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之重遊人間四十年》全本免費閱讀
一九八三年元旦的時候,葉國興弄回家一台照相機,珠江牌的,據說是葉國興從二手市場淘換回來的,要了葉國興一個月的工資,裝在一個皮革盒子裡,拍照片要豎著拍,黑白照,用國產膠卷能拍十一到十二張,因為有一張預留的測試膠卷,為了節約,陪都俗稱偷一張,表示可以多拍一張。如果用島國的膠卷,能拍28到30張左右,拿在手上很重,滿滿的年代感,看著葉國興興奮的擺弄照相機,葉利勤知道,未來二十年,島國會瘋狂的輸出這一淘汰的技術,瀕臨破產的島國科大,福土公司會在我國賺的盆滿缽滿,而島國的第一科技公司泥所公司,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生產商用數碼相機。
不過葉國興買的這個相機質量確實不錯,在葉利勤的記憶裡,未來的十多年都沒有壞過,替葉家記錄了不少歡樂,落後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奮起直追也不能一撮而就,這個時代的人是真的偉大而可愛。
接過葉國興遞過來的照相機,葉利勤想到一個事情,從自己的珍藏畫本裡翻出一張收據,保存完好,但是字跡的地方開始掉色,但是還是很清楚的能看見內容和郵電局的專用章。葉利勤將這葉國興八零年買郵票的收據貼在牆上,打開相機前麵的雙的鏡頭,相機上麵的觀察鏡,葉利勤低頭,對準,一按快門。哢嚓,葉家相機第一張測試照片應聲落。
葉國興驚奇的看著葉利勤。“你會玩這個。”
“恩,很簡單嘛,開天眼的時候見你用過。”葉利勤解釋道。
“等膠卷用完了,洗出來,買個好點的相冊保存起來。”葉利勤接著說道,“如果第一張沒拍好,下次我們重拍。”
葉利勤說完把葉國興買郵票的收據重新收好,收據和郵票都藏在葉利勤珍藏畫本的書頁裡。葉利勤再把畫本放進鐵盒子裡,把鐵盒子放進皮包裡,再把皮包放進櫃子裡,這是目前葉利勤最有效的收藏方法,明年應該能買到空的集郵冊了,按前世記憶的話,有了集郵冊,對保存郵票就更好了。
元旦節,周秀芳和葉國興就把12張相片霍霍完了,一張照片的成本洗出來大概在3毛錢左右,那時一斤豬肉不過才一元錢,但是光有錢不行,還需要有肉票,葉利家肉票還是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