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三團駐地。
高門挺括的中式庭院門廳正對著的影壁上,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這是李學武當初所提的設計意見,從治安大隊,一直到衛三團正式入駐這裡,整座大院的辦公格局傳承了下來。
正門是全天候開放的,漆紅色包著黃色門釘的大門永遠敞開著,象征著衛三團時刻準備著。
門口的石獅子已經做過維修處理,顯得很是莊嚴肅穆。
同站崗的衛兵一同守護著這座大門。
在衛三團工作的乾部一般不會走正門,都是從停車場角門,或者正門的角門進出。
正門一般是來訪的客人,或者有正式會議場合才會有人進出。
李學武的吉普車很有識彆性,車上偽裝的U型天線在停車場門崗的眼裡就是李副團長的標識。
停車場不算是很大,衛三團成立後,這裡的小車多了,大車少了。
因為正是下午,太陽有些火辣,但氣溫已經變得很涼爽了。
李學武穿著半袖襯衫,一副常服裝束,拎著手裡的公文包,邁步往院裡走去。
沙器之提了辦公室副主任以後,李學武再來這邊工作就沒再帶著他。
這邊也給他安排了專門的辦事員高光。
跟治安大隊的業務對外不同,衛三團是保密單位,還涉及到了衛戍管理的內容。
沙器之不適合再繼續幫助他管理這邊的秘書工作,也不適合再進出這個大院了。
李學武的辦公室還是那間,他也協調過辦公室,在這邊工作的時間漸少了,可以跟有需要的領導調換一下。
在辦公環境上,李學武其實沒什麼挑的,這邊的辦公室一個月才來幾次。
可辦公室那邊回複說彆的領導都不願意調換,所以他的辦公室還在用著。
倒是原先在正房廳堂內辦公的大辦公室挪走了,現在作為會客室,以及他和齊耀武兩人秘書辦公室在使用。
高光見著李學武進院,很是意外地眨了眨眼睛,隨即跳了起來,跑出來打招呼迎接他。
李學武笑著問道:“很驚喜是吧?”
“瞧您說的”
高光嘿嘿一笑,接了李學武手裡的公文包,回答道:“我這也是高興不是!”
說完示意了辦公室內解釋道:“我剛才還跟小馬同誌說呢,領導這幾天準來!”
“那你是能掐會算啊!”
李學武一邊說笑著,一邊邁步上了台階,進了廳堂。
高光一邊開了他辦公室的門,一邊說道:“我就是覺得您出差回來,一定會來處理這邊的工作,猜的!”
“那你猜對了”
李學武點點頭,跟給自己打招呼的齊耀武的秘書小馬示意了一下。
“齊團在家嘛?”
“嗯,聽見你動靜了”
齊耀武的聲音從屋裡傳了出來,大嗓門是要比王小琴的大。
“我們還正說起你呢,走了這麼多天,彆是丟在外麵了吧!”
他辦公室的門開著,裡麵應該還有彆人在。
齊耀武走到門口對著他招了招手,道:“快來,讓我們看看消失了快一個月的李副團長給我們帶啥禮物了~”
“哈哈哈哈~”
屋裡傳出來的笑聲還不是一個人的,這是在開小會了。
李學武走進屋這才發現,趙振華、楚南方,以及沈放在這。
“禮物確實有,不過還在路上”
李學武笑著同齊耀武握了握手,隨後又同站起身迎接自己的幾人握了握手。
趙振華開玩笑道:“我就知道李副團長是個講究人,絕對不會忘了咱們的!”
“哎!老趙,前幾天你可不是這麼說的!”
楚南方笑著點了點他,道:“前些日子你不是說李副團長把咱們都忘了,自己逍遙快活去了嘛!”
“哈哈哈哈~”
李學武笑著給他們發了煙,自己也點了,這才說道:“還逍遙快活呢,都要把腿跑細了”。
他坐在了沙發上,給眾人解釋著最近兩周的行程:“先去的津門,又去的鋼城,在鋼城期間又去吉城打了個來回兒!”
“謔!~~~”
沈放笑著說道:“也就是說,給我們帶了三個地方的土特產回來?”
“哈哈哈~”
“還彆說!這一趟還真是收獲滿滿!”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笑著解釋道:“在津門,同津門海產總公司談妥了海鮮產品的置換與合作項目”。
“也就是說,以後咱們食堂不缺海鮮了!”
“這是好事,這是好事!”
趙振華在煙灰缸裡點了點煙灰,笑著對李學武說道:“豐富了戰士們的飲食品類,也能提高營養攝入,這一趟津門不虧!”
軋鋼廠同八一六團在山上有合作,衛三團成立,繼承了這份合作。
所以軋鋼廠有了海鮮供應,那麼山上的訓練場就有了,訓練場有了,就代表衛三團有了。
這就是為什麼,齊耀武在衛三團的成立過程中,死死地抓著李學武不放。
當時衛戍區的領導是想把治安大隊的乾部甩下去不接收的。
分局那邊的意思也是不想放李學武走,畢竟他是在部裡掛了號的案件偵破專家。
可這邊的合改編工作還是要尊重齊耀武等人的意見,他們都說要留李學武和王小琴,衛戍區也沒辦法。
齊耀武很清楚李學武的能力和作用,不用他管理部隊,更不用他天天來坐班。
隻需要他給團裡解決好後勤保障工作就行。
山上的駐地和訓練場地,以及同紅星村的合作基礎,都是李學武協調下來的。
訓練駐地旁新建成立的聯絡中心、醫療服務站、食品廠,以及衛三團最為倚重的農墾區,也是李學武協調下來的。
現在李學武又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禮物”。
山上的河魚吃厭了,可以嘗嘗海魚和海鮮的味道了。
這些部隊裡,哪個單位能像他們這樣搞得到豐富食材的。
況且他更能看得到軋鋼廠在成立食品廠後,源源不斷發展和生產出來的罐頭產品,必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物資保障。
這個年代,吃飽飯,是一項很重要的管理手段。
團裡的夥食怎麼樣,直接反映出管理乾部的優秀程度。
海產品是一個大類,軋鋼廠有自己的進貨渠道,有自己的運輸手段,他們算是吃了李學武身份的紅利。
所以彆說李學武一個月不來上班,就是一年不來上班都沒問題。
“在鋼城我轉了轉,也沒啥土特產”
李學武繼續說道:“就是鐵多呀,我就想著給咱們帶點鐵特產吧!”
“啥玩意?”
沈放見李學武在這賣關子,笑著打趣道:“不會給我們一人一個你桌上那種永久牌煙灰缸吧?”
“嗬嗬嗬~”
他笑著給幾人比劃著解釋道:“軋鋼廠的人就是豪橫,他那煙灰缸?這麼大個!”
雙手圈了籃球那麼大的樣子,沈放對著幾人說道:“他擺在辦公桌上跟鐵餅似的”。
“煙灰缸可舍不得送給你們”
李學武笑著說道:“那是我們廠的鎮廠之寶,就指著它給我鎮壓氣運呢”。
一邊說著,一邊招手,叫了高光把公文包裡的信封拿過來。
等從高光手裡接過信封,李學武將裡麵的照片掏了出來,遞給幾人看。
“這是……”
齊耀武眼睛可不瞎,一眼就看出這槍的來頭了。
“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
“什麼步槍?”
沈放沒見過這玩意兒,拿著照片看了一眼,有些疑惑地看了起來。
“這槍怎麼怪怪的?”
“是北方毛子剛剛列裝的新式武器,安南戰場已經在使用了”
楚南方倒是有見識,給他解釋道:“這是一種精確射手專用的精確射擊步槍”
“其具有射擊距離遠,精度高,最遠距離可以射擊一千米以外的目標”
“很先進,也很實用”
楚南方仔細看了看手上的照片,發現上麵的拍攝場景不是戰場上。
再想起李學武剛才說的話,驚詫地抬起頭,問道:“這是在鋼城?!”
“真的?!”
齊耀武也發現了這一點,拿著照片看向李學武,問道:“你搞到槍了?”
“不對不對!”
趙振華開口說道:“照片上這把跟資料上那把不太一樣,你看!”
他用手指點著照片上的槍械示意給幾人看。
“確實,瞄準器的位置好像不太一樣”
齊耀武也是仔細看著,嘴裡問道:“那這槍是?”
“66-6式狙擊步槍”
李學武是真敢說啊,大言不慚地就把SVD的槍名給改了。
“也可以說是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但關係已經不是很大了”
“你們所看到的瞄準器位置發生了改變,那是因為原版的步槍在射擊時,瞄準器會發生振動,甚至出現鬆動的現象,影響射擊精度”
李學武先是對不同點做出了解釋,隨後又抖了抖手裡的信封道:“輕兵所已經將瞄準器的燕尾槽和突筍結構改成了導軌的形式”。
“也就是說,咱們已經完成了仿製工作?”
齊耀武有些詫異地說道:“可是這槍在南邊戰場剛剛打出點名聲來啊,速度這麼快?”
“不,不是咱們”
李學武笑著強調道:“是我們”。
說著話,他將手裡的信封扔在了茶幾上,看著幾人解釋道:“軋鋼廠聯合輕兵所,通過研究和仿製,重新設計出了這款新槍,名字就叫66-6式狙擊步槍”。
“好麼~”
趙振華笑了出來,大聲說道:“你們是真能欺負人啊,這算不算挖社會-主義牆角?”
“哈哈哈!”
眾人笑的很大聲,因為軋鋼廠有的,衛三團就有!
不然李學武拿這玩意兒顯擺什麼!
李學武也沒再繼續兜圈子,詳細講了一下這把槍的來曆和製造過程。
齊耀武瞅著煙,坐在椅子上,等李學武說完後問道:“你的意思是,咱們搞個實驗隊伍?”
“其實是一種進步”
李學武彈了彈煙灰,抽了最後一口,一邊將煙頭按滅了,一邊說道:“外麵已經走在咱們的前頭了,就連安南都開始列裝這種遠距離狙擊步槍了,咱們可是還沒有呢”。
“六三式不算,跟這個沒法比”
李學武知道齊耀武想說什麼,擺了擺手,道:“我在南邊試過那把槍,好壞沒法說,但放在這把槍麵前就比不得了”。
“輕兵所出了兩個方案”
他把兩張照片放在了一起作對比,先指了一個道:“一種是特高精度,很多材料都換成了最好的,槍械性能超過了原版步槍,缺點是產量低”。
又指了另外一張,道:“一種是普通精度,原材料使用,槍械性能同原版槍械彆無二致,缺點還是產量低”。
“艸!”
趙振華差點讓李學武的話閃了腰,無語地看著李學武,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李學武笑了笑,點了點後一張,道:“產量低也是相對的,至少這把槍現在還沒被上麵看中”。
“即便是看中了,列裝的速度和數量也不會太高”
說完這句,李學武把照片收拾了起來,口中說道:“雖然在南方戰場這把槍的性能已經得到了驗證,但畢竟是重新設計過的”。
“明白了”
趙振華看了一眼一直在沉思中的齊耀武,說道:“李副團長的意思是咱們作為實驗隊伍,可以先使用到這種裝備,搞出成績來”。
“對”
李學武也是看向了齊耀武,說道:“輕兵所和軋鋼廠同意送給咱們五十條槍,用作實驗性質的訓練”。
“衛三團有責任和義務配合輕兵所在宣傳和驗證槍械性能時做出優秀表現”
“軋鋼廠是企業,輕兵所搞這把槍也是為了拓展業務,所以造出來,還得賣的出去才行”。
“當然了”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輕兵所要合作的也不僅僅是步槍,還有全套重新設計的單兵裝備,同樣會以實驗為目的交給咱們使用”。
“怎麼樣?”
看見齊耀武不說話,楚南方也端詳著照片皺眉頭,而沈放不懂這個,趙振華開口問道:“咱們接這個活兒嘛?”
“接啊!為什麼不接!”
齊耀武抖了抖手上的煙灰,聽見趙振華的話收回了思緒,想要抽最後一口的時候,發現煙屁已經快要燒到手了。
將煙頭按滅在了煙灰缸裡,他直了直身子笑道:“我這輩子窮怕了,隻要是白給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哈哈哈~”
眾人笑出聲,趙振華也是笑著提醒道:“這個可不是白給的,咱們得拿出實打實的成績來呢”。
“要說彆的我可能還得想想”
齊耀武抬起手拍在了那疊照片上,自信地說道:“要論戰鬥技能,我誰都不服!”
“這槍我要了!”
他轉頭看向李學武說道:“就從一營組建這支實驗隊伍,以連為單位,先把槍配到班,再組建一支專業的狙擊小隊,咱們也過過實驗武器部隊的癮!”
這話說的實在,很多兵器研究所設計出新式武器的時候都會跟一線部隊合作,搞實驗性質的隊伍。
這些隊伍當然不缺新式武器,能到他們手裡,就說明已經完成過幾輪實驗了。
優秀性能自然不必多說,最後就看能否適應複雜的使用環境了。
也要看槍械能否被戰士們所接受。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沒法說,有很多優秀的槍械在設計之處並不被看好。
尤其是在實驗過程中,直接被放棄。
可換個環境,換個隊伍,這槍又能被捧成神一般的存在。
輕兵所有自己的合作隊伍,可李學武不是“設計師”嘛,他當然有權利建議由誰來實驗。
趙振華也看出這一點了,笑著說道:“這禮物好,我現在都有些等不及想要看看這槍到底好在哪了!”
“不僅僅是槍,還有其他輔助裝備”
李學武認真地解釋道:“士兵就是為了戰爭而生,應該有隨時準備上戰場的覺悟”。
“而作為指揮員,咱們的任務就是儘最大可能保證一線作戰隊伍的優秀性和先進性”
“包括戰術指揮,包括武器裝備,包括後勤補給”
李學武解釋道:“現在外麵部隊正在接受時代進步的考驗,有的甚至在接受戰爭的考驗”。
“戰爭到底應該怎麼打,這是咱們作為指揮員應該考慮的重點問題”
“尤其是在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上,最大程度提升戰鬥能力,也是最能拉開戰鬥層級的部分”
“在這幾項選擇中,優先使用科學技術來作為支撐的,就是先進的”
李學武看向眾人認真地說道:“單兵最強乾不過搗蛋,這是客觀事實!”
“而使用科學技術來武裝單兵裝備的,就具有天然的戰略優勢!”
“嗯,這一點我同意”
齊耀武點頭說道:“五幾年在跟老醜打的那場戰爭,我們損失巨大,就是因為武器落後,補給跟不上”。
“哪怕是補給能跟的上呢,也不至於犧牲了那麼多人”
一提到這個,他便有些歎氣:“都是好同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