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蓮就不愛聽人家說什麼“完了完了”的,事情剛做起來,還沒看到效果呢,自己就先做了悲觀的定論,那還做來乾什麼?不如這輩子就守著那一畝三分地天天躺熱炕頭上吃糠咽菜,不就啥煩惱、啥擔心都沒了嗎?
“你要是覺得這方法不行,我還有個備用的。”李二蓮道。
“備用的?那你說來聽聽,要是備用的更好咱趕緊跟那幫乞丐聯係,把錢要回來。”
李二蓮停下腳步,抬頭用一副吊兒郎當的表情看著他說:“咱們現在就上州府衙門去敲登聞鼓,當麵向知州伸冤。”
於長城當即就要否決,李二蓮卻沒讓他開口,接著說道:“當著全城看熱鬨的百姓的麵,哪個官員敢徇私枉法?咱們一定能勝訴。”
於長城拍著大腿轉圈圈:“勝什麼訴啊,官字底下兩個口,當官的慣會當麵一套背後一套,你知道咱們柳州知州是什麼樣的人嗎你就敢去跟他伸冤?”
李二蓮要的就是這個反應,道:“所以呀,當初在縣牢裡爹就反對我這麼做,我聽爹的話沒有直接露麵告狀,而是雇用彆人散布言論,既能讓州府的官員知道並重視這件案子,又能躲在暗處隨時準備撤退自保。多聰明的辦法,長城叔為何就頻頻反對呢?”
於長城還是不讚同:“這事兒哪是你想的這麼簡單的?萬一咱們散布的這些紙張、歌謠越傳越廣,事情就鬨大了,東家的事本來挺簡單,這萬一因為事情鬨大反而變得複雜了,東家就更彆想從牢裡放出來了。”
李二蓮不明白:“鬨大了不是更好,民間輿論會自行自發地監督這些官員秉公辦案,不能再徇私相互。”
於長城隻是憑著比李二蓮多出幾年的社會經驗隱隱
感覺到不妥,至於到底何處不妥,又如何會令事情變得複雜,他卻說不上來了。
見李二蓮倔強如斯,於長城幾次想要解釋清楚,卻始終組織不起語言。最後他隻能懊惱、焦躁地抓亂了自己的頭發,在大街上吼兩嗓子發泄掉情緒,其餘卻再無能為力,隻能跟在李二蓮身後,看著她胡鬨,時時警惕著周圍的動向,方便發生變動的時候隨機應變護住李二蓮。
渭城處於渭水的衝擊平原,被渭水由西向東貫穿,一分為二,整座城的功能走向都以渭水為界,形成較為完整的三個分區,包括渭水兩岸的兩道線形商業區、渭水以南的小片官僚貴族居住辦公區,以及渭水以北的大片民眾區。
這麼劃分不是說商業區就不居住官紳和平民百姓,也不是說官僚區就沒有老百姓和小商業,甚至在城內的某些地方還保留著一些農田菜園,嚴格說來三個分區隻是按照整體比例進行了一個大致的劃分。
昨夜李二蓮與於長城剛進城,便是從北邊的城門進來的,因為著急趕在宵禁前認衙門的門,兩人直接就從城門過橋到了城南,之後隻在城南轉了一小圈,彆的地方沒能留神細看。
在李二蓮的建議下,他們現在要去城南再仔細摸摸底。昨晚天色太晚,街上又沒什麼人,兩人根本沒查探仔細,趁著“輿論”還沒造起來,兩人決定再去各個衙門口走一遍,順便將各位老爺的姓名、差職了解了解,以後也好知道那件事該找哪位大人辦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