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雨川的逼一逼隻是一句話的事,可是苦了李二蓮了,她簡直是絞儘了腦汁、搜儘了肚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經過了“滄海桑田”,這才想到一句不知記的對不對、全不全的詩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李二蓮沒看到,梁雨川的表情簡直驚豔,甚至帶了一點點敬佩。
“我隻能想到這個了。”李二蓮累得彎下了腰,“隻是這兩句詩裡隻有‘戈’沒有‘刀’,好像沒有能做刀名的詞。”這點確實很遺憾,隻能借用句中某個字,再稍加創新修飾,拚湊出一個了:
“橫…橫行刀!你看如何?”
李二蓮自己都覺得這名字俗不可耐,也知道梁雨川一定不可能接受,隻不過她已經儘力了,梁雨川要是還不滿意,就讓他自己取去,她可不費這個心思了。
梁雨川適當地給予鼓勵:“還不錯,很霸氣。”
李二蓮狂點頭,梁雨川背著手走了幾步,沉聲說:
“馬上刀,我看很好。”
李二蓮看很不好:“還不如我前幾個名字呢,你不是說要有內涵有詩意的嗎?馬上刀,一點都不朗朗上
口,連筆畫都少得遜人一籌。”
“這你就不懂了。”梁雨川已然認定了,“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越是簡單平淡的東西,越是能代表萬物,包含大道。”
聽他咬文嚼字,李二蓮更覺他生拗硬扯,說不得就是他自己也沒什麼主意,所以硬給自己取的名字安上的內涵。
梁雨川還在繼續:“而且,你那兩句詩甚好,想來定是某個將軍元帥所作,寥寥幾語,看似白話,實則更為凸顯了身經百戰的將軍對於沙場血戰的無奈與悲憫。”
他仍背著手,佝僂著腰,活像一個活了八九十歲的老學究:
“我取馬上二字的意思,便是被這首詩所感。想我邊關保家衛國、離鄉背井的士兵們是何等的偉大與光榮,金戈所向,踏馬馳邊,又是何等的恣意與暢快。我願夙夜勤長,年更二齡,待得身量寬厚、須發皆長,便著一身戎裝,騎八百裡良駒、挎馬上金刀,哪怕隻是帳下小卒,亦可殺敵千百,保我國疆。”
咋說著說著還激動地唱上了?李二蓮心裡怪怪的:
“你以後想從軍?”
梁雨川將刀回鞘:“這隻是我的抱負之一。”
“你娘不會同意的。”戰場上刀槍無眼,萬一傷了死了…那是鬨著玩的嗎?
“我娘最是通情達理,她對家國大事比我還上心,不會阻攔我的。”梁雨川很了解他母親。
“你可是梁家獨子,就算家裡人同意,征兵的名單裡也不會有你。”
“不一定,那個人可是又娶了一個,這麼多年,難道連孩子也不生?”
李二蓮有點急了:“那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