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所有的傷痕(2 / 2)

正因為有著年齡和層次的差距,她才有足夠的金錢,足夠的精力、時間,去幫助她,陪伴她。

就像,她能夠在女孩因為學校的事而煩心時,開車去學校找她,帶她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她會在節日的時候女孩生日的時候,送上幾份昂貴的、在女孩那個階段無法得到的禮物。

會在女孩遇到困難時,施以援手,陪伴她,充當她每個夜裡的知心姐姐。

無時不刻地提供物質、金錢、關照,以及情緒價值。

就如同保護傘一般。

隻是這樣的相處方式,終究是走不遠的。

起碼走不到一輩子。

所以兩年前,她們還是分開了。

幾句話很簡單的略過所有,扶懷玉沒有細說,隻是苦笑一聲,抿了抿溫水,一手執起杯,一手放在身前。

鐘瑜心尖莫名疼了兩下,手猶豫地探過去,輕輕地蓋在她的手背上。

扶懷玉沒有拿開,鐘瑜看著她,緩緩問,“你口中的那個女孩,不是朋友,是前女友,對嗎?”

聽見這話,扶懷玉才抬眸看她一眼,略有愣怔,隻因她從未在鐘瑜身邊提過有關性取向的事。

但想來也是正常,她已經這麼大了,加上鐘若的原因,知曉這些並不奇怪。

扶懷玉沒有否認,點頭了。

鐘瑜接著問,“那最後,你們是因為什麼分開的?”

扶懷玉唇邊還是淡淡的笑意,隻不過有些黯然,“原因嗎......”

話音漸漸輕落,扶懷玉沉著眸,思想了很久。

她沒有完全地敞開心扉講述出來,模糊地講道,“或許,有人的原因,也有無法抗力的客觀原因吧。其中客觀所占最多的,那便是年齡。”

“起先不覺得有什麼,可後來我才慢慢意識到,相近八歲的橫溝,貌似比我想象中要難越。”

“隔著時間的距離去回首那段過往,後來我慢慢能意識到當時所忽略的事物與細節。”扶懷玉頓了頓,“其實,結局的伏筆從很久之前就埋下了。”

“從她總說‘這些你為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再到‘你為什麼有皺紋了’的時候,我就早該意識到我和她的結局了。”

“她向往未知的新事物和熱烈明媚的陽光,而我隻想安穩度過餘生、沉溺於過往,這樣的我們終究不是一路人,隻是我一直很遲鈍,一直未發現。”

“耽誤她那麼久,我也有責任。”

為什麼,詞是“耽誤”?

會是前任跟她說過類似的話嗎?

鐘瑜第一反應是,她們之間的經曆遠不如現在玉姐姐說的那麼簡短、簡單。

剛才扶懷玉說出的那些話,已是經過了兩年的釋然。可縱使所聽見的故事已經被主人公稀釋過,鐘瑜依舊能透過她的話語感受到一股難抑的無力與悲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