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日落西山】(1 / 2)

難道周赫煊要在1932年說,英國在二戰後實力大損,管不住手下的眾多小弟,所以殖民體係走向崩潰嗎?

當然不可能,因為那是占卜,不是學術講座。

周赫煊從幾百年前開始講起:“當15世紀新航路開辟之初,大不列顛還隻是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小王國,總麵積不過22萬平方公裡,總人口隻有600萬人,與現在的大英日不落帝國形成鮮明的對比。那個時候,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橫跨大西洋,以及繞過好望角進行殖民侵略,英國毫無正麵較量的底氣,隻能另辟蹊徑將目標投入北方航路和非洲,撿一檢西、葡兩國顧及不到的殘羹剩飯。直到尼德蘭革命,英國抓住機會打敗西班牙,終於進入快速擴張的殖民時期,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台下諸多學生沒什麼大反應,因為這屬於曆史常識,並不需要周赫煊來複述。

“為什麼我說英國殖民體係要崩潰呢,”周赫煊笑道,“數百年來,英國對殖民地的管理非常混亂,沒有一個專門機構來全權負責,而是由許多個不同的部門共同管理。英國國王是殖民地的最高統治者,樞密院負責殖民地最高法律事務和發布命令,南方部大臣負責委派殖民地總督,陸軍部和海軍部負責殖民地防衛,議會負責製定有關法律。這樣一來,殖民地就變成了誰都不管,卻又誰都能管的局麵。每一個部門,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處理殖民地事務。各部門之間互不通氣,甚至出現各部命令互相矛盾的情況。因此,英國統治殖民地的機構雖然很龐大,卻是重疊和鬆懈的,行政效率極為低下,權力構成分散而混亂,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其實非常弱。”

一個英國學生突然舉手道:“周先生,我想打斷一下,英國政府為什麼不設立一個專管殖民事務的機構呢?”

周赫煊笑道:“這個問題提得好。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權利製衡,二是利益爭奪。英國政府一旦設立專門的殖民事務機構,那麼這個機構就會迅速成長為龐然大物,比內政、外交、教育等各部都要實力強大。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到時連英國國王都要害怕。同時,殖民地涉及的權力和利益豐厚,哪個部門都眼紅,他們根本不可能放棄手中權益。所以,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力量薄弱的問題,不是沒人想改,而是不可能改。”

那個學生說:“我明白了,周先生請繼續。”

“我們再來看看英國殖民地的類型,”周赫煊又說道,“第一是間接和直接殖民地模式,主要例子是印度。剛開始,英國政府通過東印度公司,來全權管理印度殖民地。至拿破侖橫掃歐洲時期,英國政府削弱東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印度。第二是複合型殖民地,代表是北美,通過殖民貿易局、總督、參事會和議員來共同管理。第三是高度自治型,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總督擁有高度自治權。第四是戰爭脅迫型,比如香港,英國通過武力和戰爭手段,逼迫中國割讓租界據為己有,建立直接殖民統治。”

未來的英國首相艾德禮,在旁邊聽得連連點頭。他也是研究過英國殖民地的,甚至還研究過“印度自治的可能性”這種超前課題,因此認為周赫煊把殖民地類型劃分得很準確。

周赫煊笑道:“從曆史角度來看,英國殖民地雖然越來越多,但其殖民體係是一步步走向衰退的。首先是北美複合型殖民地,當地的美洲土著基本上被白人殺光了,但從歐洲移民過去的國家,卻漸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美利堅民族。不管是從文化、經濟、政治上,新的民族都渴望脫離母國,因此有了美國獨立戰爭。從這一點來看,美洲複合型殖民統治模式,是完全走不通的,所以英國政府選擇改變手段,讓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白人為主的殖民地高度自治,削弱這些地方的獨立反抗意識。但我敢預言,隻要英國本土力量進一步衰落,這些高度自治的地區會漸漸走向獨立。”

“再來看印度型的殖民地,這類殖民地的主體人群都是異民族,在文化上與英國相差迥異。英國必須依靠武力鎮壓和利益誘迫手段,來維持殖民地的正常運轉。而被殖民的民族會一次次進行反抗,每一次大規模的反抗浪潮,都會削弱英國在當地的統治力,並且會加重英國的殖民維持費用。一旦反殖民浪潮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英國不但不能從殖民地獲利,反而需要向殖民地輸血。”

“至於武力脅迫型殖民地,比如香港。這是有主體國家存在的地盤,是危險的,難以預測的,或許有一天中國強大,必然要全力收回香港。”

“而在道德上,殖民統治屬於野蠻、血腥和不人道行為,特彆是在非洲和亞洲。隨著國家、民族概念的傳播,被殖民群體的抗爭必然越來越激烈,這是難以遏製的曆史發展趨勢。”

“歐洲大戰(一戰)期間,英國損毀船舶800萬噸,占商船總噸位的70%以上,海軍死亡人數接近3萬人,英國實質上已經失去海上霸權地位。由於戰後經濟下降,龐大的殖民體係已經難以維持,導致對各殖民地的統治力日漸衰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