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師徒倆麵對麵的躺在炕上,師父楊輔仁講述他的經曆,當講到他爹爹不幸墜崖身亡時,不免也是聲音哽咽,難以自抑。
“爹爹去世,又是隱士幫忙,就地安葬了爹爹。頃刻間,我成了孤兒,隱士可憐我的不幸,把跟爹爹一起來的家丁打發回去,就把我留了下來。
現在回想起來,隱士似乎知道我爹爹可能會出現意外,所以不肯收留我,借此逼迫我爹爹快些離開大山,可爹爹卻執拗的非要讓隱士收留我,才釀此悲劇。
隱士雖然收留了我,可並不讓我管他叫師父,也就是不肯收我為徒。後來見我還算忠厚老實,就破例的收我為養子,取名明子,字輔仁,還是姓我原來的姓。
可是我堅持要拜師學藝,因為那是爹爹的遺願,雖然師父並不同意,我還是堅持叫他‘義父師父’,時間一長,師父也就任由我去了。
但是一直沒有行過拜師大禮,稀裡糊塗的把我留在身邊。在我之前,師父已經有了七個徒弟,最長的都跟師父學藝二十多年了,大師兄當時已將近四十歲了。
在我之後,師父再也沒有收過徒弟,可事實上,七師兄才是他的關門弟子。我的七位師兄出身不儘相同,性格各異,但他們都十分用功,鑽心學藝,不敢有半點懈怠,師父也時常用心指點。
而我卻不同,師父從來沒有親自教給我什麼,隻是在生活上更關心我,真的把我當做養子對待了,師兄們也隻是稱呼我‘弟弟’,而不按順序稱呼我為‘八師弟’。
當然,師父在分彆教師兄他們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背過我,隻是當時我還小,根本聽不懂師父在說些什麼,就是現在也有些悟不懂呀。
當時,我是有些不情願在山裡跟師父學藝,經常偷偷地跑到爹爹的墳頭去哭。可是沒辦法,我知道憑我一個人是不能走出大山的,即使走出去了,也不知道該去哪裡,隻能留下來。
再說爹爹的墳還在這裡,我還得經常來看看,以儘孝子之責。師父看樣子已經看出來了我的心思,所以在生活上更加關心我,但還是不同意收我為徒。
但他同時讓大師兄教我讀書認字,讓二師兄教我一些基礎功夫,讓三師兄照顧我生活起居,並指導我練習讀書和功夫,其他師兄也抽空教我一些他們所擅長的。
就這樣,我在山裡住了下來,並漸漸熟悉和習慣了山裡的生活,最終竟然變得不想離開了。這主要是我無家可歸,而在山裡活的還比較自由舒心。
過了五年,師父命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三人下山。說大清氣數已儘,天下即將分崩離析,讓他們出山後廣收門徒,開宗立派,準備在天下大亂之時為國效力。
又過了五年,師父又命其他四位師兄也一起下山,根據各自的喜好選擇職業,選擇道路,但宗旨依然是為國效力,不得禍國殃民,於是師兄們便都離開了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