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第103師已經抵達671團防區,王團長問是否103師進入我方防區。”
正當端午不知道給什麼人打電話的時候,有士兵前來報告,103師到了。
端午感謝黨國還沒有忘記自己,竟然在這種最關鍵的時刻派來了援兵。
當然了,第三戰區長官部也不都是吃乾飯的。日軍大軍調動,情報部門又怎麼能不知道?
委員長已經察覺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們想要穿過江陰要塞沿江而上,截斷南京城的退路。
所以江陰要塞必須守住。
於是,就在日軍連夜調遣大軍向江陰運動的時候,103師也開始向江陰運動,終於在開戰之前抵達了671團的防區。
這對於端午而言,無疑是一個意外之喜。他正愁自己因為兵力少,隻能被動挨打的時候,103師竟然到了。
不過這隻部隊,端午並不怎麼看好。
103師隸屬於黔軍,雖然黔軍也算是西南軍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於貴州是一個貧瘠、弱小的省份,經濟基礎薄弱,所以它具有依附性和掠奪性兩個突出的特點。
所謂依附性,是指黔係軍閥在其形式和發展過程中,常常要依附鄰省如滇係軍閥等大勢力。
而所謂的掠奪性,則是指黔軍在對外發展過程中,矛頭常指向四川、湖南等比較富庶的地區。
所以正應了那句話,越窮越打,越打越窮。直接導致了黔軍的武器裝備十分的落後,甚至不如川軍。
而且,黔軍內部矛盾也十分的尖銳,被分為新舊兩個派係。
舊派係是以劉顯世為首,其堂兄劉顯潛也是黔係軍閥的重要首領。
劉顯世的父親劉官禮,曾以辦團練鎮壓(口口民)起義受到清廷賞識,先後授遊擊、同知,後又以功擢升知府,賞戴花翎,控製了一支武裝力量,成為盤據興義的一霸。
其舊日部下,均為各屬大紳,興義知縣遇事非谘請不敢行。地方大小事項,都由他一言而決,劉家儼然成為了地方的小朝廷。
而新派係則以王文華為首,其主要骨乾大多是辛亥革命前後從戎或從政的青年知識分子,比較年輕,容易接受新思想,他們主張適應世界潮流,刷新貴州政治。
所以兩派從理念上就截然不同。而且尤其是民八事變以後,興義係中的新舊兩派的矛盾更加尖銳。劉顯世、王文華兩舅甥的關係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當時,王文華以黔軍總司令的身份率黔軍占領四川重慶等地,滇軍趙又新、顧品珍等部占據成都等地。
1920年8月,熊克武聯合劉存厚以及川軍各部驅逐入川的滇黔軍,爆發了靖川之戰(又稱川滇黔之戰)。
8月6日,川軍夾擊成都,經過兩個月的激戰,將滇軍逐出四川。10月上旬,川軍分三路直攻駐重慶黔軍,展開重慶合圍戰。
10月15日,川軍劉bo承部率先破城,擊斃黔軍一旅長,黔軍總司令王文華攜帶勒索得來的巨款,搭輪船東下逃往上海。黔軍殘部由盧燾代總司令率領,逃往貴州。(所以由此可見這個王文華也不是什麼好鳥)
王文華因黔軍在川戰中失利,知道彆無出路,決定黔軍全部回黔,以“清君側“名義推翻劉顯世政權。也就是曆史上非常著名的民九事變。
所以當端午聽說是103師來馳援的時候心裡又高興,又有些擔心。
高興是因為自己有了援兵,而擔心則是因為來的是黔軍103師。
不過103師在淞滬會戰到南京保衛戰中還是可圈可點的。不說非常勇猛,但至少沒有看到日本人就望風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