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安接過麻繩,對葉利勤說:“半個小時,就呆在觀裡,我一會兒來接你們。”
“安哥,多打點。”劉佳見要求得到滿足,不顧葉利勤難看的臉色,從後背跳到葉利勤身上,雙手摟住葉利勤的肩膀,雙腿夾住葉利勤的腰,然後跟葉利安告彆。
“你下來!”葉利勤不願意背劉佳,讓劉佳從背山下來。
劉佳哪管你這個,“就不。”
葉利勤沒辦法,隻好背劉佳上山,好在青雲觀不遠,兩三步就到了。
青雲觀,位於小點山後山上一片狹窄的坡頂中,兩邊是懸崖峭壁,中間的庭院裡有一口古井,清澈的泉水在古井中靜淌,營造出一片寧靜祥和的氛圍。觀內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紅牆黛瓦,錯落有致地散布在山頂,仿佛是大自然與人文建築的完美融合。
青雲觀進正門前有一個前廳,供奉的是小點山山神,威武莊嚴的山神因為蛛網亂結而少了幾分神采,多了一絲寂寞。
在山神廳門口,劉佳拗不過葉利勤,隻好從背上下來,舉頭三尺有神明,背著實在不像樣子。
穿過山神廳,進入青雲觀正門,正門有個類似傳達室的門房,一個徒弟
正在門房裡打盹,天氣冷,門房還備注著火爐,火爐就是普通人家常用的那種煤炭爐,跟大家印象中的老君煉丹爐不搭界,這裡的大師傅也沒有三昧真火。火爐上燒著熱水,火不大,熱水沒有沸騰,隻是輕輕的冒著熱氣,靜怡中透著絲絲仙氣。
葉利勤跟劉佳沒有驚動門房的青年道士,輕輕的跨過門房的門檻,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絲仙氣,大過年的都不容易,神仙也有打盹的時候。
穿過門房,進入青雲觀的庭院,觀內的庭院布置簡潔大方,一顆碩大的銀杏樹盤根錯節,樹蔭婆娑,地上還依稀有一兩片黃色的樹葉,庭院中古井的石刻古香古色,井內水波粼粼,井上的一根橫梁上套著打水的水桶,水桶輕輕的滴漏井水,仿佛在述說著歲月的沉澱和智慧的積澱。
庭院兩邊分彆是偏殿和廁所,偏殿供奉的是**神王靈官,廁所就不介紹了,男左女右,說明這跟小林寺不一樣,也接待女居士。庭院正麵就是青雲觀的大殿。
青雲觀的大殿巍峨挺拔,屋簷上掛滿了風鈴,微風吹過時,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殿內香煙繚繞,幽幽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尊古銅色的玉皇大帝靜靜地屹立在大殿中央,神態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玉皇大帝,是兔國道教中最大的天神,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當然這個一切事裡邊除了猴子,要不猴票怎麼那麼值錢呢。
玉皇大帝下邊,還供奉有三清神像,香煙嫋嫋,仿佛將人們帶入了另一個神秘而祥和的世界。
“哥,你之前說道教最大不是那個太上老君嗎?怎麼這裡最上麵供的玉皇大帝?”劉佳不解的問。
“你沒看猴子那戲嗎?不管是齊天大聖還是弼馬溫,也是給玉帝打工的,區彆就在於有沒有編製,太上老君就屬於編製內的打工仔,拿錢多乾事兒少,背鍋的都有臨時工,為什麼這裡叫青雲觀,太上老君的青雲路都在這裡,你說這裡是不是該供奉玉皇大帝?”
“哦,有道理,那財神殿呢?我們去給財神上炷香。”劉佳看得出來,是個小財迷。
“首先,神仙吃飯講究過午不食,上香等於請神仙吃飯,所以過了中午十二點,不能上香,再說了,神仙沒有星期天,難得春節放兩天假,現在財神在天上述職呢,對我們說是述職,其實就是公費療養休息,初四才回來上班,上香要麼正月初一子時上頭注香,要麼就等初四子時上迎神香,現在你彆多事兒,惹得神仙煩你。財神殿在我們進門的那個門房的上麵,我們回去的時候,繞旁邊的小路,可以去到財神殿,而且財神殿是兩條路,一邊進,一邊出,起點終點都在門房那裡。”
“哦,那大殿後麵也有條路,那後麵是什麼?”劉佳就是一個好奇寶寶,什麼都看不夠。
“後麵是道士師父修仙居住的地方,一般布置得有迷蹤聚靈針,你進去容易迷路出不來。”
“咦!我不信。勤哥,你瞎話是張嘴就來。”劉佳也不是沒腦子,聽得出葉利勤話裡的意思,沒要求去大殿後麵。
回到庭院,銀杏樹下有石桌石凳,劉佳擦了擦凳子,而葉利勤直接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