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想怎麼做?”
蕭夜伸出三根手指,“戶部得一應酒釀盈收的三成利潤,沈叔應該清楚,即便是三成,也絕對是個可觀的數字。”
沈俞皺著眉頭,心裡有些糾結。
他身為戶部郎中,自然想要充盈國庫,而蕭夜此法若成,不僅能讓整個大胤國庫充裕起來,自己也將功不可沒。
蕭夜幾乎是將一份天大的功勞塞到了自己手上。
但同時,自己也得承擔風險,官商相通,不僅會惹來巨大的非議,怕是連帶自己,甚至沈家的名聲也會有所損傷。
兩相比較,孰輕孰重,他一時間還真不好分辨。
“殿下,戶部雖然掌管大胤財政,但直接插手商賣,是不是有些不妥……”沈俞仍舊有些猶豫。
蕭夜笑著站起來,“沈叔不必著急,這件事你可以先和應國公商量一下,想必應國公會給你一個答案。”
說著拿出一張疊好的宣紙,遞給沈俞。
“如果應國公支持此法,那還得勞煩沈叔,將這上麵寫的東西,呈遞禦前。”
沈俞看著手上隱隱透出墨汁的宣紙,陷入了沉默。
……
“殿下,有件事我從一開始就不明白。”回去的路上,韓末疑惑地問道。
“您是大胤皇子,近來又得聖上看中,為何不直接將您的想法告訴聖上,我覺得聖上應該不會拒絕你才是。”
聯合戶部和商賈,組建商會,賺利取財的同時,充盈大胤國庫。
有利而無害,胤帝不可能不同意。
現如今假借沈俞之手,豈不等於白白將這種功勞拱手讓人?
蕭夜搖搖頭,“利益,有些時候並不是福源,而是禍根。”
“官商聯合的好處,但凡有點腦子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到時候不等塵埃落地,怕是會有無數人爭破了腦袋摻和一手,從中取利。”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現如今的我被不少人盯著,不值當冒這個險。”
尤其是隱藏在背後從未露麵的景王蕭溫。
韓末沉了沉眉頭,神色微斂。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蕭夜笑道。
他想起昨日和陶雲枝的談話,心中更是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沈家雖然底蘊淺薄,但有應國公在的一天,沈家三傑便不可能中途夭折,前途自然無量。”
中書侍郎是最靠近內閣中樞的重臣,戶部郎中雖然隻有四品,但也影響著大胤糧倉,而另一個湖州府尹,更是掌握地方實權的大佬。
“如今我將這個機會給了沈俞,等於給了沈家一個更進一步的機會,更是有了利益的捆綁……”蕭夜眯著眼睛,嗬嗬笑道。
“沈家將會是我最為堅實的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