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有6棟家屬樓和10棟彆墅。彆墅都是給,高級指揮官居住的。他們攻入小區後,用兩輛裝甲車,封閉了小區的出入口,暫時擋住了小區外的喪屍。一路擊殺小區內的喪屍,同時,挨家挨戶的搜救,那些專家、學者。最後他們隻找到了13位幸存的專家,和小區內存活的部分軍官家屬。總共,52人。而此時,由於槍聲和爆破聲的吸引,整個小區已經被十多萬喪屍包圍。他們的彈藥,也基本消耗的差不多了。他們已經,衝不出去了。
但他們的戰鬥,並沒有結束。幾十萬喪屍的攻擊,沒用多久就突破的裝甲車的封堵。還好,魯建軍有先見之明,提前讓這52位幸存者,都撤退到彆墅區。因為這裡有高牆防護,大門也非常堅固。他們一路阻擊著已經攻入小區的喪屍,也退進了彆墅區。到這時,守衛戰士已經全部犧牲。而他的特種兵連隊,也隻剩下58名戰士。
退守彆墅區後,魯建軍帶領著58名戰士,分彆把守在,彆墅區的四周5米高的防護牆下。消滅那些偶爾翻過高牆的喪屍,他們不敢再用槍械,隻能用軍刺和軍刀,和喪屍肉搏。一直戰鬥到晚上,牆外的喪屍不再成堆的攀爬過高牆,他們才算能稍作喘息。可此時,衛星通訊徹底中斷了。
由此,包括莊效國在內的,3位高級軍官。包括13位專家在內的,52名幸存的軍屬。還有58名特種兵戰士,共113人,被喪屍圍困在這個彆墅區中。好在,有高牆防護,有幾十名特種兵戰士守衛,這55人,才生存至今。但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們的生活條件,也是十分艱苦。而且,也經常伴隨著危險發生。
劫難降臨後的第三個月,變異喪屍出現了。經常有風行喪屍,輕易越過高牆。還好,這裡有58名身懷絕技的特種兵,守護著他們。但,為了保衛這些專家和家屬的安全。到現在已經犧牲了,16名特種兵戰士。此時,包括三位軍官,和13位專家的55位幸存者,都集中藏身於,彆墅區中間的兩棟彆墅中。其他外圍的8棟彆墅,已經成了緩衝區,和特種兵戰士的堡壘。
這些彆墅的麵積,都在四百平米左右。而且,都有院子和地下室。這十棟彆墅,都是和莊效國一個級彆的高級將官,國家給的特彆待遇級彆墅。裡麵都存儲著大量的,戰備用食物。其中包括,壓縮餅乾、罐頭等各種軍用食品。但,一年多的時間,一百多人的消耗。就算那些專家,計算了每天維持人體,基本活動的營養攝入量,定量分配食物。大家都已經餓得麵黃肌瘦了。但到現在,剩餘食品的存量,也維持不了幾天了。
至於,韻川山基地的指戰員們,是如何知道距離此基地,兩百公裡外的司令員,和13位專家,以及這些家屬還活著?那就要感謝,當初莊效國的戰略指揮安排,和幸存的13位專家中,有一位軍事科學院,信息工程專業的專家尤信良。他們兩邊都找到並能夠使用,老式的電報機。在劫難發生的兩個月後,他們通過這種百年前的,遠程通訊方式,取得了聯係。
這也是,韻川山基地的駐軍。不斷向耘都市的喪屍,發起突襲的原因。而,榮建裡15號院,彆墅區裡的幸存者中。有一位正是,奈烏娜和太史言要找的趙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