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皮尺再動(第一更)(2 / 2)

四合院之光 一斤五百克 10006 字 6個月前

“領導,設計這一款飛機的人絕對是天才,看起來外形就像DC 7,但是根據數據來看,改動太大了,完全就是一款新的飛機。”

“首先長度縮短了兩米,高度也降低了部分,機翼也縮短了,發動機也全部改了,正是因為縱向發動機長度增加的原因,所以機翼寬度增加了一部分。”

“機翼麵積增加了,巡航的時候可以提供更多向上的升力,巡航的時候就比較省油。”

“可以說,這款飛機就是DC 7的原版設計師來想要改的這麼好也是很難。”

“這位設計師的這種說法應該是欺騙西方,讓西方看不到我們真實的飛機設計製造能力。”一幫子專家仔細看了咱們新的大飛機的具體數據也是驚為天人。

要知道,改一架飛機有多難,隻有飛機從業者才知道,這比設計一款飛機更難。

因為設計一款飛機並沒有過多的條條框框,而在原來設計的基礎上改就麵臨著很多條條框框。

一個不好就能導致項目失敗,咱們改的運輸機有些就失敗了。

但是這次的大飛機,改的那叫一個好。

“你的意思是設計這一款飛機的團隊比麥道公司的設計團隊都厲害?”部門領導其實並沒有看出來新的大飛機有什麼不一樣,感覺與DC 7差不多,而且劉海彙報的時候也說了。

部門領導在說劉海的時候,用的是團隊這個詞,就是下意識的要保護劉海。

當然領導覺得自己拿個大喇叭宣稱這一款飛機是某一個人設計並且製造的,估計都沒有人相信。

“可以這麼說。”專家們點點頭,要不是有保密條例,這些專家肯定就要請部門領導帶自己見見設計飛機的人。

“那我按照你們的意見,咱們這樣的設計能力,能不能設計更大的飛機?”部門領導想到的更多。

“領導,單純設計沒用,再大的飛機就要采用噴氣式發動機,沒有大型的模鍛機,製造出來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如果咱們4.5萬噸的大型模鍛機成功了,那麼咱們就有可能製造出大飛機。”

“而且噴氣式發動機的製造難度是活塞發動機的無數倍,具體的就要看研發團隊的實力。”專家們還是明白道理的,直接說了這些話。

“其實就我國現在的工業水平,這一款大飛機最合適,要是真的上噴氣式發動機,地勤人員都不夠。”專家又說了。

這個時候大部分專家還是很務實的,就是有一部分二把刀在裡麵添油加醋喊口號,項目失敗了還說彆人沒做好。

部門領導一聽這話就頭疼:“前兩年還是飛行員等飛機,現在倒好,飛機有了沒有飛行員,更彆說龐大的地勤隊伍!”

“三年前,咱們的飛機總的不足800架,包括所有的戰鬥機,運輸機大大小小一起,到今年年底估計要突破2000架了!”

“這還沒算那種單人小飛機或者是雙人小飛機。”

“但是又麵臨著運5這類的飛機退役,更新迭代比較厲害,明年年底,全國幾個飛機製造廠一年就可以生產800多架飛機,並且都是雙發四發運輸機以及客機。”

“按照一個機組成員兩人,然後還要換班,每年的飛行員缺口多達3000人,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準備把一些不合適的飛機全部淘汰,換裝成雙發四發飛機。”領導說到這些不頭疼才怪,隻是飛行員就要這麼多。

當然這種飛機爆一段時間的產能,就可以讓工人不必加班,正常上下班就是了。

所以部裡麵的領導這次把專家請來,主要就是對相關的數據等等進行論證,下一步要展示給一幫窮夥計們看,反正是以物易物交易,而且飛機怎麼也比其他東西顯得高大上不是。

要知道現在世界上窮的國家還是很多,總比買二戰那些舊貨要好,便宜點都要賣出去,畢竟飛機售後維護保養這一塊也是細水長流。

“所以再等幾年咱們工業實力到了就可以研發新的飛機。”專家們也點點頭,任何產業都不是單一的。

大飛機的產能比較低,運輸機一年可以生產七八十架,民航客機基本上50架。

主要是考慮到沒有必要爆發多大的產能。

“你們把這些數據吃透,年底的時候你們來做報告。”飛機主管部門的領導又對專家開口說道。

專家們點點頭表示明白,沒有問為什麼。

年底的時候,霍先生會到這邊來彙報工作,到時候會帶上一些經銷商那邊請的專家,根據飛行數據評估咱們大飛機的安全性。

然後還要看一看製造成本,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幫咱們的大飛機拿到飛行許可,並且幫咱們推向全世界。

一旦大飛機拿到了飛行許可,就可以在除開北美洲的所有區域銷售。

國內也不準備在這大飛機買賣上賺多少錢,國內現在也明白市場的重要性,市場是個棋盤,隻要我占了一個空格,那麼這個棋盤就少一個空格。

說的通俗點,就是我們隻要多賣一架飛機,就有人要少賣一架飛機。

這也是港島經銷商教給咱們的,他們在賣車的時候就實行低價策略,隻要我們多賣出去一輛對手就少賣一輛,汽車畢竟不是快消品,隻要把這一波打下去,對方一旦破產,以後整個市場就是咱們說了算。

國內甚至已經準備虧錢賣,最終還要跟市場價對比,聽從經銷商那邊專業人士的意見。

摩托車廠,孫愛國喝了一口茶說道:“咱們的船塢可能明年夏季能夠建成,然後你就可以敞開了用。”

“港口設施明年夏季也能完成,整個京杭大運河的疏浚工程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在與黃河交界的地方,今年冬天準備修建跟大型的船閘,預計明年年底完工。”

“下一步我聽說準備疏浚黃河。”孫愛國說出來的消息讓劉海嚇了一跳。

京杭大運河之所以發展不起來,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因為黃河比京杭大運河要高。

第二就是冬天結冰的問題。

“其實我覺得黃河治理還是要植樹造林。”劉海開口說道。

在劉海穿越的時候,黃土高原已經綠了,並且黃土高原的降水一年比一年多。

有時候自然帶來的變化比人為帶來的更容易改變環境,劉海穿越的時候,黃土高原已經大部分在種樹種草,而且種植的地方都用鐵絲網圍著,因為你要不圍著放羊的人給你吃光了。

後世就是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黃土高原降水量增加。

“這個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聽他們這麼一說,我隻是關心咱們船廠的船能不能從京杭大運河到南邊?”孫愛國這話說的讓劉海無言以對。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孫愛國這話也沒有毛病。

“反正我們這邊不急。”劉海倒是覺得,如果京杭大運河真的通了,那麼廠子裡麵以後生產一些大型重型設備,完全就可以通過內河運輸。

在陸地上運三五百噸的東西就太費勁了,水運三五百噸就跟玩一樣。

“我這邊就是給你通報一下,讓你這邊有個準備。”孫愛國點點頭。

“現在沒有什麼要緊的任務,你今年的計劃也提前完成了,想休息就休息,該回老家轉轉就多回老家轉轉。”孫愛國又說道。

“還有就是要跟你說一點,港島那邊經銷商會派專家來聽取我們大飛機的各種數據,上級準備讓其他人來跟這些專家接觸,主要是你這邊不方便暴露,畢竟西方這些專家是經銷商們請的。”

聽到這話的劉海點點頭:“這樣最好,我不想應酬,也不想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盯著。”

劉海還要謝謝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想要做保密措施,太簡單了,隻要自己不照相,問題基本沒有。

劉海自己照相的次數很少,除非與上級領導合影,要是那都泄露了,就沒辦法了。

你說要打聽哪個廠子什麼人,那就不容易了,一個廠子有多少同名的人。

“電梯項目組,還有塔吊那邊還要你盯著,畢竟五星廣場事關重大,另外我們這邊沿街的房子,你也抽時間考慮考慮。”孫愛國還是想把廠子外麵搞一搞。

第二更一點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