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承誌走在朱雀大街上,望著擁擁攘攘的繁華景象,神色略微有些複雜。
外使前來大胤覲見,會被安排在驛館居住,還會有專門的官員陪侍,但並不會限製他的自由,大胤天朝上邦,這點禮節還是有的。
天色正午,朱雀街上人來人往,車馬如龍,喧鬨而繁華,一點都沒有寒冬的冷肅。
“賴皋,你看大胤如何?”赫連承誌麵色晦暗,看不清表情。
賴皋是他的親信,也是他最為信任的謀士,聽到赫連王子問話,點頭應道,“很繁榮。”
“咱們這一路行來,雖然見了不少紛亂災情,但整體來說百姓和睦,安居樂業者居多,國力充沛鼎盛……尤其是京都城。”
賴皋狹小的眼眸掃過喧嚷繁榮的朱雀大街,忍不住感歎道,“在大涼,何曾見過這等繁榮之相?”
賴皋說得沒錯,大涼國自從二十多年前被胤帝趕回天門關外之後,便再也沒有踏足一步,而因為大涼獨有的高原環境,農作產成極低,每年所成也僅僅能養活本國百姓。
大涼民風剛硬彪悍沒錯,但想要更進一步,除非走出天門關,否則再無可能。
再加上內部的某些原因,已經讓他看到了衰頹之相。
出使大胤,已經是不得不為之的國策了。
“所以,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赫連承誌再次問道。
賴皋眼神微閃,“想要大涼變得如同胤朝一樣富庶強盛,隻有兩個辦法。”
“其一,便是和大胤結盟,得到胤朝的支持,最多五年,我大涼便可與今日大胤無異,當然,前提是大胤願意幫助我們。”
“至於第二點……”賴皋聲音沉了一絲,“兵出天門關,仿效先帝之例,將大涼國土擴充入中原,便可解我大涼窘境。”
聲音很輕,但是很重。
赫連承誌眼神閃了閃,歎了口氣。
二十多年前,大胤立國之初國本震蕩,大涼也沒有討到一絲一毫的便宜,五萬立國的重甲更是損失一半,如今大胤國基夯實,九州安平,四境國庫更是讓北燕都忌憚,大涼又如何能有機會。
“當然,如果二王子殿下此番出使北燕能有所成,那將攻守易勢……”賴皋歎了口氣,“不過那時,必將生靈塗炭。”
赫連承誌沉默片刻。
賴皋看著赫連承誌,眉頭揚了揚,“殿下,雖然您已經做好了打算,但外交之策,講的是先揚後抑,必然的威嚴需要拿出來,大涼隻有強大,才能讓胤朝重視。”
“所以我們之前商議的事,必不能出現差錯。”
“王子殿下深諳儒家之道,尤其在詩詞上更是整個大涼無人能比,不妨先以文勝之,彰顯我大涼底蘊的同時,也能給隨後的覲見增加本錢。”
赫連承誌眼神幽幽閃爍,“本王明白。”
“……”
……
最近幾日京都城很是太平,將近年關,天氣冷了不少,京都百姓臉上也因此多了幾分喜氣。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陌生的男女從外麵入了京都城,讓這座天府國都的氛圍更是熱絡了不少。
朝陽水榭。
燭台上的香薰飄著絲絲縷縷的白煙,清幽雅致。
蕭夜躺在藤椅上,享受著陶雲枝熟稔的按摩,熱水泡著腳,隻感覺渾身舒坦,連冬日的寒冷都驅散了不少。
“大涼的王子這幾日在乾什麼?”蕭夜問道。
陶雲枝紅潮漫布的眸子眨了眨,“赫連承誌未得聖上召見的這段時間,到處走訪京都儒家學子,比文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