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勒石記功(1 / 2)

窮的從來隻是戶部,而非大胤?

這話什麼意思?

不少人微微皺眉,總有種不太妙的感覺。

蕭夜笑嗬嗬地看著胤帝,攤了攤手,“大胤疆域縱橫萬裡之遙,何其之大,人口超過四萬萬,何其之多,縱然貧苦百姓占了九成九,也依然有百分之一的有錢人。”

“不然尚書大人以為,上次中秋節會,本殿下是如何短短數日賺取四萬兩白銀的?”蕭夜神色戲謔的說道。

胤帝神色微動。

“兒臣的第一個法子很簡單,就是籌錢,不說整個大胤四境十九州,單純京都這數以萬計的豪紳世族,籌集個百八十萬兩銀子還不是跟喝水一樣簡單。”

群臣瞬間嘩然。

蕭夜的話說得好聽,但稍一分辨就能明白,這是要從整個京都豪門身上硬薅啊。

京都乃大胤國府,要說居住在這裡的人富不富,那自然是富的,不說傳承久遠的豪紳世族,單單借著胤帝餘蔭爬起來的新貴,也絕對有家財萬貫的底蘊。

但誰的錢不是錢,誰甘願將自己辛苦掙來的錢捐給朝廷,看見百姓遭災不忍是實,但不忍,並不代表願意將自己的家財貢獻出來,砸進災民的這個深坑當中。

“九殿下這話說得有失偏頗,京都勳貴確實不少,豪門氏族自是更多,但誰又願意白白拿出自己辛苦所得?”說話的是戶部侍郎譚獻,“當然並非臣不識大體吝於錢財,縱然臣不吃不喝捐出一年的薪俸,也不過三四百兩,杯水車薪,如何能救災民於水火。”

“對呀,大胤受災的可不止百姓,還有我等,每年薪俸百餘兩,家裡人吃穿用度尚且不足,又哪有餘錢捐獻出來……”

“吳大人所言不錯,籌錢之事我等自然沒意見,但錢多錢少都是心意,總不能強行征用吧……”

蕭夜眼看著亂起來的眾臣,笑了笑,“本殿下隻是提議,想必父皇也不會如此霸道蠻橫。這位大人說得沒錯,國難即是家難,家難即是己難,隻要能伸出援助之手即可,錢多錢少都是心意……”

“而且,父皇不可能攬了這份善業,讓京都眾世族白白捐錢籌款的,肯定要對善行之人給與表彰,莫不如這樣……”

蕭夜思索了一陣,朝著胤帝拱了拱手,“兒臣有個法子,不如在京都城內豎一塊足夠高的石碑,就在朱雀大街最顯眼的位置,再請書法大家篆刻,將此次參與募捐的世族記錄其上,以表功勳。”

“這樣便能將捐錢之人的善行公之於世,供所有人瞻仰,流傳千古。也讓受到恩惠的災民知道,到底是誰在這般艱苦的日子裡,向他們伸出過援助之手。”

蕭夜詭譎一笑,“是以,勒石記功。”

“……”

原本一直眯著眼睛的謝安,忽然睜開眼睛,似有所覺的掃了一眼蕭夜。

而一直看著蕭夜的宋林輔和胤帝兩人,眼睛驟然一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