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寬是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畫大師,宋人將其與關仝、李成並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元代湯垕(音後)的《畫鑒》則認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僅李成、董源、範寬三人。
又說“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範寬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
之後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曾受到範寬畫風的影響。
這幅畫如果能夠證明是範寬真跡,其價值馬上就會打著滾的往上翻,就算比不上關仝這幅《春山蕭寺圖》,應該也差不了太多。
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兩件瓷器。
一件是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
陳非能很清晰的記憶起這件瓷瓶的模樣,因為它實在太漂亮了。
此瓶通體罩施青釉,望之若水映晴空之色。
瓶身上,片紋自然泛金,濃淡不一。釉質豐厚,撫之如觸瓊玉。圈足釉略蓄聚,其質若凝脂。
當然,東西漂亮價格也很美麗。
此瓶曾在2015年香港蘇富比的春季拍賣會上出現過,最後的成交價是1.139億港幣,當時折合美元1715萬,這次蘇富比給出的評估價是2000萬美元。
另一件也是官窯瓷器,南宋官窯葵口盌(碗)。
這件官窯源自腳盆琉球島私人收藏,曾為琉球末代國王尚泰收藏,明治元年即1867年,尚泰因病得到三田醫生醫治,賞賜此盌以示感謝。
1883年三田醫生回到家鄉伊與國,把東西賣給了鹿兒島的古董商人。
此盌曾在佳士得香港2010年春季拍賣會上,拍出過1140萬港幣,當時折合美元172萬,此次估價翻了三倍,達到了520萬美元。
僅這兩件瓷器加上關仝那幅真跡,其價值就超過3000萬美元,更彆說還有剩下十幾件估價總值高達五百多萬的各色瓷器。
如果再算上那幅被誤判的範寬真跡,紙麵上陳非能夠盈餘400多萬,具體能賣出什麼價格,這個就不好說了,反正賺錢是肯定的。
陳非將目錄放到一邊,又簡單統計了一下這一陣子的主要收獲。
這一陣他華國文物收獲不多,主要就是敗家子羅伯特那邊的乾隆玉璽那幾件,還有就是花了2300萬的透納那幅《軍艦德美勒爾號》。
剩下就是康妮送過來的那17件瑪雅文物,還有十幾塊危料玻璃種,一大堆危料冰種高冰種,以及兩塊銀河黃金玉。
“瑪雅文物留幾件看個新鮮就可以了,透納那幅畫價格合適就可以出手,兩件官窯瓷器要留著收藏,翡翠不能隻靠老爸一個人出貨,必須想辦法賣出去幾件回回血……”
簡單計議一番之後,陳非決定聯係一下王成,記得這家夥好像說過,他也有高端翡翠的銷售渠道。
任天行那邊也要聯係一下,他們公司應該也有春拍的安排,隨便扔些珠寶過去,也算是一條出貨渠道。
或許可以找人調查一下他們的具體實力,實在不行,把這次收獲的珠寶都委托給他們,搞一個專場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至於兩人之間因為《獨立宣言》弄出的那點齷齪,根本就沒什麼好計較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豈會因為那點小事就鬨掰了?
隻要有利益存在,就永遠都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