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戰爭與貧困】(2 / 2)

民國之文豪崛起 王梓鈞 4261 字 11個月前

周赫煊對巴金的情況略有所知,他堅持道:“還是要請丁大夫來看看,幫你開幾服藥調養。”

“多謝。”巴金覺得周赫煊對朋友真是不錯。

宴席已經開始,不時有人跑來給周赫煊敬酒,搞得好像他才是新郎官一樣。

胡政之坐在旁邊看了會兒好戲,笑道:“明誠,我準備下個月去沈陽,把《大公報》的沈陽分社開起來。”

“彆急,先開武漢分社吧。”周赫煊道。

胡政之不解道:“沈陽有張司令罩著,辦報紙會容易得多。武漢那邊很快就要打仗,運作起來很麻煩,為什麼要舍易求難呢?”

周赫煊當然不可能說,明年小日本會占領東北,他找借口道:“武漢地處要衝,把武漢分社建起來,有利於報紙在長江中上遊地區的發行。而且打仗也有打仗的好處,正好就近采訪戰事情況。”

胡政之苦苦思索,他覺得周赫煊說得有些道理,點頭答應道:“那好吧,先開武漢分社。”

“閻錫山的攤派銀子確定數目了嗎?”周赫煊又問。

“確定了,每月攤派100元軍費,”胡政之無奈苦笑,“倒是比褚玉璞當大帥時便宜。”

隻要生在中國,打仗誰都彆想輕鬆。

彆看山西民政建設搞得很好,普及了小學教育,又創辦了各種工廠,但其實晉軍的財政狀況極為糟糕。因為閻錫山掌握著北方六省(市)地盤,攤子鋪得很大,軍費開支浩繁,河北等新占省份又窮得叮當響,晉軍不管是嫡係還是雜牌都欠餉嚴重。

這回要打仗,閻錫山手下的將領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電報叫苦,說缺乏軍費無法開撥。

閻錫山隻能四處籌措糧餉,一些晉軍的雜牌部隊,窮到每個士兵隻能分配5發子彈,這還打個屁啊?

更讓閻錫山頭疼的是,都還沒正式開戰,晉鈔就瘋狂貶值三分之一。等真正打起來,2元晉鈔能低1元大洋就不錯了。

晉鈔的貶值,還帶來物價飛漲,糧米一天一個價,山西百姓叫苦不迭。

為了解決財政困境,閻錫山決定在太遠發行軍用劵,同時加派軍事特捐。這些稅捐(糧米為主)一時之間難以攤派,隻能直接到農村地區籌措。

窮人家能填報肚子就不錯了,哪裡拿得出來?如此就帶來一係列嚴重後果,比如窮人找富人借糧納捐,利滾利還不起隻能賣地,沒有土地的就賣兒賣女,土地兼並愈發嚴重,農民的日子更加困苦。

閻錫山還向商人富戶下手,就拿天津來說,天津總商會就正在幫晉軍籌款,不然大家的生意都沒法做。

另外,閻錫山還想把同成、滄石兩條鐵路,抵押給美國、日本借款2000萬元,把山西稅收抵押出去向美國借款2000萬元。可惜美國、日本都傾向於南京政府,這些借款沒有談成。

甚至連天津海關和長蘆鹽署都被閻錫山占領了,想要截留關稅和鹽稅銀子。天津海關稅務司長貝爾,堅決反對閻錫山的做法,把稅款自行收取,並存入英美兩國銀行。

接下來的幾個月,由於南京政府和閻錫山的鬥爭,天津海關和鹽署幾乎停止運行,不知道損失了多少國家稅收,就算收到稅也全部打進外國銀行。等後來南京政府收回海關和鹽署時,這些錢有好多都不翼而飛,因為究竟收了多少稅,全憑洋人自說自話。

民國軍閥混戰就是這樣,一旦打仗,就各種出賣國家利益,百姓愈發窮困潦倒,國力怎麼可能發展得起來?

本來富裕的東北,已經被張作霖打窮了,本來富裕的山西,也即將被閻錫山打窮。

至於四川、山東、河北、河南等省,那屬於戰亂重災區,賣兒賣女的情況屢見不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