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赫煊把磺胺藥品交給杜月笙的時候,國軍精銳德械第87師和88師,已經秘密抵達上海附近。同時,駐紮在蘇州的精銳部隊,則換上保安團服裝秘密進駐虹橋機場等戰略要地。
顯而易見,國防會議雖然還沒開完,但常凱申已經打算在上海開戰了。
事實上,直到此時此刻,日軍參謀本部都沒想過要進攻華東和華南。根據石原莞爾製定的《國防國策大綱》來看,日本完全沒有把中國當敵人,他們的假想敵依次是美國和蘇聯。
在具體策略上,日本想要“努力與美國保持親善關係”,通過占領東北和華北地區,遏製蘇聯的共產主義南下,以此來討好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同時,日本又打算瘋狂擴充軍備,以武力為後盾與蘇聯談判,“迫使蘇聯放棄進攻遠東的圖謀”。
這是日軍參謀本部製定的國際大策略,在這個國際大策略之下,再進行對話戰爭的小策略。
說起來很可能有人不信,日軍參謀本部是反對擴大戰爭的。他們定下的短期戰略目標,是穩固東北和占領華北,再挑動西北內戰。而遠期目標則是,逐步向南洋滲透,得到東南亞的橡膠和石油,接著再擠走英國人,爭取吃掉東印度群島,如此則可保證石油和橡膠等戰略資源的供應。
等拿下東南亞以後,又消化了中國東北和華北地盤,便可以趁機染指西北和華東,並順勢吞掉整個中國。到那個時候,日本就不需要依賴美國資源進口,可以跟美國進行“最終戰爭”。打敗美國,日本則可成為遠東和太平洋霸主,順勢再把蘇聯的遠東地盤給吃掉。
非常異想天開而又合理的戰略,說明日軍參謀本部還是有明白人的。
若照此計劃而行,國內諸多勢力看到南方和西北安全,說不定又要爆發內戰,讓占領了華北的日軍笑著看好戲。而且,隨著日軍對華北和東北的消化,以及對東南亞的滲透,日本戰略資源儲備將更加豐富,偷襲珍珠港的事情極有可能推遲,美國也沒有借口那麼快參戰。
但是,日本海軍等不及了……
如果嚴格按照《國防國策大綱》的步驟來執行,起碼在十年之內,日本海軍是無仗可打的。沒有仗打,就沒有軍功,沒有軍功就不能升職,日本海軍也沒理由索要更多軍費。
於是乎,看到陸軍在華北打得順風順水,而參謀本部打算跟中國和談(是真和談,隻想占領華北),海軍終於忍不住在上海動手了。
八月九日,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齋藤要藏,駕駛軍車強闖虹橋軍用機場。遭到中國士兵阻攔後,他們開槍打死一名中國士兵,隨即被機場衛兵當場擊斃。
日本海軍終於把事情挑起來了,上海的戰爭不打也得打。而陸軍部的一些軍官將領,也不甘心隻占領華北,非常配合的幫著海軍挑事,逼迫參謀本部擴大戰爭意圖,將原本隻占領華北的計劃改為占領整個中國。
日軍參謀本部原先還很清醒,但看到陸軍輕鬆攻克平津,也覺得中國是個超級軟柿子,順水推舟就喊著要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從日本海軍陸戰隊在虹橋機場挑事開始,整個戰爭的方向,就已經脫離了日本軍部和政府的控製。就像手裡牽著幾頭惡犬,那些惡犬瘋狂的向前奔跑,牽繩子的人根本拉不住,隻能被惡犬帶著往前奔。
八月十三日,就在周赫煊離開上海的第五天,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長穀川下令:對南京、廣德、南昌進行空襲,並對上海虹橋機場予以突襲。隨後兩日,日軍派遣軍艦艘,載乘海軍陸戰隊若乾登陸淞滬,日本內閣也決定向上海派遣陸軍增援。
史稱,八一三事變。
中國這邊,南京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任命張治中為第九集團軍總司令,任命張發奎為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對登陸日軍予以堅決抵抗和打擊。
英美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對中日戰爭的態度是袖手旁觀,並且美國在持續賣給日本戰略物資。德國表麵上傾向於日本,但繼續暗中向中國出售大量軍火。
無關國際友誼和道義,美國和德國的做法都是為了賺錢。
隻有蘇聯站在中國這一邊,並很快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下,各大國都采取中立立場的時候,蘇聯單獨聲明不與中日戰爭的中國方為敵,事實上就是在聲援中國,並把日本確定為潛在敵對目標。
蘇聯的做法,同樣無關國際友誼和道義,這屬於地緣政治的範疇。
不管如何,《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給危機關頭的中國帶來極大鼓舞,不管是南京政府還是各界人士,都對此條約的簽署感到無比興奮。
當八一三事變的消息傳來,周赫煊已經到了南京,專門托人找到一位先生——許傳音。..
“周先生怎麼專程來拜訪我?”許傳音感覺有些納悶兒。雖然他在南京當官,但官職並不大,不可能入周赫煊的法眼啊。
周赫煊為什麼要找許傳音?
因為此君在戰爭期間主動留下,擔任國際紅卍字會副會長,主持國際安全區的難民住房安排工作,並成為國際救濟委員會中唯一的中方委員。
在許傳音博士的主持下,共在南京建起了25個難民營,收容了約20萬到30萬難民,他還把自己的兩棟洋房也拿出來給難民住。
作為唯一獲準在南京城內自由走動的非漢奸中國人,許傳音博士全程目睹了日軍暴行,他後來成為東京審判庭上指控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重要證人。
周赫煊問道:“許博士,如果日寇攻陷南京,你會帶著家人離開嗎?”
許傳音搖頭道:“應該不會走。我身體不好,家業也在南京,我必須留在這裡保住家產。周先生認為日寇會攻到南京?”