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都一一解釋,敷衍過去。
等到蘇國梁把陸家父子介紹給他時,他才知道這兩個說悄悄話的貨是鄰居家。
“瞧你那出息樣。”老陸沒好氣的白他一眼,“還小包工頭還不都是給人跑腿的?”
開什麼玩笑,自己才打了幾場球,賺了點錢,居然連省領導都驚動了,這要是說出真實情況,他們以後還能安生得了嗎?
最後連其兒子都感到不耐了,催促父親回家。
“你啊你”老陸一副恨鐵不成鋼地衝兒子小聲嗶嗶,“你去深城的這兩年都乾什麼去了?”
“我特麼”
俗話說窮在鬨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蘇文可不敢隨意暴露自己的真實家底。
在這個年代,擁有電視機的家庭,少之又少,甚至他們整個廠子,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廠長家,廠書記家,副廠長家,副書記家
就四家而已,連車間主任都沒有。
為何?
除了電視機昂貴,要上千元,一家人不吃不喝十年才能賺到一台之外,更因為太稀缺了。
這個年代物資過於匱乏,一家擁有家電三大件都算是富豪家庭了。
電視,冰箱,縫紉機.
這就是所謂的三大件。
遜一點的,收音機、縫紉機、自行車
蘇文這一家,連個收音機都沒有,更彆說電視機了。
買電視,買洗衣機,買冰箱之類的家電,需要去排隊領票,而且這票可不便宜,動不動就要兩三百。
而且,你就算有錢,也未必能領得到。
太稀缺了。
這得直到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國產家電行業起來之後,這種情況才好些。
那時候,隻要你有錢,就能買到了。
國家也取消了各種憑票購買的限製。
就因為不好買,也買不起。
蘇文此時的家裡,幾乎什麼家電都沒有,牆壁除了時鐘,就是一片光禿禿的,最多放放幾張照片,以及蘇文小學初中的獎狀.
也正因為不好買,回來的太匆忙,沒買到憑票,蘇文這一趟也沒買什麼三大件回來。
甚至,他回到深城之時,也因為路途過於遙遠,沒有選擇買輛車,自己開回來。
整個路程,一個人開車,一天一夜,他怎麼受得了?
而且,路也不好走,大部分是土路。
為了安全,他還是選擇坐火車大巴回來。
要不然,買一輛這個年代的桑塔納,回到廠子,絕對會引起更大的轟動,才是真正的衣錦還鄉。
這年代,一輛桑塔納,二十來萬,可不便宜。
現在他父母的工資,兩人加起來也不過一百多點。
在電視機如此稀少,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省領導和市領導竟然能親自下來糧油廠探訪他們一家.
蘇文有些小看此時國內領導的消息渠道了。
隻是他還是有些懷疑,這些領導到來的目的。
儘管此時已經改革開放,那也隻是先在國內幾個臨海城市作為試點推行而已,並未發展到內陸城市.
雖然防城不輸於內陸城市,但也隻是偏於一隅,不受重視的臨海小城。
深城、羊城、島城等幾座臨海城市,此時發展得如火如荼,卻一丁點也影響不到防城這座小城。
他回來的一路上,這座小城,還安靜如雞呢。
發展根本輪不到他們。
這時候的省領導,市領導就有魄力搞招商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