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朝廷下令修建的,後來嘛,反正都是連娘娘,過路的人看見廟宇就進來上一炷香,慢慢的,香火就鼎盛了。”
“那咱們也上一炷香求連娘娘保佑咱們高中!”
學子們不僅上香,還留下了詩作,看守娘娘廟的廟祝就把這些詩作收集起來掛在牆上,漸漸地留下的詩作越來越多,經過的文人墨客都要留一首讚美的詩文,時間久了,廟裡香火鼎盛,美名遠揚。
當然這些是後話。
朝中加恩科就是他們這些學生們的機會,恩科舉辦倉促,很多學生不一定能趕到,他們早點趕到京城,早點參加科舉,也好早點考上做官,他們也要做一個像連娘娘一樣一心為百姓的好官!
科舉考了九天,今年的恩科考試跟以往的考試不太一樣,統共分了三大科,什麼理科文科和農科,理科考的主要內容是測算數學以及天文地理知識,文科考試與平常的科舉考試內容一樣,還有農科,不會寫文章不會作詩,隻要識字能表達清楚,會種地就行。
“還能這樣科舉?”
考試前,大家根據自己擅長的科目可以自由選擇,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科舉,考試出來,大家都在討論。
“聽說這樣科舉是皇後娘娘提出來的,凡是讀書參加科舉的學子,哪個不想著做高官,隻有沒有關係又有才學的人才會被擠去做農官,這樣的話,有才學的人大材小用,哀歎命運不公懷才不遇,而那些沒什麼真本事隻會逢迎的人卻高官厚祿德不配位,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俺隻會種地,沒想過去當大官,俺就去做農官,把地種好就行,俺不去跟彆人爭!”
參加農學考試的學生每個人臉上都笑吟吟的,對他們來說,農學的考試更簡單,考上就能做官,實現抱負,挺好!
文理分科也是為了將技術人才分出來。
大多數搞技術的不擅長人際關係,根據考試成績,安排到專門的崗位上去。
隻要技術過硬,這樣的人才根本不會被埋沒。
而文科考試則比以往更難,選擇文科的考生愁眉苦臉,本以為恩科考試會簡單一點,哪料到這次考試簡直就是地獄難度!
不過考試完了,就不再多想了,安心等著放榜,說不定彆人也覺得難,考得還不如他們呢!
考試完,京城明顯比平常熱鬨,從籌辦恩科考試到考試落幕,又到了金秋八月,三十六樓的老鴇高興得合不攏嘴,一晚上能堆起來金山銀山。
已經許久沒有這麼熱鬨過了,朝廷乾脆大手一揮,批準了三十六樓提出的籌辦花魁選拔賽的請求。
每日都有花魁遊街,引得京城的街道上人山人海。
羽公子趴在窗戶上唉聲歎氣。
“我要是去掛牌,今年的花魁還得是我!便宜他們了!”
可惜他對麵坐著的是一點兒風情都不懂的曲平,這家夥從來就沒有過表情。
“惠濟堂已經進入正軌,下一步準備擴招,娘娘說要借著這次選花魁給我們籌錢,你彆去搗亂。”
羽公子癟嘴。
他哪裡搗亂了?想當年,皇後娘娘為了追捧他,還專門定製了一件他穿過的羽衣呢!
哼,他要是把這件事情宣揚出去,敢問京城誰敢跟他爭鋒?
不過,他要是敢那麼做,皇後娘娘估計會提刀砍了他。
“還有件事,一並彙報給皇後娘娘吧。”
羽公子托腮故意盯著曲平看,“成王今年收買了不少考生,估計他還沒死心。考生名單我整理出來,你幫忙轉交皇後。”
“你自己怎麼不去?”
羽公子又開始歎氣。
“我生得這般花容月貌,當然得趁著回京的機會去三十六樓會會故友,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