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個周末,正好趙建國加班,葉利勤跟著趙茜來到單位衛生所玩,周末衛生所隻有一個值班醫生和兩個值班護士,感覺這個年代的人很少生病,輸液的更少了,大多是拿了藥回家吃。
趙建國在診室坐診,偶爾來兩個病人,附近工廠的工人也有來看病的,畢竟兵工廠衛生所已經是川江附近醫療水平最高的地方了,葉利勤知道川江兵工廠轉行民用後,衛生所獨立出來變成了川江醫院,是當地唯一的一所二級醫院,也是當地級彆最高的醫院,一直到葉利勤的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搬遷到這邊,當地才有了第一所三甲醫院,為了這所三甲醫院,當地政府在地皮和財政上是下了很大的力氣的,給予了陪都醫科大學很多的優惠政策,陪都醫科大學才將第一附屬醫院搬遷到川江區,而之前的川江醫院被外地資本收購,變成了一家二級私立醫院,多年經營,一直想升級成三級醫院未果。
這時的川江衛生所還是一棟三層綜合樓,領導行政區域在三樓,內科,耳鼻喉科,兒科,住院部在二樓,一樓是急症,外科,門診,掛號室,藥房等科室。這個時候放射科,檢查室什麼的還沒有。
今天趙建國是在門診坐診,不值班的時候在內科坐診,葉利勤陪趙茜在趙建國的診室玩了一會兒,借口上廁所走了出來,趁沒人注意鑽進了外科診室,你們問為什麼沒鎖門?因為沒門,除了領導和行政辦公室,診室都是沒門的,冬天掛一個厚的布簾,夏天掛一個薄的布簾,就是這麼環保,就是這麼節儉。據說葉利勤也是出生在這麼節儉的衛生所,當時衛生所的傳奇醫生歐茂林給葉利勤接的生,這位歐醫生也是當時的業界傳奇,葉利勤進入醫學院多年聽了不少歐醫生的傳說,但是這些都是另外一部小說的故事,在這裡就不過多水字了,跑題太遠容易被罵。
葉利勤來到外科診室,消毒手術設備一應俱全,尤其是手術刀,居然是葉利勤最喜歡的貓國製式手術刀,要知道在這個一切標準以熊國製式為主的時代,有個貓國製式產品是多麼的不容易。
沒有助手和護士,一切都隻有自己來,這一切難不倒葉利勤,前世葉利勤也是響應國家號召支援過偏遠鄉村的熱血醫生,消毒麻醉止血等藥品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