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唯獨談不攏的就是趙穆麾下軍隊的問題。哲宗打算批給趙穆十萬軍馬,還有他親信的鐵浮屠去西夏駐紮。
但大宋眾人覺得讓一個藩王擁有這麼多兵馬,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全都予以否決。哪怕哲宗搬出了西夏國剛剛平定需要兵馬駐守的理由都沒用。
最終哲宗沒辦法,於是在大朝會時召見趙穆共商對策。
而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哲宗也等著趙穆舌戰群儒,給自己多爭取一點兵馬。
但是趙穆的回答卻直接顛覆了哲宗的想象。
趙穆回答道:“陛下,微臣以為百官之言甚是有理,如今西夏已平,微臣為大宋守土無需那諸多兵馬。況且西夏國土少力弱,加上現在剛剛平定,理應以休養生息為上。著實無法供養這諸多的軍隊。如今駐紮在西夏國的軍馬足夠微臣調用了。”
麵對趙穆的話,哲宗多少有點無語。不過哲宗最終還是準了趙穆的啟奏,或許真如趙穆所言。西夏國沒那麼多的銀錢供養數量龐大的軍隊。
不過既然兵馬不能動,哲宗就在朝上多給了趙穆一個恩典。那就是“歲幣”。
岐國作為大宋的藩屬國,大宋作為宗主國理應給其歲幣。用作每年岐國進貢後,宗主國的垂賜。
不過這一點,群臣倒是沒有反對。因為哲宗隻不過是把之前給遼國的歲幣,送給趙穆罷了。
最終這件事便在大朝會上徹底敲定了。
趙穆就這樣,在群臣的見證之下,成為了大宋第一個以滅國之功晉升的“藩王”。
哲宗按照趙穆之前的要求,令內侍省為趙穆趕製了一頂袞冠,一身蟒袍。而趙穆的“岐王印信”也被重新修改成了“岐國王璽”。除了國璽,還有一枚玉質的虎符。
國璽主政,而那玉質的虎符則是主軍。現在駐紮在西夏國的軍隊全歸趙穆調動。
趙穆在金殿之上,接受完冊封後,又是一通祭祀太廟。而這一次開太廟祭天的儀式更是壯大,畢竟這是大宋首次滅國之功。這等大師,禮部當然要好生預備。
轟轟烈烈的祭天儀式結束後,哲宗親自在太廟當中,為趙穆戴上了那頂象征著第一個藩王九毓的“君冕”。
趙穆也是對著大宋天子三跪九叩,行完大禮之後便下殿去了。
趙穆被晉升藩王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京城內外,全國上下。不過褒貶不一。
那些說好的多是武人們,覺得趙穆這因軍功封藩王是應得的。他是洗刷了大宋百年之恥的大英雄,理應有此待遇。甚至有甚者,眾人覺得趙穆是自殘唐五代以來,最大的英雄。畢竟自五代開始,中原分崩離析,各路蠻夷相繼入侵中原,幾乎重演五胡亂華的往事。而趙穆北掃遼邦,西取西夏。令西南諸夷臣服大宋。這等功績,絲毫不亞於上一位天策上將,大唐的太宗皇帝。
還有不少是趙穆結下的兒女親家,尤其是商王府和鄧王府兩門,這次算是徹底風光了一把。就連信國公都是一樣。都稱讚他們的女兒好福氣。
不過說不好的,便也是拿“天策上將”這個稱號做文章。畢竟當年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事情,眾人皆知。如今岐王憑戰功封國,待遇與那當年的李世民如出一轍。他們也就在造謠趙穆日後也要來一場“玄武門”的戲碼。
還有一些說不好的就是文人們了,他們多有些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口氣,有些膽子大的甚至還批評哲宗這是倒行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