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這番話,不過是一次試探。
張羽心想道,這老皇帝,一來是想測試自己的對天下大局的見解,二來是想看看自己對大齊的忠心。
若是自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估計這次京都之旅,會凶多吉少。
一番對話下來,張羽已經確定,老皇帝就是一個生性多疑,玩弄心術的人。
“這麼說,益州的叛軍,也要儘早出手了?”李衛民歎了口氣,“可是益州叛軍號稱數十萬,如今大齊實在沒有過多的兵力去清繳了。”
“關鍵,還是民生,百姓若真的能吃得飽,誰會冒著被殺頭的風險,跟著叛軍冒險呢?”
“症結所在,朕也明白,可是朝廷府庫空虛,哪來的糧草,來救濟百姓呢?”李衛民歎了一口氣。
如今大齊積弱,已經不是軟綿綿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解決之法,還是在世家,世家手中的糧草,足夠大齊度過難關。”
“世家手中的糧草,愛卿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拿出來,救濟百姓呢?”李衛民又問道:“若是他們真有如此善心,大齊何至於此。”
“恩威並施!”
“如何恩威並施?”
“惡人,要讓我和叛軍來做,陛下來當這個好人。”
“愛卿詳說。”
…………
君臣二人,在書房之中,聊了足足一個時辰。
李衛民聽完張羽的計策之後,一掃臉上的陰霾。
“張愛卿果然是國之棟梁,乃是我大齊的福音啊!”李衛民興奮的說道。
“臣願為大齊和陛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張羽行禮道。
李衛民朗聲大笑道:“原先,朕是想讓你當這個征北大將軍,經略北部,將胡奴趕回草原,現在朕有點舍不得了。”
這番話,李衛民是由心而發。
朝堂百官,都對他這個皇帝藏著掖著,且貪官汙吏橫行。
哪怕他這個皇帝,有心去改變,手中沒有可用之人,最後好好的政令,都化為一張廢紙。
張羽一番推心置腹,深得李衛民的心。
朝廷太缺這種敢作敢為,一心為民的好官了。
“張愛卿,朕就命你為征南大將軍,鎮壓益州叛軍,還益州百姓一個太平,如何?”李衛民目光炯炯的說道。
“陛下之命,臣誓死遵從!”張羽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
“你也先彆開心,朕一不給你糧,二不給你人,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李衛民鄭重的說道::“不過,涼州和益州的事情,你可以自己做決斷,不用上報朝廷。”
“是!臣感激陛下的信任!”
“益州的局勢艱難,你不可在京都逗留太久,速回涼州,為我大齊百姓,爭一個太平。”
“是!謹遵陛下之命,臣萬死不辭!”
離開皇帝書房的時候。
沒有人看到張羽臉上奮力壓製的狂喜。
皇帝的命令一下,他便可名正言順的進入益州。
兩個州的地盤,在朝著張羽招手。
對付李衛民這種疑心病極重的皇帝,毫無保留,誠心誠意,就是最有效的殺手鐧。
北部的胡奴,朝廷的精銳一出手,將是一場混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將放在北部三州上。
他便可在涼州,安穩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