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秦陵兵馬俑(1 / 2)

很快大家便到了臨潼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所在地,大家下車後跟著節目組安排好的導遊走進了展廳。當一眾嘉賓看著眼前雄偉氣勢震撼人心的陶俑,內心忍不住一陣激蕩。

各位老師好,歡迎來到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隨葬用的大型陶塑作品。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徏臧滿之。"

秦俑坑的修建工程約始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到前209年因陳勝、吳廣起義而被迫停工,前後費時約10年。陶塑兵馬俑當是秦始皇在世時由全國各地征調來服徭役的大批匠師與刑徒所製作。

我們現在看到為數眾多、造型精美的陶塑兵馬俑布成麵向東方、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軍陣場麵,再現了秦軍軍容整肅、奮擊百萬的宏偉氣派,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是秦始皇"示強威、服海內"主導思想的產物。從陵園總體設計的角度來考慮,也是秦代禁衛軍的真實寫照,象征著守衛陵園的職能。

我們現在已經挖掘保護的兵馬俑坑主要有三個:一號坑為步兵部隊呈品字形排列,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麵積為14220平方米。二號坑呈曲尺形,麵積為5000平方米,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呈凹字形,麵積為520平方米,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

秦兵馬俑場麵宏大,威風凜凜,隊列整齊,展現了秦軍的編製、武器的裝備和古代戰爭的陣法。

陶俑身高1.75米~1.95米,多按秦軍將士的形象塑造,體格魁偉,體態勻稱,皆是按照當時的秦軍的模樣製成。陶俑又按兵種的不同分為步兵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將軍俑等。

步兵俑身著戰袍,背挎弓箭;騎兵俑大多一手執疆繩,一手持弓箭,身著短甲、緊口褲,足蹬長統馬靴,準備隨時上馬拚殺。

車兵俑有馭手和軍士兩種,馭手居中,駕馭著戰車,軍士分列戰車兩列,保護馭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