話。

培訓一個月,雖然不是封閉的,但在軋鋼廠那邊難免的是要影響工作的。

雖然董文學的主要精力已經不在軋鋼廠保衛處這邊了,但作為他的主管領導,也是保衛處的處長,李學武是要在第一時間同他打招呼的。

董文學麵對這種情況也很意外,不過合改編倒是在李學武的預料之內,當初在籌備治安大隊的時候他就同董文學做過溝通。

作為李學武的老師,董文學自然是支持他多方麵發展的,並且從治安大隊轉職也是一個好事。

李學武本身就是轉業人員,這一次跨越性的進步,算是給他的身份和未來做了一份特彆深厚的保障。

當然了,軋鋼廠的工作是不能扔下的,更不能因為轉職而放棄軋鋼廠的工作。

這在今天的大會後鄭富華同衛戍那邊的領導一起給李學武做了組織談話。

原則上同意李學武保留兩個身份,主要原因還是合改編的主體不是治安大隊,但執行任務方向卻是偏向治安大隊。

八一六團調入京城的原因就是支援地方民兵建設,支援城市保衛和防衛。

合改編之後,目的性更強了,工作更加具體了,就是李學武給治安大隊定義的發展方向。

而保留李學武的身份更適應於城市保衛工作,安排他兼任第一副政委也是方便他對接和協調地方強力部門工作。

中午吃飯的時候齊耀武跟他說了衛三團的前期準備工作,是他一力主張和申請調李學武進入衛三團合改編序列的。

齊耀武特彆認可李學武在組織管理和常務管理上的能力,包括墾區建設、合作生產、裝備籌劃、發展規劃和戰略眼光等等。

他很清楚一個隊伍從無到有,從0到1500的的艱難。

李學武在組織工作上表現出了優異的領導才能,是齊耀武不可錯過的合作夥伴。

兩人在以前的接觸和合作過程中也很融洽,互相進步,共同提高。

就像董文學能看見李學武的價值一樣,他也看的見。

這也就造成了董文學的為難,他不可能放李學武走,更不希望李學武錯過這次的機遇。

所以保衛處接下來一個月負責人就成了兩人需要研究的重點。

李學武麵對董文學的問題,主動提出讓保衛處副處長蕭子洪暫時負責保衛處的工作。

他又不是不能打電話,平時聽取彙報和傳達命令也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多忙一些罷了。

合改編後的衛三團駐地依舊是在原位置,隻要辦事人員負責傳遞消息和來往文件,李學武隻是把臨時處置權利交給了對方。

李學武沒說,但董文學聽見李學武這麼安排後已經明白的一條就是,李學武並不排除有試探蕭子洪的意思。

蕭子洪原來是什麼崗位和級彆這都不用說了,兩人算是剛剛搭班子,如果李學武暫時無法負責保衛處的工作,蕭子洪下一步的工作方式完全可以作為李學武對他態度的判斷依據。

在這一項選擇上,李學武想了不少,包括保衛處、貿易項目、李懷德等各方反應。

最重要的是八月份不算太平,如果沒有培訓這碼子事,李學武也是準備去鋼城的。

快三個月沒去了,倒不是不放心聞三兒等人,也不是急於布置鋼城,他躲著這邊,也是在給鋼城的人一個態度。

董文學對於李學武的想法沒有遲疑,考慮到李學武是負責軋鋼廠保衛處工作的人,他尊重李學武的判斷和想法。

李學武也請董文學多關注軋鋼廠的變局,關注保衛處的變動。

在同董文學溝通完,李學武又參加了下午的合改編籌備會議,並且於下午四點鐘趕回了軋鋼廠。

考慮到李學武的雙重身份,齊耀武等人主動承擔了一部分李學武的工作,讓他有時間安排好軋鋼廠的事宜。

按照計劃,培訓將在下周一正式開始,培訓教員今明兩天都會就位,也就意味著下周一開始,李學武工作日全天都得在這處大院裡學習和工作了。

包括王小琴和沈放也是一樣,山上的帶訓工作沒有了,所有的訓練都轉給了衛三團作訓股協同紅星訓練場政訓處完成。

齊耀武堅持要同李學武合作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舍不得山上的駐地了,如果沒有李學武,也就沒有了紅星村的基礎。

不知從何時起,李學武已經把治安大隊和軋鋼廠等聯合單位同八一六團捆綁在了一起,休戚與共,利益相關。

李學武掌握著軋鋼廠的力量,在衛三團即便是不參加日常管理工作,他的地位也是有保障的。

這也是董文學不建議他放棄軋鋼廠工作的原因,他更知道主次。

回到軋鋼廠的第一站,李學武先是去了李懷德的辦公室彙報工作。

李懷德前期可沒有收到這方麵的消息,更沒聽李學武說起過相關的計劃,所以當聽李學武彙報完,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遲疑了一下,這才先是道了一聲恭喜,可隨即又試探了李學武的態度,問他是否有從軋鋼廠調離的想法。

李學武堅決表示自己會堅守軋鋼廠的崗位和身份,個人發展是要以軋鋼廠為主的。

同時也隱晦的表達了轉職後的工作內容,這倒是讓李懷德鬆了一口氣。

不過在他放鬆緊張的神情時,又不免的想到,如果李學武真的調走了,會不會對他是個好事。

畢竟現在大勢已成,大事將成,少一個分蛋糕的,他也能多分一些。

可隨著李學武堅決的回答,他也就放棄了那不切實際的幻想。

相比於成功後的分蛋糕,他更希望同李學武繼續合作下去,有李學武在,他的勝算就會一直保持高比例。

況且李學武的發展並不會影響到他個人的發展,下麵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來幫他維持根基。

兩人利益一致,所以談話很順利,包括李學武提出由蕭子洪來暫時署理保衛處工作也獲得了對方的支持。

李學武很清楚,保衛處雖然不歸李懷德管了,但他並不能脫離了李懷德的圈子,署理工作的人必須在工作步伐上保證同他一致才行。

這也是他保證培訓時期保衛處不會被滲透的防範措施。

防火防發防同誌,最有可能取代你的就是你身邊的人。

彆看李學武在隨後同各位廠領導談話中都在幫蕭子洪爭取他們的支持,可這也是李學武拉下來監督和保證保衛處不會出亂子的根本。

至於基層的事他自然不擔心,有韓戰和韓雅婷在,沒人能在他未知的情況下瓦解保衛處的團結局麵。

當然了,楊元鬆等人都是在辦公室談的,楊鳳山是李學武找了一圈,最後在工人俱樂部這邊找到的。

他並沒有表現出同情和鼓勵的神情,更沒有說那些不著邊際的話,就像偶然遇到了,說起了工作似的。

楊鳳山對於李學武的表現也很隨意,並沒有英雄遲暮的感慨,同李懷德一樣,說了恭喜的話,也說了對李學武的厚望。

蕭子洪是李學武最後找談話的,可能已經聽說了一些消息,快要下班了也沒動,一直在等著李學武。

李學武是到他辦公室談的話,兩人坐在沙發上,聽著窗外傳來的廣播音樂,知道下班的時間到了。

“我才接手工作,是不是請文學處長主持工作的為好?”

蕭子洪微微皺眉,手搭在膝蓋上,看著李學武說道:“其實現在溝通也方便,一般的事物我這邊先處理著,周末你再過目,有緊急的情況我給文學處長溝通”。

李學武擺了擺手說道:“不用那麼麻煩,他那邊的工作也多,沒辦法兼顧到的”。

先是說了董文學那邊的意見,李學武又提起自己這邊的情況。

“雖然不是封閉式培訓,但周末了大家都不上班,沒道理讓同誌們加班”

李學武笑了笑,又繼續說道:“咱們處可從來沒有打過這麼富裕的仗,以前我和董處長參加培訓都是一人去一期的,現在伱在家,我放心的很”。

蕭子洪抽著煙,看了李學武一眼,心道:你放心才見鬼了呢!我都不放心我自己!

“那就讓器之同誌多跑跑,又沒有多遠”。

見李學武還要說,蕭子洪抬了抬手,手上的煙霧晃了晃,嘴裡認真地說道:“工作我能暫時署理,但必要的決定還得是你來定,畢竟我的經驗不足,這是客觀事實”。

李學武斟酌片刻,點了點頭,道:“那就這麼著”。

說完搖頭苦笑道:“不過你也要有個心裡準備,我那邊的時間也不多,晚上要是太多工作,我真就沒有休息的時間了”。

“嗬嗬,能者多勞嘛”

蕭子洪笑著同李學武開了句玩笑,不知道話裡有沒有其他的含義,不過意思表達的很清楚了。

李學武的這個崗位他沒法接,做的好了壞了都是毛病,他才剛剛調來這邊工作,沒必要搶著承擔責任。

尤其是這個時期,他真的沒有信心把握住形勢,保衛處不是工程處,跟大形勢關聯太緊密了,稍有不慎就是大禍。

況且這麼近的距離,李學武還真的會把權力都放給他?

與其吃夾生飯,倒不如從一開始就分好責任,該是他承擔的,他一定會認真負責。

以他現在的條件,即便是帶著保衛處打上外太空,他也隻能是個副處長,何必招惹這頭笑麵虎呢。

反正他早就想好了,“李”規“蕭”隨,李學武定下規矩的就按規矩辦,李學武沒定下規矩的就請李學武辦,總之不吃虧。

兩人的談話也就一杯茶的工夫,李學武主動起身告辭,他安排完廠裡還得安排家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