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其樂融融(1 / 2)

怪物的美好生活 西牛皮 3076 字 11個月前

粱本英自行離開後,李婉初手裡攥著馮用林的血遺書,仍呆立在院中。她此時,如在夢中一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剛才的視聽。剛才粱本英,在這封血遺書上指出了七個字,這七個字連到一起顯示的信息,讓李婉初如遭雷擊。而這七個字便是:“我不想死,方翰宗”

粱本英自幼研究文字,喜愛書法,自己也寫得一手好字,所以對筆跡也頗有研究。雖然,她這些年,隻在家中做個主婦。但每當閒暇,也還是專研一下文學、書法方麵的東西。她剛看到這封遺書時,先是一驚,但不得不說,馮用林確實是個人才,這用手指寫的血書,也顯露出他的一手好字。

這粱本英把遺書讀完,覺得這人的書法和文筆都不錯。不過總覺得這血書上麵,有些東西讓她看著彆扭。最後就發現了這七個字,這七個字的下筆順序顛倒了。其實,這也不算什麼。但是她看得出,這是書寫的人,有意而為之。因為隻有懂書法的人,才能看出一個字,下筆順序顛倒帶來的視覺反差。

尤其是這封遺書中的“我”字出現了4次,還有“不”字出現了三次。而在“我馮氏一族中,的這個‘我’”還有“不想,中的‘不’”這兩個字,明顯和其他的不同。再往下濾著看,就是“不想的‘想’”字“鹹至九死的‘死’”;“方思萬難的‘方’”;“澄潭翰墨的‘翰’”;“企望隔世尋宗的‘宗’”這幾個字都是倒下筆。而連起來,就是上麵那句話。

當然,如果不是喜好研究書法的人,很難看出這其中的筋節。但也許是天意,今天碰巧讓粱本英,看到了這封遺書。隻是粱本英開始想著:這事與她無關,而且涉及到人的生死,更是避之而不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就沒想告訴李婉初。但後來被李婉初感動,她覺得,自己既然看出了隱秘,就應該跟李婉初說明,希望能對她有所提醒,讓她有所戒備。

而這時的李婉初,大腦一片混亂。她確信粱本英是好意提醒她,而不是在刻意賣弄。誰也不是傻子,要用這種事來炫耀。但她實在不敢相信,馮用林一家三口,是被方太爺所殺,可她又不得不信。因為馮用林被她藏在那處崖洞的秘密,隻有她和方翰宗知道。而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前些日子,她看去照看方翰宗時,覺得他行動都困難,怎麼會跑到那麼遠去殺人?難道,這方太爺一直在偽裝?殺馮家三口,是為了他的複仇計劃?她一時想不通,也無法想通。她急忙跑到皓月城去找方翰宗,想當麵問個清楚。可是等她到了方翰宗家,這裡已經人去樓空,方翰宗已經離開了。

李婉初在方翰宗家,等了一夜,也沒見他回來,她徹底迷茫了。她和妹妹自四歲時,家族遭遇滅頂之災,最後太奶奶傷逝前,把她們托付給方翰宗照顧。這位方太爺對她們關懷備至,疼愛有加。一直照顧她們姐妹,都進入門派。後來妹妹被人惦記,若不是方太爺提前得到消息,並協助妹妹逃走。那後果很可能是,妹妹慘死,到如今她將舉目無親。她一直把方太爺,當做,除了妹妹之外,唯一的親人。

而這位方太爺,在她的印象中,一直是那種善良慈祥、和藹深沉、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人。他為何會殺,馮家三口這種正直善良,和無辜的人?她真希望粱嬸看錯了,這一切都是誤會。可是,她理智的想到:馮用林在絕望之時,留下的遺書,不可能是胡亂寫出這種隱機。他是希望有人能看懂,讓自己無辜的一家三口,不會屈死的不明不白。這封血書飽含著煎熬的血淚,和極度的不甘,可以想象他當時有多痛苦。

李婉初覺得,自己又失去了一位親人,她感到好無助,莫名的孤獨感油然而生。同時一種恐懼在她心底浮出,讓她有些不寒而栗。她苦難的身世,艱難的境遇,無人可以傾訴,更沒有人可以信賴。她不想再呆在這裡了,她要去找妹妹,去太史言的家裡,那裡讓她覺得安全和溫暖。

等李婉初進了太史言的家,看到晚飯剛準備好。在正房的客廳中,太史言夫婦,還有範修文,自己的妹妹李婉心,都圍坐在飯桌前,還有薛滿倉和駝子嬸也在。在太史言家裡,可沒那麼多規矩。大家都是親人,要不是坐不下,他讓傭人丫鬟都一個桌子吃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