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從周心頭雪亮,當即說道:“三郎,末將有個不情之請。”
朱全忠頷首:“說來。”
葛從周:“三郎何不與張公做個賭注?”
張全義詫異地看著葛從周,不明白怎麼會扯上賭注?卻聽葛從周繼續說道:
“若張公真的肯為國分憂,給三郎獻上一年軍糧,三郎便先赦了那小兒。隻是,不知張公可願拿出一年軍糧,來救這小兒性命?”
朱全忠差點笑出聲來,張全義治理洛陽兩年,第一年成效不大,去年卻喜獲豐收。從洛陽收走一年軍糧,恰好把他這一年的收獲,搜刮的七七八八,合著這田舍翁兩年辛苦,到頭來基本都進了自己囊中,朱全忠心情好生歡暢!通美真乃能臣!他的要求,正好符合了自己送人情不能隨便送的原則。他兩隻眼看著張全義,心裡卻暗自嘀咕:你要救那小兒,且看是否真誠?
張全義完全可以駁斥,這不是跟土匪綁票索要贖金一個調調嗎?何況張某不過是好心求個人情,張某和那小兒非親非故,怎麼就要被敲竹杠?但他一向誠實,猶豫一下還是開口問道:“卻不知使相的一年軍糧,合該多少?洛陽雖然去年薄有積蓄,卻也未必能夠供得上。”
朱全忠腹內大笑,卻也不想過分為難這個老實人。一個是要張全義的洛陽來做後勤支撐,另一個也準備讓節度副使裴迪、糧料使韋震等人,去洛陽學習一下張全義的經驗,回頭把宣武鎮的農業搞上去。
那時候的軍閥,起兵鬨事的時候當然是混世魔王,像黃巢那樣流寇主義,走到哪搶到哪,所經之處,赤地千裡;可一旦有了地盤之後,也明白豬養肥了才能吃的道理,開始保護自己的地盤。有那混得好的,做了一方節帥以後,屁股決定腦袋,那就更要努力發展經濟。剽掠就算還搞,那對象卻已經是其他藩鎮了。
有了這些考慮,朱全忠就大度地一笑說道:“這樣吧,通美,你陪著張公去找糧料使韋震,當麵算清軍糧供應所需。若張公果然為難,也還有商量餘地。大郎!”
朱友裕在一旁一直聽的津津有味,現在聽阿耶召喚,馬上大聲答應。
朱全忠說道:“既然張公用一年軍糧來救那小兒,自今日起,就莫再追那小兒了。”
朱友裕當然高興,那小兒逃向蔡州,本來也無處擒拿;現在阿耶一個順水人情換了一年軍糧,脫了他這差事,他佩服的五體投地。而張全義聽說那小兒已經不被緝拿,自以為挽救了一條幼小生靈,心裡也非常痛快。
汴州城外的李克用,也得到了王重榮送來的消息。聽說朝廷不但給了自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銜,還將他封為隴西郡王,心中大為寬慰。眾將聞訊也紛紛前來賀喜。
李克用看看周德威,笑著問:“鎮遠如何看待此事?”
周德威連忙抱拳說:“末將終於能稱司空為大王,自然欣喜不已。”
李克用笑了起來:“你當初的那個計較,現在看來還真是好用。這使相名銜啦,郡王封號啦,如今朝廷是可著勁往我們這裡塞。”
周德威眼裡閃過一道亮光:“臣記得原先說的是,要大王不斷向朝廷申訴此事,總要讓朱三時刻被朝廷忌諱才好。”
李克用想了一下,忽然故意問:“鎮遠,封郡王的是我,你為何欣喜?”
周德威當然明白李克用的意思,馬上朗聲說:“大王,此事末將倒是有四個計較:第一個,我等眾人跟隨大王南征北戰,便是為了匡扶社稷,救民於水火,官家認可咱們,當然至關重要。”
李克用微微頷首:“第二個呢?”
周德威立即回答:“第二個計較,說來有幾分尷尬,就是人皆有私心。我等追隨大王,自然也想靠了這一刀一槍,謀個富貴。如今大王做了郡王,大家夥前程敞亮,自然欣喜。”
邈佶烈等人都轟然叫好。
李克用看看邈佶烈,忽然想起一件事:“雖然如此,朝廷又給朱溫賜名朱全忠。哼,孤看他哪裡忠?必是個大大的奸臣!”
看著眾將頻頻點頭,李克用接著挺胸說:“朝廷賜名,孤這郡王,也可賜名!邈佶烈,孤賜你改名李嗣源!”
李嗣源連忙跪下:“多謝父王賜名!”
李克用讓他起來,周德威笑著說:“恭喜大太保,‘嗣源’兩字,好生堂皇。”
李嗣源向周德威拱手。隻聽李克用問:“鎮遠還有什麼計較?”
周德威說:“臣要說的第三個計較,便是稱王慶典,恐怕要等返回太原再正式舉辦,一個是隆重其事,是個尊崇朝廷的意思。再一個就是讓太原軍民與大王同樂,今後眾誌成城。”
李克用皺起眉頭,用手指頭彈彈王重榮的來信:“王公也說了,聖旨是送往太原。咱們是要趕緊回太原接旨呢。”
李存孝卻問道:“不打汴州了?”
李克用看他一眼:“馬軍攻城,本非長項。此番且饒過朱三也罷。”
李嗣源拉了李存孝一把,李存孝這才發現,剛才喜慶熱烈的氣氛,因為自己提起打汴州,現在已經低落下去。他連忙換個話題,問周德威:“鎮遠,你最後還有個什麼計較?快說啊。”
周德威笑著看看李存孝:“若是返回太原,有兩條路。或是經過洛陽,或是走河陽。洛陽張全義與朱三親厚,隻怕未免有些難堪。”
李克用斷然:“洛陽肯定不走,咱們經過河陽,去看看李罕之。”
沙陀軍終於離開汴州了。當數萬大軍揚起的遮天黃塵逐漸散去後,一大片新起的墳地,孤獨地留在了曠野上。五月的風掠過墳頭,掠過那幾塊石碑,那是史敬存、薛鐵山和賀回鶻、陳景思等人的墳墓。
這些石碑,將要在這曠野上飽經風霜雨雪,最終逐漸傾圮。
改變曆史的上源驛之變,到此終於畫上了句號。但影響今後中國政局幾十年的朱李兩家的征戰,此刻才剛剛開始,這一大片新墳,就是上源驛之變的省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