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寫信(1 / 2)

《一九八零之重遊人間四十年》全本免費閱讀

賣包子,餃子,抄手都講究皮薄肉嫩,當然後世也不乏有咬三口看不見肉的饅頭轉基因包子,但在這個年代,行有行規,皮肉生意就有皮肉生意的規矩,皮要多薄?剛好湯汁不漏;有多少個褶子?剛好封住肉香;底有多厚,生煎到金黃的時候包子剛好全熟;肉餡幾兩?肥瘦占比?蟹黃幾錢?全都有自家的標準,而這標準不需要相關部門來檢驗,傳一代人養一代人,就是最好的合格證。

老陳家吃蟹黃生煎包的順序是揭開麵皮,這個弄法又叫開天窗,先吃肉,這時候雖然湯香四溢,但是燙嘴啊,所以先用勺從包子裡舀出一個丸子,不是白丸子也不是紅丸子更不是四喜丸子,就是簡單的蟹肉丸子,吹一吹,還是燙,沾一下醋碟,然後一口咬破,因為之前喝了鐵觀音,味蕾處於睡眠狀態,這口下去後,蟹香滿溢,味蕾從極致的安靜瞬間轉換成極致的活躍狀態,食欲的提升也帶動心情的愉悅。

這時也可以來一口鴨血粉絲中的粉絲,平複一下肉丸裡麵肉油的肥膩,為下一波味蕾衝擊做準備。

吃完肉丸,湯汁還是燙嘴,但是又沒有那麼燙嘴,已經不會把嘴燙起泡,不能等湯涼了再喝,那時候就沒有喝湯的意義了,這時候斯文的可以一勺一勺舀著喝,也可以舀出整個生煎包,順著包皮,包子皮一口喝下去,人間美味,莫過於此。一定要趁熱,煎包的熱植物油被底皮過濾,高溫的油氣混合蟹黃肉汁在狹小的空間產生的化學反應,其最終就是動植物脂肪,碳水和嘌呤,食鹽,香料等分子的活躍運動,一旦失去溫度這個支撐,尤其是占比最大的動物脂肪就會歸於平庸,從而對味蕾失去吸引力。

聽過買櫝還珠嗎?古時候稱為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其實就是最早段子的原型,大家知道這個段子,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個段子的創作背景。

話說,古時候,有個人做的生煎饅頭做的非常好,不但在自己國家供不應求,還遠銷國外,最開始國外的人沒吃過生煎饅頭,隻吃餃子餛飩,為了搶占餃子餛飩的市場,做生煎饅頭的就在饅頭裡加了肉餡輔以蟹黃,香料,一起生煎,最後果然在國外大賣,並且驚動了國外的國王,本來想買回宮嘗嘗鮮,奈何生煎饅頭隻賣堂食,不設外賣,於是國王就帶了自己最寵愛的韓姓妃子來到遊戲間捉迷藏,派侍衛把賣生煎饅頭的抓進宮,在宮裡製作生煎饅頭。

生煎饅頭端上來,沒人告訴國王怎麼吃,國王吃完肉湯,讚不絕口,賜名生煎包,並把吃剩的包皮賞賜給韓姓妃子,韓妃子覺得皮生軟糯,皮底酥脆,油而不膩,十分爽口,不是肉糜等俗物可比,於是先創作了買珠還櫝的段子,希望驚醒世人,吃生煎包一定要吃皮,而且要吃底皮。但是後來又怕國王失去聯想,所以就將買珠還櫝改成了買櫝還珠。

在魔都本就沒有什麼生煎包,有的就是生煎饅頭,陳思雨最喜歡的就是從生煎包的皮底,而且也符合她將好東西留到最後吃的習慣,鄭淑媛因為年老的原因,更傾向於把皮底泡在鴨血粉絲湯裡,至於陳麗萍,所謂舐犢情深,她則更傾向於買珠還‘犢’,把底皮剝出來,讓給陳思雨吃。

三個人這頓飯吃得既踏實又溫馨,其樂融融,吃完生煎包,跑堂適時的換上一壺熱茶,正好三人解一下油。

吃完結賬,好貴的,三個人吃了半斤糧票和兩塊多錢,不過貴有貴的道理是吧。

“思雨,想看看魔都的大商場嗎?裡麵好看的東西可多了,說不定有你喜歡的新衣服哦。”

“姥姥,我們出來大半天了,要不回家休息吧,我累了。”陳思雨其實不累,陪都爬坡上坎的體格,在這裡都是**毛雨,但是考慮到姥姥年齡大了,所以提議回家。

“彆說,你這麼一提,是有點累哈。”老太太也覺得有些疲勞。

“可不嘛,媽,我吃飽了就犯困,而且這幾天在船上雖然沒怎麼動,但是其實也沒休息好,所以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商場我們改天,說不定到時候麗雅還要一起來呢。”陳麗萍也很欣慰自己女兒的善解人意,所以也同意回家。

“彆提麗雅那個死丫頭,要不是她攛掇你弟弟,她二哥這次也不會跳出來跟我抬杠,你們三個,就她蔫壞,占便宜從來不落,吃虧是從來不沾身。”

“好了,媽,過去了,都過去了,我回來了,我來替你教育他們。”陳麗萍勸慰道。

“對,長姐如母,打小就是你替我帶他們,現在你回來我也省省心。”鄭淑媛放心的牽著陳思雨走向公交車站。

一路無話,中午乘坐公交的人少,三人很快找到一個長排的三人坐,陳思雨最裡麵,老太太坐中間,陳麗萍坐到最外麵,陳思雨看著窗外,任由老太太靠著自己的肩膀,陳麗萍又斜靠在鄭淑媛的肩頭,隨著汽車的晃晃悠悠,兩人帶著疲勞進入了夢鄉。

“到站了。”隨著陳思雨充滿活力的聲音喊起來,鄭淑媛和陳麗萍相繼醒來。

“思雨,你沒睡一會兒?”鄭淑媛看著精神抖擻的陳思雨,關心的問。

“我在車上睡不著,還是回家再睡。”陳思雨答。

三人下了公交,路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