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紀事報》雖是美國西海岸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但它的主要讀者集中在加州北部和中部。隻要討好了加州本地讀者,報道引起本地讀者的注意,那麼就完全不愁銷量。
就在周赫煊發表演講的第二天,《舊金山紀事報》就在次版頭條刊登相關內容,新聞標題為《白銀法案正在把美國推進深淵》。
不僅如此,美國左翼作家拉夫(Philip Rahv)也借機開火,在《黨派評論》雜誌發表文章道:
“美國白銀法案的頒布,首先是喪失國格的體現。1933年7月,也就是去年,美國、中國、印度等八個產銀或用銀大國,在倫敦世界經濟會議上簽署《國際白銀協定》,為了穩定國際銀價,規定美國政府每年購銀不得超過3500萬盎司。然而,距離《國際白銀協定》簽署才不到一年,美國就頒布白銀法案,等於單方麵撕毀了這一國際協定。”
“美國違背了它所承擔的穩定銀價的國際義務,必然帶來一係列國際問題。這種單方麵毀約的行為,不是一個大國應該做出來的,美國將逐漸失去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
“或許有人會說,隻要能幫助美國擺脫大蕭條,那麼一切背信的行為都是值得的。但白銀法案對美國害大於利,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銀本位,白銀的價值實際上是走跌的。而美國靠法律和國家購買拉升銀價,等於把有限的國家財政,用於購買價值不斷降低的白銀。從銀價走勢來看,美國政府的投資是賺到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美國隻能不斷購買白銀才能保持銀價,一旦出售,必然造成銀價狂跌。這是一個無底洞,賺錢的隻有白銀集團。”
“白銀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提高了物價。這是資本家所樂意看到的,因為能夠刺激工業生產,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危機。但我們應該看到,物價雖然漲了,人民的收入卻沒有相應增長,反而導致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
“在遠東,美國正在引起中國的敵視,因為白銀法案導致中國金融混亂。中國人抵製美國貨的行為,必然導致美國商品的出口縮減,真正得益的隻有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
“萬惡的資本家,正在給美國人民脖子上係繩索,羅斯福總統已經被白銀集團綁架了。美國的大蕭條並未終結,這隻是一個開始,資本家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掠奪美國人民的最後一分錢,搶走美國人民最後一塊麵包……”
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美國,屬於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
不僅自由主義和民權運動興起,左翼思想也如洪水般泛濫,無數美國人開始研究共產主義,甚至有人喊出:“隻有共產主義能救美國!”
而《黨派評論》,就是這麼一份左翼雜誌,雖然創刊隻有半年時間,但已經成了美國公共知識分子的大本營。
公知是啥模樣,大家都很清楚,美國大蕭條期間最不缺的就是公知。他們動輒抨擊政府和政策,甚至公開質疑美國政體的合理性,罵得越狠,讀者就越喜歡,誰讓美國人民生活得如此艱難呢。
此時此刻的美國,整個國家都有一種左傾的征兆。
當然,美國右翼勢力也很強大,但白銀法案毫無疑問是與右翼思想背道而馳的。右翼主張在經濟上自由放任,希望政府對市場的乾預越來越少,這正好和羅斯福新政嚴重衝突。
一旦有報紙開始質疑“白銀法案”,美國的左翼和右翼就同時跳出來,開始對現任政府進行脫口大罵。左翼分子帶著“為民請命”的責任,而右翼分子則純粹是為了反對羅斯福新政——羅斯福得罪的人太多了。
周赫煊僅僅隻做了一次演講,就直接把加州的輿論烽火點燃了,並且往鄰近的幾個州不斷擴散,效果好得連周赫煊自己都不敢相信。
大蕭條的美國,本就是一隻民意火藥桶。
除此之外,周赫煊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是國際知名學者,他曾成功預言經濟危機,他寫出過風靡全美國的《泰坦尼克號》,一言一行都受到美國媒體的關注。
如果換成宋子文,就肯定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為他在美國根本無人關注。
在周赫煊抵達美國的第六天,舊金山街頭就出現示威遊行,緊接著是洛杉磯那邊,無數民眾呼籲政府取消白銀法案。
“局麵怎會發展得這麼快?”宋子文吃驚的翻閱著報紙。
“是啊,”範鶴言也說,“報紙上都是反對白銀法案的,輿論幾乎一邊倒,說沒人在背後推動誰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