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抵美】(1 / 2)

遠洋客輪在東京港停留一日,等許多日本旅客登船後,才開始繼續航行,下一站是夏威夷。

周赫煊寫的速度很快,因為故事情節早就有了。他需要費心的,就是把一些未來物品,用科幻的詞彙闡述出來。比如人造衛星、比如水下探測器、比如影像顯示器、比如移動電話等。

心血來潮之下,周赫煊還用鉛筆畫著各種插圖,而且故意把未來機器的外形扭曲。

周赫煊把水下探測器畫成小型潛艇模樣,把影像顯示器(閉路電視)畫成圓形,把人造衛星畫成帶著無數天線發射器的怪物。

為毛要寫人造衛星?

看看周赫煊的內容吧:

“公園1990年時,人類已經進入電氣智能時代。搜尋泰坦尼克號殘害的探測船,擁有遠洋自動航行能力,它靠人造衛星信號定位,單位精確到以海裡計,船長不需要再使用羅盤……

人造衛星就如同月球一樣,圍繞著地球空間軌道運行,它平衡了地球引力場、大氣阻力、太陽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互相作用,擁有自身固定的環繞軌道……

就像無線廣播一樣,人造衛星如同太空中的信號塔,隨時隨地向地球傳輸各種信號播。20世紀末的人類,可以隨時隨地的打電話,不用再受到電話線的束縛,正如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的區彆……

布洛克·諾威特通過聲呐係統,探測到泰坦尼克號的具體位置。他讓助手啟動水下探測器,這種探測器擁有防水的攝像頭,將海底的影像真實傳輸到船艙控製室……”

二十多年後,當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上天,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回《泰坦尼克號》這本。

科幻的預言成功並不稀奇,比如飛機、潛艇、計算機發明出來以前,就有科幻作家在裡麵提到過。人們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為《泰坦尼克號》的故事廣為人知,到50年代早已經家喻戶曉了。

2000年8月30日,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多倫多舉行,評選出“20世紀影響深遠的十大經典科幻”。“湯姆·斯威夫特”係列獲得冠軍,而《泰坦尼克號》在這個榜單排名第二。

雖然在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把《泰坦尼克號》視為愛情。但它被選入“20世紀十大經典科幻”榜單,卻沒有科幻愛好者站出來反對,因為裡麵提到的“未來”科技全都變成了現實。

科幻迷們甚至感覺惋惜,因為周赫煊畢生就隻有這麼一部科幻作品,而且還是披著科幻皮的愛情。

有人戲言道:“周赫煊是一個被史學研究耽誤的科幻大神。”

連續把自己關在船艙裡創作半個月,周赫煊終於出來透氣了。他受馬慕瑞夫婦的邀請,跟張謀之一起去聽交響樂演奏。

這玩意兒屬於高逼格,嗯,主要是門票錢太貴,一般人舍不得聽。

“周,想必不用我來介紹了吧,”馬慕瑞指著身邊的英俊青年說,“這是著名的戲曲家梅蘭芳先生。”

周赫煊笑著伸出手:“梅老板你好!”

“周先生好。”梅蘭芳和周赫煊握手道。

周赫煊介紹說:“這是我嶽父張謀之先生。”

梅蘭芳點頭道:“張先生好。”

張謀之熱情地說:“今日一睹梅先生風采,果然名不虛傳。”

幾人寒暄片刻,便一起走進演奏大廳,裡麵隻有稀稀拉拉20多個觀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