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卷雲墨掩星河,暴推重浪排山溭。傾捩淩川飛雨箭,倒引天雷裂森羅。
7月17日傍晚,墨本洲大陸的西北部,及其西北部海域,出現了異常的天氣。
往簡單點兒說,就是海上起大風暴了。往複雜點兒講,大概其就是東暮洋極北海域,突然出現一股高氣壓寒流,一路向西南方的熱帶低氣壓區域侵襲,與暖濕氣流相遇後,逐漸形成了海上的超級風暴。
雖然,這個熱帶氣旋的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了190公裡的時速,已經屬於超強台風的級彆。好在風暴中心,並沒有途徑3號基地。而是從3號基地,與墨本洲大陸西端岬角正中間的大洋麵上旋過。
但,由於台風的半徑,已經超過了1400公裡,導致這兩個區域,都落進了這場風暴的外圈螺旋雨帶。
遭遇到這種惡劣的天氣,也甭管是屬於“厄爾尼諾”還是“拉尼娜”現象。反正,諾輪星上也沒有這些氣候學的名詞。但,有句俗話應該在哪兒都比較普及,那就是:暮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隻是,在這種暴風驟雨,巨浪滔天的海麵上,也沒什麼木質結構的連環戰船給你燒,想放火肯定是沒戲。
但,對於人類強者和某些強大的生物來說,借助這種極端天氣,在夜間對敵人發動一場奇襲,正是天賜良機!
不用說,在這種被颶風暴雨,隆雲泄電的超強對流氣團,所覆蓋的區域內,無論什麼光譜、電磁波、束光視頻等衛星遙感信號,肯定都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雖然,以諾輪星如此發達的電子通訊科技,在各種信號的抗乾擾、抗衰減技術上,都達已經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但,這僅限於,以量子纏繞為基礎的量子通訊信號。
而依賴於光譜,光學,和電磁波等硬件為基礎的,各種遙感成像技術,就很難透過這種強台風氣旋,那十幾公裡厚的積雨雲層,去探測和清晰分辨,星球表麵上,被雲層覆蓋下的物體。
雖然,勇者號母艦上,橋樓旁那座組合桅上的多相位量子雷達,具備很強的抗乾擾能力。但是,可探測距離隻有4百多公裡。所以,隻能等敵軍進入了探測範圍,才能獲取到他們的兵力規模,和兵種構成等情報。
從晚上8點開始,天海一線間,狂風驟起,烏雲覆濤,電閃雷鳴,急雨紛飛,熱帶風暴的外圈雨帶,從東北方海麵,向基地滾滾而來的時候。3號基地的全體將士,已經各就各位,全副武裝,進入了緊急備戰的狀態。
這種極端天氣的出現,軍團的所有指揮官們都非常清楚,如果迪麗莎組織,要對3號基地發動突襲,一定不會錯過這次,大自然釋放給他們的時機。
此時,基地的各艦船,同時開啟了3級源力防護罩,抵禦狂風躁浪的衝擊。當然,抵禦這種程度的風浪,用點兒相對便宜的源力能源,已經足以。
雖然,在風浪過大時,難免會導致船體有些搖晃。但,隻要有源力緩衝應力裝置中的動態配重,船隻在海麵上,就會像不倒翁一樣,絕對不會傾覆。
事實上,哪怕是風暴中心從這裡經過,隻用二級的源力防護,就完全可以確保,各種艦船的四平八穩。
隻不過,人家西元洲軍方家底兒足夠厚,不在乎那點兒三級靜態源力。再說,抵抗這種風暴的破壞力,也消耗不了多少三級源能。
可珍貴的五級源力晶石就不同了,那必須是能省則省!隻在敵方兵力,突破了遠程火力的封鎖後,即將短兵相接之際,才有必要開啟5級源力防護,保護基地的艦船不被擊沉。
因為,要合成4級的靜態源力,要消耗掉幾百倍的三級靜態源力。而普通的4級源力,要合成5級源力,幾乎也是同樣的比例。也隻有太史言那種,蘊含著極高能量密度的4+級源力,才能形成那麼低的比例係數。
可人家莫團長,如今已是西元洲軍政兩界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雖然他的真實身份,是99號特殊源種。但,以他如今的地位,除了馬默一天到晚,親兄熱弟的哄著,還有誰敢要求他輸繳源力?
這會兒功夫,太史言已經披掛整齊,身穿著墨藍色皮甲,皮甲的胸、背、兩肩和小腿處,都模印著亮銀色,極簡風格的水波雲雷紋,更能凸顯穿著者的矯健利落和英武強悍。
太史言看著自己這身皮甲,又回想起前麵有三次行動,他所穿的皮甲,都是這種皮色和紋飾。說實話,他還真挺中意這種設計。也不知道,特情處那幫管後勤的乾事,是怎麼摸到他這方麵的審美傾向。
不過,他的這件皮甲上,沒有外置的源力晶石插槽,而是在背部,為他特製了一個長條的收納囊。裡麵插著那把,縮成大擀麵杖的,碳絡鎢銅長柄樸刀。
他從那三名熔機仆俑手中,繳獲的這三把長兵刃,他自己留下了樸刀。另兩把,長矛給了上官洛穎;那老費頭,就隻能領走那把長柄戰斧了。
至於,這三把長兵刃是如何伸縮的?他自己肯定是捅咕不明白。後來在飛艇上,老毒告訴他:這三件家夥事,跟青玄山府齊曲兩家用的那種,可伸縮式長柄武器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這三件兵器,應該是內置有,非常精密的能量驅動機括。讓他仔細觀察,柄杆表麵的金屬紋路,有沒有與整根金屬柄的紋路,存在細微差異的地方。太史言這才在四楞刀攥的前杆,找了4處有拇指大小的螺旋細紋。
當他用手握住此處刀柄,4根手指按在這4個細紋上,輸入源力後,隻聽“瑲”的一聲,這把長刀終於縮成了黑擀麵杖。連二尺多長的刀頭,都能像折扇股一樣,縮回長柄的空管裡。
等他再一注入源力,刀頭彈出,再看整段刀身,烏光溜滑,猶如一體鑄造,竟然找不到任何縱向的間隙。就連老毒都忍不住感歎,打造這件兵器的工藝之精湛,已經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有了這件長兵器,可他從沒練過長刀的武技套路,等上了戰場,如果隻是對付那些小怪,倒是簡單。也甭管碰上多少,他直接紮進怪堆兒裡,去無限橫掃千軍,就能搞個七七八八。
可要是遇到硬茬子,光靠耍起大刀一頓亂掄,就算他吃不了什麼大虧,但能發揮出的戰鬥力,肯定是趕不上,他用單刀施展出破焦十二破擊時犀利。
而一旦他被敵人拖住,或一時半會拿不下對手,先不說會不會貽誤戰機,影響整個戰局啥的?首先會導致大部隊的傷亡人數增加,恐怕是在所難免!
這就跟在大多文藝作品中,對古代戰場的描寫和演繹相類似,在一場戰役中,雙方主將對戰時的輸贏,基本就主導了這場戰役的勝敗。史實如何無所謂,起碼這種設定,大家都喜歡。
而在這顆,靠武道掌控人類社會的星球上,即便進入了高科技時代,一旦有戰事興起,在每場戰役中,當遠程火力交鋒結束後,到了真正決定勝負的白刃戰階段。雙方強大的主將和將領之間,必然會形成相互鉗製。
這一點,太史言也非常清楚。可自從泰鉑納米武器問世後,諾輪星現今的武者界,長兵器的武技已經遺落了多年。尤其是兩洲之戰後,很少有武者還會去修習長兵刃。
兩洲的武者協會也都把那些,用於修煉長兵器的卦限級虛擬現實演練模塊,全部封存了起來。這些幾十年前的舊代碼格式和老模型,已經無法匹配和上傳到,如今這些更為先進的硬件終端上,供武者習練。
就算是為了莫團長,可以讓特情的處技術組,或軍隊技術部門的人工智能係統,對這些軟件進行重新建模和數據優化。可前些日子,太史言也沒空到武者協會的演武場上,去修習這些套路。
既然這種方式行不通,那就不能在一早一晚,茶餘飯後的,找個真人陪莫團長練練?那就要請問一句:誰敢呢!?對人生徹底絕望了嗎?
那太史言還把這根,冰涼梆硬,齁兒沉的黑擀麵杖,背到戰場上去能有啥用?
自然有用!因為此時,太史言的腦子裡,已經裝著一部長柄刀的刀法。而這部刀法,卻是曲遠宗送給他的,
隻不過,另太史言都頗感意外的是,這部刀法並非是青玄山府的朔金門,那套延傳近萬年的,“九絕亂風刀”而是曲家的先祖,撰寫在一塊油絹布上的,一篇名為“燕北行記”的遊記中,描摹的一路長柄刀的招式。
上個月下旬,曲家父女的身份,被提升為本土公民後,他們自然要搬離管製區,先到太史言那套公寓中去居住。這套刀譜是曲遠宗,在收拾家中的老物件時翻出來的。
隻是,這卷6尺長,一尺多寬,已經有些發黃的淺灰色油絹布上,用於書寫內容的文字,都是藍星上亞聖國的古體象形字。甭說太史言看不懂,就連曲遠宗和老毒也都看不懂。
不過好在,曲遠宗的先輩來到諾輪星後,用這顆星球上的字母符號文字,對這路刀法招式的拆解說明,和行氣心法,都做了翻譯和批注。
但,關於這篇遊記的內容,曲遠宗說:他隻是在小時候聽長輩說過,這是青玄山府的創建者,也是就曲家的那位聖祖,中年時在藍星上遊曆天下時,撰寫的一篇遊記。
可關於遊記的具體內容,和這路刀譜的來曆?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尤其是到了諾輪星後,他們身為源種,也再沒修煉過什麼武技。在他這一脈人,子一輩父一輩的口口相傳中,便慢慢遺失了很多傳承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